分享

“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生评教的价值转向与数据构建

 ht87 2021-01-23





摘要



我国正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这一宏大工程的建设统筹应重视学生主体的呼声和诉求,发挥学生评教自下而上的学生主体优势和本身庞大的数据优势。为了更好地对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发挥学生评教自身的优势,学生评教应从价值转向和数据构建两方面实现转型:价值逻辑层面,应关注学生评教在“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中的价值表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转向,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理念相适应;技术逻辑层面,应关注学生评教在价值转向下实现准备—收集—运用—反馈的数据建设链一体化,加强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助推作用。

作者:蒋晓蝶,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双万计划”;学生评教;学生为中心;数据构建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以课程为核心抓手,打造“金课”,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群,促进人才培养,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然而在三年内,分别完成万门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的统筹建设,“全面覆盖所有类型高校、所有类型课程,推动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其困难是巨大的。学生评教本身从学生主体出发,具有参与高校面广、参评学生多、持续时间长等优势,积累了极为庞大的学生课程教学相关数据,可以系统地、持续地、全面地为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这一宏大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和助推力量。但当前学生评教这一模式面临着评教结果失真、大学生评教能力匮乏等现实困境,也存在学生评教结果应用失当,存在不够重视与路径依赖等现象。可以从价值逻辑和技术逻辑两方面突破现有限制,实现新形势下的变革图景,从而更为充分地助推学生自下而上的作用发挥和本身庞大的数据优势,使学生评教深入整合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中并发挥系统联动的结构性效用。


一、价值逻辑:“双万计划”下学生评教的价值转向

评价本身并非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革。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高校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就应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课程建设新理念,打造金课,建设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学生评教不是“评过则罢”,还应发挥数据优势支撑“双万计划”建设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学生评教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立足点和落脚点,对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蕴涵的价值理念,在价值逻辑层面实现价值转向,以学生主体为依归,从而真正面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助推“双万计划”实施。



1.学生评教“为何评”:从教师提质到人的发展

学生评教中所蕴含的评价目的,是学生评教本质属性的关键体现,更影响着学生评教在现实中的运行逻辑与实施功效。本研究收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等几所高校当前关于学生评教的实施性文件(如规章政策、通知公告等),并根据评价人、评价对象、评价时间、评价方式、结果反馈、评价目的等维度,将高校学生评教的运行方式与实施过程进行归类总结,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高校定期集中举行的学生评教一般要求全体学生就所选课程进行匿名评价,评价结果主要反馈学校、学院部门与教师,用于教师教学改进和高校教学管理。其中,评价目的主要指向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学质量反馈。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提出以课程为抓手打造金课,其根本目的在于搭建保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前线战场和主要阵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人、成就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与人才培养最终都根本性地指向人的发展,包括课程教学中的教,也包括课程教学中的学。师和生都应是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应地也应是学生评教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之际,要发挥学生评教中的学生主体优势和数据支撑作用,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价值转向,实现教师水平性评价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师与生的共同发展,使得学生评教与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对标,有效适切地推动“双万计划”建设。这既是呼应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本质属性,也是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必然要求。



2.学生评教“评什么”: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

学生评教中所包含的评价内容,是学生评教本质目的的自然延伸,更影响着学生评教中的学生自觉评教和诉求反馈。本研究主要收集并分析厦门大学和天津大学学生评教所采用的评价量表,分别为“厦门大学课程教学测评表”和“天津大学授课质量评价表”,并根据课程教学准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手段、教师基本素养等维度,将学生评教量表问卷的评价维度和评价内容进行归类总结,见表2。从表2总体概览高校学生评教采用的典型问卷的特征,可以发现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其设置评价维度的出发点和核心点在于“教师如何教”,如课程教学中教师课程教学准备如何、授课语言逻辑如何、课程教学组织如何等。而这恰恰是当前学生评教以“教”为逻辑起点和评价目的的自然延伸,正因为学生评教目的指向高校部门及其授课教师本身,期望的是教师课程教学方式和质量的改进,由此衍生的评价工具也天然围绕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教而展开。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极为重要的目标在于建设大批“金课”,打造高质量的课程。而一流本科课程最终取决于什么呢?尽管在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影响课程及其实施的关键一环;但是,课程高质量的根本性评价标准并非在于教师自身是怎样开展教学的,而在于是否实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真正把握。学生评教应当以学生为一把天然的度量尺,从评价“教师的教”转到评价“学生的学”。原因如下:①学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亲身经历者。过去出现学生评教结果失真、学生评教能力匮乏等质疑,原因之一在于对学生能否准确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存在争议。但学生对于自身内部学习过程具备自觉性和洞察力是确定的,因而相较于教师的“教”,学生更能准确评价自己的“学”,这是学生评教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基础。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才是课程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教”以“学”的实现为目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应当以学生的“学”为价值标尺。学生评教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独特的课程教学一线数据,可以反馈学生的需求和诉求,这是课程及其课程建设的根本性追求和目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身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一流本科课程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否能真正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如何学”,指向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学生评教要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应当实现从“教师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的转向,围绕学生自身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学而展开。



3.学生评教“怎么评”:从评价结果到评价过程

学生评教中所体现的评价方式会影响学生评教的效果呈现及其作用发挥。由表1可见,高校定期集中举行的学生评教,其多数评价时间集中于每学期期末,主要方式为匿名网上评价,主要组织部门为学校教务处。总体而言,当前学生评教一般是由高校教务处在学期期末集中组织大学生就教师的课程教学做出结果性评价。而学生评教本身作为高校监督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不仅指向于课程教学质量的结果,还应指向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不仅需要评价结果本身,还需要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评价参与,来深刻洞察课程教学本身的过程性发展变化,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方向和基础落实,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和本科教育振兴。因此,学生评教要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应当实现从注重评价结果到注重评价过程,围绕学生自身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而开展形成性和过程性的评价。总之,本研究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评教在“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中的主要表现:在评价目的上,主要侧重于高校部门及授课教师获得教育教学反馈;在评价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教师如何教”;在评价结果上,主要侧重于结果性评价。而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背景下,学生评教要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应对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课程建设新理念,实现与课程新理念相对应的价值转向,尤其是“学生中心”理念的贯彻:注重发展性,从教师的水平性评价到人的发展性评价;注重全面性,从教师“教得怎么样”到学生“学得怎么样”;注重过程性,从注重终局的结果性评价到覆盖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课程教学评估行为或者评估表并非仅仅是工具,其本身蕴含着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实现和价值旨归。学生评教要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应贯彻新课程建设下的理念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双一流”阶段建设进程。


二、技术逻辑:“双万计划”下学生评教的数据建构

学生评教要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应贯彻课程建设新理念,实现价值转向,从侧重教师水平性评价、课程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性评价等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过程性评价的“以学生为中心”,并将此贯彻于学生评教的整体运行和实施中。在此基础上,学生评教应重构数据建构模式,深度整合教育教学各阶段数据。本文按照学者Sulaiman和Almuftah在2010年提出的“水管(道)”研究分析模式,依次从学生评教准备、学生评教收集、学生评教结果、学生评教反馈等阶段,分析学生评教的数据建构及其侧重点。


1.学生评教准备:特色性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中明确提出“坚持分类建设,坚持扶强扶特,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等课程建设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实现一流本科课程多样化。学生评教要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应当:①注重学生评教的个性化要求,在前期准备中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学生自我要求等进行评教内容设计和评教方案选择;②注重学生评教的分类化要求,在前期准备中根据学生评教累积数据进行分类评价,根据院校本科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定位等选择评教工具并建构评教系统。在学生评教前期阶段注重特色性要求,以此展开特色性的学生评教,注重学生本身的产出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以学生评教的特色性设计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2.学生评教收集:过程性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可从过程质量监控和调整入手,坚持课程的过程性建设策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从而提升质量,完善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的过程性保障机制。学生评教可融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过程性质量保障机制,以此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应当:①注重学生评教的过程性数据,在学生评教收集中根据课程开设进程和学期阶段进程,实现跟踪式、进行式的过程性学生评教,与结果性学生评教相结合;②注重学生评教的过程性实施,在学生评教收集中应注重实际实施的策略和侧重点,过程性评价应注重及时有效发挥效用,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在学生评教收集阶段注重过程性要求,以此展开过程性学生评教,注重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及时有效地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质量协整把控,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3.学生评教结果:衔接性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与学生评教之间应搭建沟通机制,使得课程建设能系统有效地获取学生评教结果,并在课程教学建设中参考学生评教的累积数据,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其中,以学生评教来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时应当:①注重学生评教在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打破校内和校际的部门壁垒,在学生评教的结果获得和结果运用中通力合作;②注重学生评教与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之间的衔接,构建制度性衔接机制,使得学生评教结果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之间有所沟通,评价结果助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反映学生评教。在学生评教结果中,应注重数据结果的运用和衔接,实现制度性的机制建构,使得学生评教结果及时有效地融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再由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产生对学生评教的新要求新需要,两者之间形成衔接互补,由此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4.学生评教反馈:公开性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需要校际和校内之间形成合力,使得不同的课程建设能有效地综合借鉴,更为有效地实现学生评教数据的参考和使用。学生评教反馈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时应当:①注重学生评教在校内的公开反馈,校内部门、教师、学生通过公开性的学生评教,共同参与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②注重学生评教在校际的交流沟通,促进各高校共同打造一大批高质量本科课程。在学生评教反馈中应注重公开性的数据反馈,纳入协作式的数据共享和数据归整,形成合力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总体而言,由学生评教准备—收集—结果—反馈各阶段构成的数据构建链条应贯彻课程建设的价值理念,凸出特色性、过程性、衔接性、公开性的学生评教数据构建,实现数据链条的一体化构建,推进学生评教数据链条结构性构建和叠进式发展相结合,在学生评教正式数据建构整合中不断调整提升,从而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三、结语

学生评教样本数据多、持续时间长、与课程实际联系密切,本身对于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有着突出的优势。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之际,学生评教可以从价值转变和数据构建入手,突破原有的现实瓶颈,实现新形势、新需求下的变革愿景,发挥来自学生群体这一高校最主要构成群体的特色和优势,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总体而言,学生评教应贯彻由“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价值转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础,整合准备-收集-结果-反馈的一体化数据链条,从而有效切实地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分享是一种快乐,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