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金色年华554 2021-01-23

秦国变法及反攻河西

魏国在对秦作战中几乎是大获全胜,不断的压缩着秦国的生存空间。而秦国几乎濒临灭亡,但也有不少秦国贵族不甘失败,不断变法,目的就是为了反攻魏国,收复河西。

公元前384年,在外流亡二十九年的赢师隰秦献公得以回到秦国即位。秦献公因为常年流亡在外,对魏国的强盛和秦国的衰弱是深有了解的。回国后就进行了国内改革:取消国野界限,将在野农民按照军事组织形式以五家一伍编入户籍,使服兵役,扩大兵源,内陆开始设置军、政合一的县级组织,便于征集兵员;将国都由远在关中西部的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迁至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便于对魏作战。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秦国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南)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歼灭魏军6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诸侯震动,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公元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山西省翼城县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在秦、赵、韩三国的夹击下,前365年,魏惠王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同时修筑河西长城(南起今陕西省华阴县,经大荔西、澄城东、合阳北,在韩城南与黄河西岸相接),对秦采取守势。秦军一度围攻陕城(今河南省陕县),企图切断河东与魏新都大梁间的联系,但未成功。

秦献公的攻魏虽然没有实现夺回河西的战略目标,但也颇有成效。秦献公在公元前361年去世后,子嬴渠梁即位,即秦孝公。秦孝公任内任用商鞅进行全方位的变法,核心是奖励耕战,实行军功授爵制及临阵有罪重罚等,将秦全国军民纳入战争轨道,有效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商鞅变法是秦国走向转折和强盛的开始,也是战国时代诸侯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在商鞅变法初见成效后,秦国再度发兵攻魏。

公元前355年,魏在大梁以西修筑了河南长城(南由今河南省密县北境,经郑州东、原阳南,向西与黄河南岸相接)。公元前354年,当魏军分别在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南)与赵、齐作战时,秦军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歼守军7千人,并攻占少梁。同时派公孙壮伐韩,深入韩地,占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公元前352年,秦乘魏军在桂陵之战败于齐军之机,由庞城东渡黄河,包围了魏故都安邑,魏守军降。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军进围固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魏惠王立即派军在固阳东修建了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军东进,保障河东地区与大梁的联系。公元前350年,魏国陆续与齐、赵两国讲和后,遂集中兵力反攻固阳。秦孝公兵困固阳,被迫听从商鞅的劝说,与魏惠王在彤(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讲和,将侵占的安邑及河西部分土地归还魏国。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战被齐全歼,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

秦孝公反攻河西初步显示了变法后秦军的战斗力,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魏国当时虽然霸业中衰,但衰弱也是有个过程的,魏国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秦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夺回河西还是不现实的。

秦惠文王即位后,虽然杀死商鞅,但商鞅虽死秦法未败,而且秦国反攻河西也是不会放弃的。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任命公孙衍(犀首)为大良造,率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经过两年激战,魏军大败,死伤达8万之余,主将龙贾被俘。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地区的剩余部分全部归还给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次年,秦军继续攻河东,又占蒲阳(今山西省隰县)。魏求和,将上郡15县全部献秦,黄河以西全为秦有。秦亦将曲沃及焦归还魏国,不久又攻占陕城。

自秦献公在公元前366年开始对魏作战到前331年雕阴之战大胜魏军,以及前328年魏国将陕北上郡的15座城池割让秦国,秦国历经长达三十多年夺回了自春秋时代晋国到战国时代魏文侯、魏武侯所占领的河西之地,彻底改变了秦国在战略上的不利局面。至此,秦国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进可攻退可守,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而魏国的失败,则标志着魏国在军事上开始走下坡路,霸业彻底衰落,从一等强国下降为二等强国。无力再发动战略上的进攻,只能转入防御状态谋求自保。

秦国大举东进及与三晋势衰

秦国东出及宜阳之战

秦惠文王时代,随着雕阴之战大败魏军,秦国已经收复了河西,同时也开始谋划着东进中原。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基地。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嬴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改元为更元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阴行反间,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使秦军在丹阳(指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得楚地汉中。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国、蜀国的威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同时在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5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秦国在西北地区占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

秦惠文王时代,继承秦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继续变革。同时北攻义渠,南灭巴蜀,获得楚国汉中之地,剪除了楚国对秦国侧翼的威胁,稳固了后方。而最关键的则是彻底夺回了河西并在河东建立了桥头堡作为日后的前进基地。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时年四十六岁。长子嬴荡即位,即秦武王。秦武王为人刚直,勇悍过人。在位时间仅有三年,后因举鼎而死。不过任内也有重大的举措。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蜀相陈庄作乱,杀死蜀侯通国 。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国叛乱,诛杀陈庄,并派兵攻打义渠、丹犁。而秦武王任内东出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发动了宜阳之战。宜阳是韩国西部屏障。韩国中后期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即上党(今山西南部)、南阳(今济源、焦作)、新郑,宜阳是联结三地的枢纽。宜阳也是二周的门户,宜阳与东、西周一起成为秦东进的障碍,时人苏秦曾说过:“韩东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长阪之塞。”故韩国在宜阳布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宜阳在,则韩国无忧,三晋可以安枕。宜阳失,则韩国危进而三晋和中原震荡。故而宜阳之战的胜败对韩国乃至中原的安危至关重要。

秦武王三年冬,秦将甘茂兵临宜阳城下,宜阳守军顽强抵抗,秦兵围城五个月,无法攻下该城。右丞相樗里疾进言于秦武王道:“秦师老矣,不撤回,恐有变。”武王召甘茂班师。甘茂乃作书一封,使人送达武王,武王启函视之,书中惟有“息壤”二字。武王大悟,命令大将乌获率兵五万,以助甘茂。韩王亦使大将公叔婴率军直救宜阳。甘茂、乌获两军会合,大破公叔婴于宜阳城下,然后,乘胜攻占宜阳,斩杀韩军六万,降者无数。随即秦军渡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驻守。韩王恐惧,使相国公仲侈带着珍宝入秦乞和。秦武王大喜,同意了韩国的求和。诏甘茂班师,留向寿安抚宜阳地方。

历经近半年的苦战秦军依靠强大的实力,连续作战,最终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韩国损失惨重,被迫向秦求和,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秦取宜阳,韩国断为三,国力大衰。对山东各国而言,宜阳其实也是门户。秦得此城,可以挟二周北攻燕赵,东伐魏齐,南伐宛楚,实施大规模兼并战争。秦对宜阳城进行加固,成为东扩的桥头堡。从此以后,山东六国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直至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拔宜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里程碑。

昭襄王东进及韩魏齐楚衰落

夺取宜阳后不久,年轻好胜的秦武王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诸弟争立,穰侯魏冉欲立惠文王妾芈八子之子嬴稷,赵武灵王趁秦乱而谋之,乃拥立质燕之芈八子长子公子稷为王,是为秦昭王。昭王幼,芈八子为太后,王舅穰侯秉政。

秦昭襄王即位前几年,鉴于秦国已经树大招风而且自己刚即位,尚需稳定内部,故而对山东六国做出了一些友好的姿态,主动归还了占领的韩国、楚国的一些城池,但这只是象征性的权宜之计而已。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秦、韩、魏、齐四国联合攻打楚国,楚国在重丘(河南驻马店泌阳)大败,楚国大将唐昧被杀。秦国的蜀侯嬴辉被诬蔑进献毒物,秦国派司马错击杀了他。同时秦国继续攻打韩国,占领了穰城(河南南阳邓州市)。秦昭襄王七年(公元前300年),秦国的华阳君芈戎攻打楚国,斩首了3万人,杀了楚国的大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河南许昌襄城)。

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陕西商州商南)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重庆巫山)、黔中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地给秦国。楚怀王愤怒拒绝,于是昭襄王拘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去。秦国任命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为秦相。次年秦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斩首了5万人,攻占了楚国的十六座城。十年(公元前297年),楚怀王从秦国的囚拘中逃走,秦军遍布在楚道上搜捕,楚怀王熊槐投奔赵国,赵国不敢收容他。在投奔魏国的时候,秦兵追到魏国抓住了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了,秦国归还了他的尸体。

把楚国暂时压服后,秦国的矛头立即对准了中原的三晋,首要目标是韩魏两国。其实秦国对三晋尤其是韩魏早有野心,只是因为楚国和齐国的阻挠故而暂时未能动手,被迫缓图。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前294年,秦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昭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昭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又名犀武)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次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希望魏国盟军军队打先锋。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情报兵带来消息,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军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地区仓促应战,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韩国军队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这时,韩国军队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未等主帅布置,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而名声大噪。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又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如果说宜阳之战让中原门户洞开,秦国由室外走向了室内,那么伊阙之战则在宜阳之战的基础上扫平了秦国东进的障碍,而韩魏则由此一蹶不振。魏国河东地区则彻底沦陷,只能退守中原东部地带。其实伊阙之战,韩魏两国无论兵力还是装备以及战斗力上都不弱,加上地利优势,完全是可以取胜的,但最后的失败根本原因是韩魏两国互相畏缩扯皮,都想保存实力,结果却尽皆毁灭。

伊阙之战的胜利也刺激着秦国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嬴稷称西帝,派遣使臣尊称齐湣王田地为东帝。后齐王听从谋士之策,自去帝号,并约诸侯合纵攻打秦国。秦昭襄王被迫也取消帝号,恢复称王。次年,秦国攻打魏国,攻占了新垣(山西运城垣曲)、曲阳(河南济源)。

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湣王派遣将军韩聂举兵攻灭宋国,宋国人民长久苦於"桀宋"的虐政,民心离散,遂至城池不守。齐军得以迅速攻破宋国都城。宋王偃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省温县)。齐国灭宋标志着齐国达到了顶峰,但也使得齐国树大招风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前285年,秦、燕两国联络赵、魏、韩三国,结成伐齐军事联盟。次年,燕上将军乐毅,率燕、秦、韩、魏、赵五国之师伐齐,齐派触子率齐军主力与联军大战于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地区)。齐军大败,之后乐毅率军扫荡齐国。后齐国虽赖田单复国,但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实力大减,之后就一直苟安于东海之滨。

秦国虽然与齐国并不接壤,但秦国深知山东六国尤其是三晋联盟能抗秦的背后支持就是齐楚两国。齐楚势弱则三晋衰,故而也积极参与了伐齐之战。通过伐齐之战,秦国则拿下了陶邑,成为了穰侯魏冉的封地。魏冉的这块封地也成了秦国在中原地区的飞地。

伊阙之战使得韩魏一蹶不振,伐齐之战使得齐国彻底削弱,不过楚国实力尚在。虽然楚怀王当年轻易攻秦而失败并客死他乡,但楚国地大物博,回旋余地极大,实力仍存。伐齐之战后楚国又获得了齐国灭宋占领的淮北地区。故而公元前279年和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派白起率军攻楚发动了鄢郢之战之战。楚国的别都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被彻底毁坏,宗庙被焚毁。秦国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江汉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而作为鄢郢之战的后续,白起又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严重削弱楚国实力。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被迫迁都于陈。

赵国崛起及长平之战

就在韩魏齐楚都相继受挫之时,北方的赵国也是三晋联盟中位置最北的赵国则开始崛起。赵国祖先和秦国算是同宗,但因为赵国脱胎于晋国,故而赵秦两国却是两回事。三家分晋后的大部分时光里,赵国因为地理位置偏北,与秦国虽有接壤,但战事不多,故而得以维持。不过赵国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南有韩魏,东有齐燕,北部有匈奴、林胡、楼烦等异族,更为重要的是中山国卡在赵国腹心之中,是个十足的威胁。公元前326年,英雄一世的赵肃侯去世,赵雍即位即赵武灵王,年仅十五岁。赵武灵王在位二十七年,大胆进行变革,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变革,进行胡服骑射,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多次苦战击败中山国,并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在赵国鼎盛的时候为了专注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赵武灵王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虽然赵国在自己手上国力日渐强盛,但秦国的威胁也日益突出。退位后的第二年,就随同赵国使节楼缓入秦来观察秦昭襄王的为人和性格,探听秦国虚实,同时查勘地形,谋划改变关东六国攻秦时一味执着走函谷关一线的打法,希望从赵国开辟的北三郡南下秦国,在秦国的后方点一把火。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再次大举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王投降,多年来威胁赵国内部的中山国终于被消灭。赵武灵王将中山国国王迁往肤施(今陕西榆林)。部众脱离殆尽的楼烦王不甘从此失去权势,于是,与相距不远的肤施中山王联络。不久,中山国国王与楼烦王谋反,为赵武灵王攻杀。在占领中山国后,赵武灵王便整理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不久,赵国境内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地的交流方便多了,境内的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多了。

赵武灵王在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后,还希望做中原的霸主。为了实现他心里的这个伟大理想,他的第一步是夺回王位,重做赵王。在自己主动放弃王位,禅让赵何以后,赵武灵王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中心地位,赵何在肥义的辅佐下,名正言顺地取代赵武灵王成为赵国的一号人物。赵武灵王最初的二元政治的设想失败了。尽管赵王何是赵武灵王亲自立为王的,但权力与名位远去的痛苦让赵武灵王十分失落,一生追求荣誉的赵武灵王有些不甘寂寞了。潜意识中重新扶植公子章的根源越来越明晰,说到底,就是要夺回自己曾经放手的权力。之后,公子章等利用武灵王的信任发动政变,早对公子章及田不礼的活动有准备的公子成、李兑闻讯,即从国都带领"四邑之兵"赶到,打败了公子章一伙的叛乱,将其党徒全部杀死。公子章兵败,忙逃到武灵王所居住的宫中躲藏,公子成、李兑以兵包围了武灵王的行宫,终于杀死公子章。赵国法律规定,以兵围王宫者灭族。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因为公子章的原因,包围了武灵王,即使撤围解兵,也会被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不解,并下令宫中的人说,后出来的杀头。武灵王所居宫中的人全部出来了。赵武灵王想出去,却被士兵拦住不让出。他被包围达三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饥饿难耐,就掏雀窝捉幼雀生食充饥,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公子成、李兑诛杀了公子章、田不礼,饿死赵武灵王后,赵惠文王年幼不能治国,于是公子成为相国,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赵国虽然安定下来,但国力在这次内乱中已一度受到损失。而英雄一世的赵武灵王竟然饿死,悲哀。

英雄一世的赵武灵王死后,赵惠文王也逐渐走向成熟。赵惠文王虽然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却也知人善任,赵国仍然有着很强的实力。在伐齐之战中,赵国也得到了河济之间的土地,确保自己在华北平原的生存和利益。而在与秦国的交往中,最常为人熟知的就是和氏璧、渑池之盟等外交事件。但是双方也有战端,重点是围绕黄河两岸的蔺、离石要塞进行争夺,双方互有胜负,秦国虽然胜率较多,但要想拿下赵国旧都晋阳依然面临着极大的苦难。不过在中原方面,秦国依然强大。公元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韩国无力抵抗求救于秦国,秦国随即派军队救援韩国秦国名将魏冉、白起、胡阳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开战。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此战损失的主力是魏国,有十三万人,赵国损失两万,实力并未大伤。

华阳之战虽然秦军大胜,但是秦国此时候仍然有困难。那就是虽然在大小战事中几乎屡战屡胜,但是中原六国尤其是三晋也还是能屡败屡战,仍然有还手之力。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国此时的战略还有些问题。伐齐之战秦国获得了陶邑,但陶邑并不与秦国本土接壤,是一个飞地。秦国虽然希望打通与陶邑的联系,秦军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路途遥远,三晋中无论任何一家都能掐断秦国的后方联络,使得秦国进退维谷,秦国无法将战术胜利的优势进一步升级。鉴于这样的困境,秦国日后打算与赵魏两国交换地盘,尽量能使土地连成一体,避免飞地现象对秦国的困扰。但是赵国在得了秦国土地后竟然拒绝履行交换土地的协议,秦国决定直接对赵国进行大规模的用兵。其实在秦国走向强大后,已经没有诸侯国敢于在外交协议中食言耍赖,但赵国着实这样做了。这样不论是出于秦国的面子还是为了战略利益,秦赵大规模的兵戎相见注定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军攻赵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在围困阏与的同时,秦军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面对秦军来攻,赵国内部对于救援开始是有分歧的。赵惠文王召名将廉颇、乐乘等,询问是否可救。两人均认为阏与距邯郸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唯赵奢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救援阏与。赵奢军出邯郸30里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鉴于秦军一部已经进屯武安(今河北武安市境内)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斩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驻屯28天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唯保邯郸假象。秦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并放归秦营,以麻痹秦军。秦间谍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胡阳大喜,认为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援军的戒备。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50里处筑垒设营。秦军攻阏与不克,突闻赵援兵到来,仓促分兵迎击。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阏与之战,过程是比较简单的。赵奢隐蔽作战企图,麻痹敌人,促其骄傲轻敌,尔后出其不意,突然发动攻击,以及抢先占领要地,使己方处于有利地位的作战指导,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此战是赵秦对峙中也是三晋与秦国的交战中取得的少有的一次大胜,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赵国也成为山东六国抗衡秦国的支柱,但也因此赵国树大招风,秦国谋划更进一步的针对赵国。

阏与之战后三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继位,史称赵孝成王。而就在同一时间段,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备秦军来攻。

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 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上党的百姓。长平之战前的上党之战结束。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音:加,裨将的名)。前260年农历六月,秦将王龁率军进攻,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龟缩在营垒里不敢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赵军连败,赵将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坚守不战。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畏惧秦军、久拖不决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当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赵孝成王最终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更加孤立。同时鉴于廉颇在前线屡战不胜,而且长期僵持,赵国国力不支,赵王决定换帅,由赵奢之子赵括接任。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能一战定乾坤,暗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同时令军中严守换帅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知道秦国已经暗地里用名将白起换下了王龁,就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秦军的营垒。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赵括发现已经中计被围,被迫下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诸国的援军和粮运。

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大量赵军士兵或饿死或因突围不成而死亡,士兵们开始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并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因无主将指挥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及赵上党民众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长平之战以秦国获胜而告终。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此战后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的一场总决战,也是秦国在崛起后遇到的一场最大的最艰难的决战。秦国为了此战也损失不小,但毕竟恢复能力强,而赵国则元气大伤。其实关于赵国是否应该接受上党地区,其实是不需要怀疑和争论的。上党地区是高地,是今天山西长治地区。地处太行山西侧,具有俯瞰河内和河北的独特战略优势。赵国如果能够拥有上党地区,则将掌控太行山脉东西两侧大部分地区,也将拥有原晋国在山西境内的大部分地区,进能攻击秦国占据的河东地区,退能保障邯郸为中心的河北地带。而秦国如果拥有上党地区,则韩赵魏三晋的联系将崩塌,秦国在今天山西境内的河东基地将得到充分的保障,并可以东进河北,北上太原,赵国南下的道路将彻底被切断。所以说上党地区对于秦赵而言是绝对的必争之地。

而关于赵国的失败,长期以来的观点是赵国中反间计换了廉颇用赵括。就算是但这绝不是最主要的。赵国和秦国在长平前线各集结了二十多万的兵马,军需后勤尤其是粮草的耗费是极为庞大的。地大物博的秦国也无法支持对耗,何况国力尤其是农业生产本来就不太发达的赵国。赵国后期已经缺粮,向齐国借粮了。在双方谁都无法对耗下去的情况下,要么各自撤军划分界限,要么是决战。而撤军划界双方都无法接受,那么决战是在所难免的。而廉颇深知秦军战斗力尤其是秦军步兵的凶悍,是不主张决战的,故而只能换掉他。而用赵括,也是无奈的选择。客观而言,赵括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跟秦军打,东方六国没有不犯愁的。以赵国名将廉颇对阵秦国的王龁,都连吃败仗,所以这仗是极难打的。而秦国为了稳妥起见,又密调武安君白起为帅。而赵国对此是不知晓的,待打开以后,逐渐发现这种打法是白起惯用的,但为时已晚。即便如此,秦军最后也死伤在二十万以上,这样的伤亡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是绝无仅有的。都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他也算尽力了。白起在战国中后期无疑就是恶魔和杀神的存在,哪个国家的将领和白起对垒,心理上就会怯懦三分,这仗就不好打了。如果赵括能活下来,或许这仗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了。

邯郸之战及合纵攻秦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应侯范睢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整为由,建议韩国割让垣雍(今原阳县)、赵国割让六城请和,秦昭襄王同意。赵孝成王准备按和约割让六城时,大臣虞卿认为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如此赵将灭亡。然而,赵在割地上却分歧扩大。最终赵王决定不履行和约,转而备战。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举国之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前259年,秦聚兵约五十万人,分兵三路,左路司马梗率军进攻赵之太原,取之,以牵制赵北方主力使不得南下;右路约十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联军;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取赵之邯郸。七、八月间,赵之武安、皮牢,两座赵都唯一可依赖的战略屏障被秦攻破。次年十月秦围邯郸。

面对秦国凶猛的攻势,赵国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放弃野战和卫星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而此时赵国的精锐士兵早已于长平之战中损失殆尽,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下民,约三四十万人,且多为40岁左右的老人(古40岁即为老)或13到18岁的弱童。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大约一二万人,这些构成了赵日夜突袭秦兵的主力。守将为大将军廉颇、宫卫统领乐乘,而平原君赵胜成为邯郸之战实际的最高指挥官。但是,邯郸的下民因长平之战,几乎每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故同仇敌忾,誓卫赵都。

秦军以五大夫王陵为将,军众在三十万左右,以武安为据,包围邯郸。秦军构成以步弓兵为主,且攻城器颇多。前258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军急攻邯郸城,秦弓弩手,将数十万支箭射向邯郸城上,掩护步兵攻城,而步兵分两队,一队肩扛云梯,强登邯郸城墙,一队推冲车直攻城门,且秦分三军不分昼夜轮攻赵都。但是一个月下来,秦军仅校官就战死五名,伤亡近两万人,而且不得停下休整,邯郸城却并未攻下,遂转为小规模进攻以夺赵志。然而,赵军却一再出精锐步兵甚至少量骑兵突袭秦军营栅,竟使秦累有伤亡,反使秦军日夜防备,士兵多有懈怠。

邯郸前线的战况飞快的传到秦昭襄王的手中,秦昭襄王大怒,而是时武安君白起病重,不得行,只好一面书信督促王陵,一面组织援军。收到信的王陵军于十二月间,在寒风中向赵都邯郸发起第二次大规模的攻击,但疲惫的秦军,在赵军弓弩下,多有伤亡,士卒战皆不利。赵出兵击之,却秦数十里,秦折兵数千人。

邯郸城内,天寒地冻,伤员遍城,但士兵依旧士气高昂。平原君赵胜将府内积粮存衣,散布赵民,并令其家人抢救伤员,大将军廉颇带甲上城亲自督战,平原君亦往之。赵兵多弱,廉颇命弱者立城,强者于城内休养,逢战而轮换,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间赵之精锐常出城,多有不回,但秦亦伤亡惨重。

前257年正月,秦将王龁率兵十万及大量的兵备粮草到达邯郸。五大夫王陵即调整兵力准备向邯郸发动第三次,也是攻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经知道秦王的不满及以王龁代之的先兆,可以肯定的是王陵军第三次的进攻相当猛烈。

此时邯郸被围将近四个月,城内兵员损耗和粮食供给已显危机,人心在冬季更显得脆弱。但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率领下赵军依然士气高昂。同时秦军在受到增援后士气也开始高涨。战事进行月余,赵兵拼死抵御秦军进攻并取得胜利。秦军伤亡惨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后王龁率军连续攻打邯郸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十月,秦昭襄王杀了白起后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支援王龁。此时邯郸城处于最危急的时候,粮草早已断绝,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同时平原君赵胜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终于,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约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草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邯郸之战,赵国哀兵必胜,实属难得。不过此战最后的胜利,是靠着信陵君的八万魏军和楚国十万兵马。如果没有楚魏两国这十八万兵力的增援,赵国邯郸着实难保。而秦国此战的失误就在于轻躁冒进。秦军要么在长平之战后迅速东进邯郸,要么先休整来日再战。而具体作战上,秦国虽然长平之战大胜赵军,却也死伤惨重。而且秦国虽然拿下了长平上党,但赵国太原郡尚在,还有相当的兵力,秦军尽锐攻邯郸,后方始终处在赵国太原守军的威胁之下。虽然邯郸之战赵国获胜,但赵国实力毕竟迅速下滑,再也无力同秦国争霸天下 。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抗衡秦国。战国进入了诸侯合纵抗秦的时代。而在之后诸侯抗秦的作战中,信陵君魏无忌成为当仁不让的统帅,信陵君在,则秦惧而列国存。而凭借着信陵君杰出的威望和高超的统兵才能,邯郸之战后的数年,五国赖集体合纵之力,竟然能让韩国再度收回上党、赵国收回武安、太原等地,魏国能拿回陶邑,着实不易。可以说昭襄王邯郸一败,秦国失去了三十年苦战获得的土地。但这也是六国最后的辉煌,不,其实更像是回光返照了。毕竟秦国独大于六国的趋势无法逆转,而且列国合纵始终无法一心全力对秦。

公元前256年,秦再攻韩国,攻占了阳城(河南郑州登封市),斩首了4万人。攻打赵国,攻破了二十几个县,斩杀及俘虏了九万人。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和燕国、楚国密谋联合各国,再订立合纵盟约攻秦。秦国立即起兵攻打周国,掳获姬延到秦国,然后又释放他回到周国。姬延死了,东周国亡,立国879年。秦国将西周文公姬咎流放到悉狐聚(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西北),东周亡国。公元前254年,秦国攻打魏国,攻占了吴城(山西运城平陆)。魏国屈服投降,降为秦国的属国。韩桓惠王到秦朝觐见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时年七十五岁。子孝文王嬴柱嗣位。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是秦国及秦朝历史上在位最长寿命最久的君王。昭襄王在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励精图治,巩固巴蜀、消灭义渠稳固了后方,对外作战上,采用远交近攻之策,对东方六国大规模用兵,胜多负少,六国都已经大幅度的削弱。并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秦国获得了对六国的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说昭襄王为秦国最后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是非常精辟的论断。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