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治小儿发热案例分享患儿,女,9个月...

 幸福靠自己DLEL 2021-01-23
桂枝汤治小儿发热案例分享

患儿,女,9个月。2个月前第一次感冒,发烧,大量流鼻涕,腺体肥大,睡觉呼噜。用了头孢、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后又反复用头孢,双黄连,又反复住院输头孢,感冒清颗粒,抗病毒雾化;又反复贴退烧贴、消积贴,吃抗感颗粒、头孢。但一直发烧,流清涕,总好不了。

查白细胞7970/mⅠ,中性粒细胞比值17.4%,淋巴细胞比值76.7%,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等多项降低,免疫球蛋白G升高,A、M降低;多项微量元素或高或低,多不正常。医院要求补充微量元素。这是患儿母亲的诉述,其为某医院的护士。

患儿发热,流清涕,有时喷嚏,已二月余,经中西药反复治疗而不效。察患儿面色、精神可,鼻流清涕,舌淡红,苔白稍薄,指纹红,达于风关。证属外感风寒,虽迭经中西药治疗,但因治不得法,病邪始终不能得祛,患儿体质较好,致使邪正分争,营卫不和,一直发热不退,清涕常流。

遂予以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服之。一剂,嘱加水一碗,煎至60~80毫升,温服一半。服药后让其母贴身抱于怀中,盖被发汗,以身上微微有汗出为度,汗出后两小时内不要见风,汗出热退后余下的药就不必喝了。

至晚上,患儿母亲发来微信:“发烧退了,鼻涕睡醒了好长时间不流,过一会又有了,但是不是直流了?'。

次日患儿已恢复正常。

按:患儿感受风寒,发热,流清涕,已二月余,经中西药反复治疗而不效,为治不得法。风寒束表,本应辛温解表,疏散风寒,可一剂而表解邪祛。却被一直误用抗生素、双黄连、感冒清等苦寒药物,致使邪留肌表而不除,邪正交争而发热不退。虽经误治历时两月有余,风寒之邪仍在肌表,未见变症、坏症。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被誉为'群方之冠,万方之祖'。本方证为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卫失和所致。治疗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

方用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又用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为臣药。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并为佐药。

炙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用以调和诸药。

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仲师在方后嘱:“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患儿服药后无法啜热粥,故嘱其母将其贴身抱于怀中,覆被借其母体温以助发汗。药后一剂而病除,足证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不愧为经方第一方的美誉。#快问中医超能团# @快问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