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中医治病药量越大越好?不大不效?看山...

 禅密行者 2021-01-23
谁说中医治病药量越大越好?不大不效?看山西名老中医李翰卿用0.3克小微剂量救治危重症心衰。
李氏患者,因患二尖瓣狭窄,于西医医院实施二尖瓣分离术后,不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虽经抢救脱险,但心衰仍不时发生。半年后转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请某医以生地、麦冬、天花粉、五味子、人参、当归、茯苓治之,以上用量都在十五克左右,服后约20多分钟,心悸气短加剧,咳喘不足一息,腹满浮肿更甚,急忙请李老会诊。
李云:'可予真武汤加减治之。'
遂处方:附子,白芍,茯苓,人参,白术,杏仁。以上均在0.3克左右。
服药25分钟后,心悸气短咳喘即减轻,1小时后排尿1次,腹胀浮肿亦减,平卧睡眠数小时,至次日晨,亦可以自行翻身。遂照原方继服,3日后,竟能下床走路20余步,且云:'一年来未能步也。'
全方药量总共不过三克,如此小量,竞能起沉疴于顷刻,救危难于既倒,医患均不明,遂求教其理。
李曰:'此患阴阳大衰,又兼水肿,乃阳虚至极也,虚不受补,补其阳,则阴液易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肿短气更甚。故治之宜小剂耳,取《内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意也。'
【按语】同为山西名医,李可老先生用药往往超大剂量,大之又大,可往往能效如桴鼓;李汉卿老先生小之又小,也能取效。是不是可以高明论之?其实,不论大小,之所以都能药到病除,药物配伍必须不离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不离《黄帝内经》所说的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中医科学规律;第二,不离中医辨证论治,以人为本的特点,对此,李可老先生特别强调,一切方药要以人的元气强弱来决定。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初涉临床不久的中医师而言,刚开始用小方更能锻炼四诊能力,我常常也用一两克的中药茶方治疗常见疾病,效果有时也会立竿见影,但是,这种方法对脉诊的要求特别高。#中医养生# #中医# #养生# #快问中医超能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