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身体发热的感觉,也有过身体怕凉的体验,这些都是人体在应对自然环境时的变化或者是自身患有了某些疾病时的反应;然而很多人还有着另一种“冰火两重天”式的体验,自觉身体“一头热,一头凉”,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身体上半部分自觉发热,而身体的腰腿及以下部位又觉得发凉,这种情况中医称之为“上热下寒证”,为寒热错杂表现之一,病理上多为阴阳之气不能协调,使阳盛于上,阴盛于下而致。针对这种患者,中医临床当中通过辨证病因病机,然后施以中药方剂,常常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下面来看一则中医名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上热下寒证时的医案。 经典医案(上热下寒证)韩××,男,28岁,未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 患背热如焚、上身多汗、齿衄、烦躁不安。但自小腹以下发凉,如浴水中,阴缩囊抽,大便溏薄,尿急尿频,每周梦遗二到三次。在当地易数医治疗无效,专程来京请刘老诊治。视其舌质偏红,舌苔根部白腻,切其脉滑而缓。刘老曰:此上热下寒之证,治当清上温下。然观病人所服之方,率皆补肾固涩之品,故难取效。刘老处以附子泻心汤: 黄芩6g、黄连6g、大黄3g(沸水浸泡十分钟去渣),炮附子12g(文火煎四十分钟,然后兑“三黄”药汤,加温后合服)。 药服三剂,大便即已成形,背热减轻,汗出止,小腹转暖,阴囊上抽消失。又续服三剂而病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