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成功||烤火盆的记忆

 徐方梅 2021-01-24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主   编綦国瑞

                     执行主编刘学光

                    本期执编刘学光  鲁明

烤火盆的记忆

◎林成功
故乡搬迁后,无意中在废墟里看到一个支离破碎的烤火盆,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和家人围绕当年烤火盆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似乎就在昨天。  

 烤火盆,顾名思义,它是冬季烤火取暖之物。童年时,故乡里的烤火盆比比皆是,这些烤火盆都是乡亲们自制而成。它的材料取自当地一种黏性极强的红土,以及一种在石缝间的物质,家乡人称之为“刺挠骨”,学名叫石棉,因沾在人的皮肤上奇痒而被乡人冠以形象的名字,所以人们对它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在制作烤火盆时,又对它趋之若鹜,历尽艰辛地寻寻觅觅。

红土因粘性强,容易立胎成型,而石棉韧性极佳,能起到类似建筑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尤其是它耐高温,不走形,用这两种材料合成的烤火盆坚固耐用。
曾记得故乡人在制作烤火盆前,先去村北一个山包处挖来特有的红土,再去寻找一些石棉。随后将红土浸泡调成稠糊状,再放进石棉搅拌均匀。取一个合适的泥盆,按其形状将调好的原料抹糊在泥盆外端,待晾晒后取出泥盆,一个成品烤火盆就此大功告成。

在我的印象中,总觉得童年时的冬天特别冷,而且下雪的日子也特多,屋檐下一溜溜一排排长长的“冰溜尖”经久不化,足见那时候故乡寒冷的程度。那个年代里的农民连温饱都成问题,更遑论取暖了。漫漫的严冬,寒冷的昼夜,故乡人苦不堪言。“冷”则思变,在缺乏御寒条件下的人们只能另辟蹊径,于是,烤火盆应运而生。

有了烤火盆,也就需要烤火材料,家乡山里的柞木堪称烤火材料的上品。它质地坚硬,抗火耐烧热量大,可维持很长时间。柞木虽然坚硬,但燃烧性极好,无需晾晒,可即取即用,特别是柞木燃烧后可散发一种淡淡的清香,且没有污染,是恰到好处的天然取暖环保材料。
不知是父母耐寒抑或是其它原因,那时我家里并没有烤火盆。严冬中屋里的温度极低,早晨醒来经常看到水缸里结成了薄薄的冰层,因此我很羡慕别人家有那暖暖的烤火盆,难以理解我家因何没有,问爹为什么不做个烤火盆,爹只是苦笑了之,再无下文。我曾想自己动手制作,但因年少而无能为力,难耐寒冷的我只能另想办法,于是便经常去家里有火盆且要好的一个玩伴家里“蹭暖”。

我称玩伴的妈为二婶,她心地善良,为人很好。我每次去后二婶都十分热情,从不厌烦,让我和她的儿子在炕上的火盆旁取暖,二婶加进一块柞木,把火生旺,以提升温度。我与玩伴先完成作业,然后再玩耍。好心的二婶经常拿几块生地瓜放在火盆边反复的烤熟后给我们充饥。香香甜甜的烤地瓜,红红火火的柞木碳,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滴水之恩,我至今难以忘怀,始终记挂着二婶对我的好。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过年,我都无一例外的去给二婶和二叔拜年,并略表心意,但二老再三推辞。还是当年那个火炕上,还是那个历经沧桑的火盆旁,我与二位长辈促膝交谈,其乐融融.......

去别人家里“蹭暖”终非长久之计,心有不甘的我决心自制一个,于是去山里取来红土和“刺挠骨”,学着别人的样子,几经周折做成了一个其貌不扬的烤火盆,并硬着头皮去山林里割了几块柞木,但没成想被看山人捉了个正着,这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并非小事,轻则罚款,重则游街示众,这着实让我非常害怕,好在看山人与我爹交往不错,爹曾给过他一些帮助,念及私情,他网开一面,未把我交给村里处罚,万幸的逃过一劫。
我自制的烤火盆虽然做工粗糙,但取暖的效果与别人家的并无二致。为解决烤火材料之需,爹索性伐掉自家一棵足有两抱粗的杏树,从此以后,我家也用上了烤火盆,爹妈和我们也能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寒冬里享受些许温暖,尽管效果并不显著。以前的每年年末,身为村会计的爹坐在冰凉的土炕上,在呵气成霜的低温中打着算盘算账,双手冻僵了麻木了,自从有了烤火盆之后,爹在算账时经常烤烤手,我也借助火盆的温度完成作业。看到我爹算账时脸色红润,双手不再发僵和麻木,我妈欣慰的夸我有孝心。

一个烤火盆,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温馨,在那个年代里的每年除夕夜,我们在吃过年夜饭后,与爹妈坐在温暖的火炕上,围着火盆拉呱。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年的春节晚上,或许是因为大团圆的天伦之乐,加之小酌了几杯酒的缘故,爹显得非常兴奋,一向沉默寡言的老人家却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村里的“奇闻趣事”。

看着炉火正旺的烤火盆,我问爹村里从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取暖工具,爹讲具体的年代他也记不清了,反正抗日战争时就有。老人家回忆说1942年前后,栖东区的区小队经常来村里活动,在村干部家里商讨配合八路军抗日和民兵支前事宜。寒冬之夜,一盏灰暗的油灯下,大家围在烤火盆前出主意、想办法、定计策,并付诸实施。小小烤火盆,散发着温暖的大爱,给誓死抵御外辱的志士们带来了慰籍和动力。用红色革命根据地上的红土铸成的红色烤火盆,凝聚的是一种宁折不弯、坚韧不屈的大无畏红色革命精神。烤火盆的星星火种,助燃了家乡抗日燎原的熊熊火焰。
 解放战争期间,胶东的人民群众勇敢支前,男人们承担起为前线运送物资、担架队抢救伤员等任务,妇女们则积极为子弟兵做好生活方面的后勤保障。她们在村里学校的厢房中,不分昼夜的赶做食品、缝补军衣和制作布鞋、鞋垫等。冬天里,厢房内异常寒冷,村里有烤火盆的乡亲们不顾自家挨冻,无私的拿来烤火盆,他们说要为保家卫国尽微薄之力。妇女们在数个烤火盆送暖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由她们赶制的生活品源源不断送往前线,有力的鼓舞和支援了英勇作战的子弟兵。

时光荏苒。如今,进入新时代后故乡人的生活日益富足。他们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暖气。数九寒冬,屋内温暖如春。当年使用烤火盆取暖的日子已成过往,那些个烤火盆也远离乡亲们而去,当年我制作的那个烤火盆早就不知去向,尽管如此,我仍然忘不了那段历史,忘不掉当年的烤火盆。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简介


林成功,栖霞庙后人也。生于贫寒之家,长在深山村落。因受家庭熏陶,自小喜爱文科。虽然才疏学浅,但有初心情结。供职栖霞烟草,从事文案笔墨。处世淡泊低调,追求平安生活。偶有拙作,难免青涩浅薄。实是别无所图,只为开心。


             


精彩回顾

付桂香❀我的天使宝贝

隋福军❀女儿话语中的哲理

贾绪康❀父亲的肩膀

欢迎大家关注

烟台散文公众号,是《烟台散文》的姊妹刊,是烟台散文学会主办的又一微刊。除定期发布名家散文,漫谈散文写作知识,还设有会员佳作,原创首发栏目,文章不求来路,但求唯才,我们寻找的是拥抱生活的佳作。

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一经采用,邮件回复,来稿请注明姓名、电话等联系方式。


微信号:yantaisanwen2016(敬请关注!本微刊每周二、五刊出)

投稿邮箱:yantaisanwen@126.com

(欢迎投稿!稿件标题三号黑体字、正文五号宋体,稿末请附百字个人简介和生活照。


《烟台散文》微信平台

(排名不分先后)

主编: 綦国瑞

执行主编: 刘学光

副主编:于里杰   黄晓东   陈元胜  

                 于云福   蝉   鸣   姜远娜  

                 李心亮   井小力   繆海燕

特约摄影: 林惠芝  井小力

编委:臧文利    王    成    姜少杰    金玉光

             付桂香    孙英山    孙玉玲    王维娴

             马淑鸿    刘为更    于泉城    王冬梅

             林春江    张子奇    汪进东    綦宝林

             周大恩    宋    华    林惠芝    鱼   鸿

             孙翠菊    王忠华    王光垒    于鸿丽

             姜景阳    王家波    宫照同    焦淑斌

             皮国平    商莉莉    王道芸    姜冰雁

             张    红    曲有颂    姜   花    丁凤英

             张金强    贾绪康    闫    芬    鲁   明

             潘雪松    邹明君    马兆光    刘   颖

             寇培吉    北    芳    刘华顺    王永青

             范翠香    于国钰    衣杰文    刘建坤

             陆玉生    刘春章    李    娜    髙绪丽

             于金玲    李海站    姜晓红    刘明华

             赵吉荣    姚连帅    李晓艳    于韶梅

             李    扬    吕爱华    刘   艳    王春晓

             季忠良    刘    云    孙霄鹏    刘   辉

             邓兆文    陈    辉   宋    佳    颜心仪

             冯丹丹    车美丽    李    菲    史春桦

             林其兴    庄志亮    宋协巧    杨    鹏

             林海香    吴    刚    杨   晓    王玉珍

             王金凤    葛艳萍    付新英    张元元

             李   华     高一平    高得学    孙明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