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从容

 dawn的图书馆 2021-01-24

早晨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

朋友打招呼特别喜欢问一个问题,最近忙吗?

我们通常会把忙当成一件好事。因为忙说明有能力有事干,越忙说明挣钱多。有些人没那么忙,喜欢把自己“制造”成很忙的样子。还有些人忙得不可开交,忙得焦头烂额。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叫做叶公好龙,讲的是有有一个姓叶的人特别喜欢龙,到处画龙,后来“龙”听说了这件事就很好奇,跑到叶公家去看个究竟。叶公看到了真龙,吓得魂飞魄散。叶公好龙,说的是人们并非真正喜欢一样东西,只是喜欢那种感觉,很多人喜欢自己看上去很忙的样子,并不是希望自己真的很忙。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不得已的忙的境界。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要做的事情接踵而至。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这个时候,人们就可能会产生焦虑,而不是洋洋得意的享受“忙”的感觉。因为“忙”而产生的焦虑叫做“时间焦虑”。当一个人有了时间焦虑,他最大的担心就是“来不及了”。感觉做什么事情都已经晚了。如何一个人感到什么都来不及了,他可能不是变得更有效率,而是变得更加“忙”不到点之上了,他就会陷入一种忙而无效的境界。

效率专家托尼·斯塔布尔宾有一种处理“忙”的方法叫做“间隙日记”。“间隙日记”就是在忙与忙之间,插入一个主动的休息间隙,在这个休息的间隙里你可以从繁忙中停下来,记录此时你的心情感受,记录前面做过的事情,给做过的事情画上句号,让自己放松,再写下下面要做的事情。把大脑中的东西写下来可以放空大脑,让大脑真正处于休息的状态。可以喝一杯咖啡,或者稍微运动一下。积极主动的放松自己,让自己变得从容。

托尼说,他的“间隙日记”,是受了“番茄工作法”和“正念冥想”理念的影响。番茄工作法就是每25分钟的工作时间,休息5分钟。托尼把5分钟的休息时间,做了一个稍微明确的界定。给这5分钟安排了具体的事情。思考上一件已经做过的事情和规划下一件要做的事情,在两件事情之间,把你的心情写下来,把你的压力写下来,放松自己。托尼认为之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太忙了,是因为没有在该休息的时候真正休息。也就是说,人们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番茄休息的时间,在番茄休息时间做了其他更“辛苦”的事情,让自己的大脑持续处于“忙”的状态。比如用休息时间刷手机。

正念,就是回到当下的状态。正念冥想,就是练习回到当下的练习。托尼认为,利用工作间隙的5分钟,恰好可以做到让我们重新回到“当下”,让我们平静下来。工作的时间,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写“间隙日记”让大脑松弛下来,大脑在一张一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真正的恢复。如果用这个时间去看手机或者做其他耗费大脑资源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就容易进入盲目的紧张状态。“间隙日记”让你用书写的方式不断回到此刻,回到当下。

当我们完成一个紧张的工作,特别容易进入“报复性放松”的状态,就是想让自己彻底放松,而采用的方法往往不是真正的休息。想一想为什么周一的时候觉得特别累?就是周日的时候没有休息好。周日为什么没休息好?因为觉得马上又要重新开始工作了,希望能让自己“彻底”休息,而实际采用的休息放松,是另一种“疲劳”。

作家、营销专家肖恩·德索萨(Sean D'Souza)在制定他的工作计划的时候,首先是制定他的休息时间,然后在休息的“间隙”插入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已经事先规划好了休息时间,所以在工作之中没有必要为休息寻找任何借口。想一想看是不是这样?我们很多时候想要休息,都是以工作太忙太多太累为理由。这就像一个人用饿的方式减肥,当肚子饿到不能忍受的程度,就会吃饭更多的东西,反而变得更胖。当你的“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爆发一场“放纵的休息”,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在周末的时候会玩得特别疯。

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从容,就是在工作期间给你自己主动安排休息的时间,让你慢下来,静下来。如果工作结束以后刷手机,大脑仍然会飞速运转,没有真正停下来休息,所以你当然会一直非常累。

如果能够把“间隙日记”培养成一个习惯,就能够每天主动给自己放松的机会。

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