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渴望“封村”

 新用户6326I9Ei 2021-01-24

  昨天初二,担心妈妈没有足够的食物储备,无法应对难以预测多长时间的“封村”,顶着家里三分之二人口的极大阻力,走出五米远还听到“不要和不戴口罩的人说话”的叮咛,全副武装慷慨悲壮的回娘家。

  那时,刚刚看了报道,“防控疫情,不要漏了农村”,作为防控意识淡薄的老家,说服不起作用,大家“横竖由老天爷当家”的想法根深蒂固,非得“县官不如现管”的大队干部采取强制措施,大家伙才会重视。


    给妈妈通电话,回答说,大队里没有什么动静,窗子里可以看到有几伙人到老年公寓串门。虽然自己正在前往,却盼着大队里管理严格,最好不让我进村才好。


  路上骑车人果然很少,却车流如织,不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安全感果然大许多。好在我戴了两层口罩,只差没戴泳镜出来。

 
  还没有“封村”,公寓门随意出入,心里慨叹要么是命令达到缓慢,要么是村民防疫意识淡薄不当回事。

  准备午饭时终于发现,小区北门口,安放了一个站立的大牌子,看不清上面的字,一张桌子,一个三座连椅,有一两个人来回走着,一人戴着口罩,我认识,是大队里的干部;另一个不认识,他吸着烟,根本也戴不上口罩。仔细看了会儿,有车辆进入时,似乎也没有拦截,更不曾登记,桌椅安排似乎形同虚设。如此看来,来自中央各级政府的政策正在不断渗透中。

  
  我们忙着在屋里包饺子,隔壁一个婶子来串门,妈妈说,你怎么没戴口罩呀?得戴上口罩。那个婶子回家戴了口罩又回来说了两句话。我没好意思制止串门,大家习惯用串门以这种方式消遣时间,憋在家里,她们特别不习惯。

 
  虽然哥哥叮嘱妈妈,待在自己房间里,可,老人家依然不停的到楼道窗户里看外面的人,到公共活动区域看电视,她们长时间独处很艰难,常调侃说,坐监一般。只要出门就戴口罩,这个习惯已经养成。


  回家一说村子里的松散管理,马上引起公愤:意识不够,防控疫情道阻且长。

  “封村”,成了我们的渴望!


  今晨,妈妈打电话过来,老年公寓前后门都锁上了,进不来,出不去。这样保护老年人,我们很欣慰。只有“上级”的话村民才听。如果有人意识超前,却会受到铺天盖地的嘲讽。


  其实,昨天就有不少村子采取了行动,挖壕沟,堆土山,挡木板,拉铁丝,阻止外人进村。今天,更是这样,各个村子自保措施严密,我们都很高兴,村子,是防疫最薄弱的地方,是中央认为的“短板”,看到如此严防,来自农村的疫情扩散几率就会减小很多,我们的确很欣慰。



  假期延长,封村开始,人人都肥宅在家,自上而下一条心,疫情就会被锁住,胜利就会很快到来。

  期盼数字逐渐稳住、减少,肺炎被打败,不必继续躺着不动为国家做贡献,希望疫情得到控制,医护人员得到休息,全国人民可以轻松生活,开始工作。

  此时,我们都渴望“封村”,为的是控制疫情,获得抗击肺炎的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