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巫山曲·孟郊

 高山仙人掌 2021-01-24

《巫山曲》   [中唐·孟郊·七古]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巫山曲》,巫山曲:乐府旧题:亦作巫山高。《乐府题解》云:“古辞、言江淮水深,无梁可渡,临水远望,思归而已。”齐梁诗人所作则“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也。”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
巴江:水名。这里指鄂西、川东的长江。这里指流经巴东三峡的长江,而不是被称为巴江的南江。上峡:高峡。阳台:今重庆巫山县高都山,传为《高唐赋》所写楚王、神女相会之阳台。实为后人附会。十二峰:巫山群峰陡峭,著名的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
巴东三峡两旁重峦叠嶂,群峰陡峭十二峰。
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写景。“重复重”写出了巫峡山重水复、回环曲折的特点,“碧峭”勾勒出了十二峰峭拔、苍翠的特点。反映了诗人舟行旅途的艰辛。实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仕途受挫的困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荆王射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
荆王:楚王。荆:春秋时楚国的旧称。暮雨:指神女。高丘:泛指高山。
次联用楚襄王遇巫山神女传说的典故。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游云梦之泽,梦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荆王:即楚襄王。
以美人喻君王这是中国诗歌传统。这里寄托了诗人对于君王或朝廷的幻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
轻红:虹霞。轻红流烟:淡红色的飘动的云气。行云:宋玉《高唐赋》“朝为行云,暮为行雨”,谓巫山神女。湿艳姿:沾湿的美丽姿容。明星稀:星星稀少,指破晓时分。
三联描写了神女的轻盈缥缈、幻化自如。“艳资”迷人正是诗人心中的美好理想或者朝廷君主的象征。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芳影,听到峡中猿猴声声悲鸣,不觉令人泪落打湿了衣裳。
目极:极目远望。魂断:销魂神往。尾联从《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化出。“猿啼”句:语出《水经注·江水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可惜,神女可望而不可即,只能空余惆怅。这正反映了诗人仕途坎坷、美好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凉愁苦。诗人心中的苦楚和悲鸣,实则比峡中猿猴更甚啊!否则,怎么会“泪滴衣”呢?
《巫山曲》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诗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神女峰的传说、峡中景色完美地融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在行舟峡中羁旅的愁怀和思归感受,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美好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凉愁苦。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