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让心休息

 三只荆棘鸟 2021-01-24




学会让心休息

文/肖桂荣

首发于2021年115日《中国审计报》健康人生版面,有删减。 

中医认为,“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就像身体里的太阳,给其他脏腑和四肢百骸带来光明和温暖。只有心的动力满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心为君主之官”,心的后勤保障由冠状动脉提供。一旦冠状动脉出现血栓,轻则影响心肌的供血、供氧,诱发心绞痛,重则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危险——突然的疾病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也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废寝忘食地熬夜,不知节制地抽烟、酗酒,暴饮暴食,不运动或超出承受能力的锻炼……这些都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与一些温和的“富贵病”相比,心梗如同一场海啸或地震,给人致命一击。

        张先生不到四十岁事业有成,每天活力满满,同事和朋友都夸他年轻有为,其实他的压力很大。一次,一位合作伙伴生病,张先生前去探望,谁知在医院里他突发心梗,经过心肺复苏等抢救工作后,终于救了过来。回想心梗之前的那段时间,他过得心力交瘁。出院后,张先生换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还一再劝诫周围的朋友们,别太拼。

身体健康的家人年纪轻轻突然因心梗去世,为此,李先生查阅了很多心梗方面的资料,明白了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是诱因,于是自觉自愿地戒烟、戒酒,不再熬夜,但他仍不放心,始终绷着一根弦。有一段时间,李先生莫名其妙地牙痛,有时候还有肩膀痛,便主动要求做了冠脉造影,结果发现有一条血管已经堵塞 85%以上,当时就放了两个支架。对于李先生的预见性,连主治医生都点赞。

心脏疾病突如其来,抢救及时、了解疾病情况、关注身体健康状况,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近些年,心梗有低龄化的趋势,跟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曾在采访中说,过于油腻的饮食习惯易导致高血脂,进而引发心脏疾病。生活工作压力大易导致体能过度消耗,使心脏和心血管的负荷过大。此外,熬夜也是猝死主因,如果连续多天熬夜,很容易打乱正常生物钟,危害健康。

急救——把握黄金治疗时间

当病人有持续胸痛,大于 20分钟不能缓解,同时可能伴有出汗、心悸时,就要小心了。还有很多心梗防不胜防,主要是发病前大都没有征兆,也没有特殊的异常,甚至对某些年轻人来说,明明看上去很健康,可却突然发病,且病情进展十分迅速。急救就是尽一切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病变血管。最简单的急救方法是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或丹参滴丸,同时拨打 120。病人一定要立刻卧床休息,等待救护车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此时不能再进食或者饮水,同时注意保暖。如果病人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摇晃呼叫,应立即拳击使其复跳,无效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从情绪管理开始 

心梗的日常预防始终排在第一位。合理饮食、作息规律、适当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各种疾病的预防都至关重要。此外,还要学会让心休息。

懂得舍得。只有当健康牢牢站稳脚跟,才有金钱、房子、车子等等。不要舍本逐末,学会放下。降低预期。登高远眺,一山更比一

山高。在成事的过程中,我们每一步都尽力而为,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静待花开。爱惜自己。社会人际关系复杂,活得坦诚一点,简单一点,保持愉快心情。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心气才能推动着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发挥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顺势而为、扬长避短才能有效规避疾病。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不要背负太多的责任,否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尽己所能,无愧于心即可。

【作者近期作品】 

  居家艾灸要注意

  未雨绸缪话减肥

  清断家务事 


     通过写作,认识世界,快乐自己,结交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