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内经”——洪式太极拳《师门对话录》田芸序

 洪式太极 2021-01-25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人有品,拳亦有品,武艺高低以人品为准》

——《太极拳内经——师门对话录》序言

   “人有品,拳亦有品,武艺高低以人品为准”这是著名太极拳家洪公讳均生先生生前常教导弟子们的一句话。多年来,蒋家骏先生就是以此来自律和育人的。

   蒋家骏先生对曾经先后教导过他的几位恩师:陈照丕先生、陈金鳌先生、洪均生先生、陈豫侠先生和师叔冯志强先生都敬爱有加,每每谈及他们,那种拳拳的怀念之情,常使我们为之动容。在诸多位老师中,蒋先生对洪均生先生的感情最为深厚。自入师门后,三十多年来追随恩师,不敢稍懈,他们之间的师生之情早已浓溢父子。在洪师处,蒋先生领悟到太极拳精巧的功夫,既学习了陈式太极拳精深的理,也学习了其缜密的法。闲暇之余洪师还常常教授他文学、书法及做人的道理,并亲书“艺无止境  不负师望”等多幅书法相赠,以资鼓励。另外,从洪师给他批注过的诸多篇文章、相赠的数百张拳照和回复的近千封书信中足可窥见洪公对其倾注的超乎寻常的眷怜之爱。如今已是物在人非,蒋先生也只能睹物思人、老泪湿襟了!

   蒋家骏先生把对恩师的切肤之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他谨继先师遗志,从实战和理论上继续探求太极拳的实用技击之术。

   数十年来,特别是在洪师去世后的这十年,他钻研洪师的录像从不间断。每有疑问,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反复细看洪师生前所赠的光盘,一看就是数十遍,以求真处见真、精益求精。他说:“我每看一遍都有一遍的体会,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洪师练拳时的那种从容不迫、安详稳重、缠绵不断、轻松自然、圆转如意、英华内敛已达到无物无我的最高境界。我从中看到了太极拳的精华所在,理解了太极拳的真谛,也解决了我在研究太极拳时所遇到的许多难题”。

   自一九九八年以来的十年时间里,我耳闻目睹了蒋家骏先生学习太极拳法的执着与艰辛。为了弥补失去老师的缺憾,他通过揣摩洪师早年的拳照,来学习步法中扑步、弓步、马步、虚步、盘步等的变换;通过观看洪师八十多岁时的录像,来学习身法中腰、裆、膝的旋转变化;通过研究洪师九十余岁的录像,来学习手法中自转与公转的配合。例如一路拳中的第十一个动作——前堂拗步,他就是通过看录像,先模仿洪师“松沉自然”的动作,再研究“以身催手”的劲路,继而参悟出洪师那“气势滂沱”的神韵。

   蒋家骏先生常教导我们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事实上,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蒋先生已经把太极拳融入了自己生活,可以说是行、走、坐、卧皆在练拳。他常对我说:“洪师和我的心灵是相通的,他常在夜里托梦给我改拳,------”。我则笑答:“非矣!这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因为你在平日里常常回忆洪师给你讲拳的情景,所以才会在夜里成梦”。对于我的解释,他只认为有些道理,并非完全赞同;或许他更加愿意相信,那是先师的灵犀在九泉之下对他的关爱,以此来寄托对先师的怀念与哀思。正如晋朝葛洪《勤求》中的一句话:“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蒋家骏先生在日常教学时,经常给我们吟诵韩愈的《师说》。其中的许多段落,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还有孔子《论语》中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经典醒世之语,我至今都耳熟能详。

   正因为蒋家骏先生有超越常人的境界和胸怀,所以他经常让我对照洪师的录像给他找“毛病”。他说:“你既能看到洪师的,又能看到我的;而我只能看到洪师的,却看不到自己的,你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这让我能够有许多的机会与蒋先生一起来探讨、验证一些动作的劲路、方向、角度等技术问题,我从中获益非浅!

   蒋先生这种对太极拳执着而又严谨的学习精神,让我为之深深地感动!相信,他这种宽阔的胸怀和进取的精神,必将会对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敬业的典范,尊师重道的楷模!

   正因为蒋家骏先生对太极拳有着异乎常人的酷爱与执着,才能有机缘受教于五位名师,才能在实践和理论上获得辉煌的成就。他是这一代人中较全面地继承了陈式太极拳械的姣姣者,在世人眼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他的成功并非偶然,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因”,才结出这样硕实的“果”。

   如今,蒋家骏先生已经是桃李满园,硕果累累,他在太极拳理法和技击上所取得的成就,目前已少有人能及;但他仍然沉醉于太极拳技法的研究。他说:“我一生不抽烟,不喝酒,太极拳是我生命的全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只要我还能走得动路,我就不会丢掉太极拳------”

   蒋家骏先生把对太极拳的钟爱之情,全部倾洒在研究拳艺、技击、理论之上,并且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用文字整理出来。继《陈式洪架太极拳法传真》一书成文之后,蒋先生又用两年的时间整理出跟随洪师学拳时记录的日记。自一九六四年经陈照丕先生引见与洪师结识,直到一九九六年洪师去世,在这跨越了三十多年的时空里,记载了蒋家骏先生在学习拳艺的前进路上烙下的一步步阶梯、一个个脚印,蒋先生名之为《太极拳内经——师门对话录》。

   我有幸受命于蒋家骏先生,负责此书稿的整编和校对,从中了解到蒋先生学艺道路上的曲折和艰辛。这中间饱含着他求学奔波的酸辛;有被人误解、受人诽谤的苦辣;有浓溢父子的师生亲情;有胜似同胞的兄弟之谊;也有收获成功的喜悦和甜蜜;感悟到了人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咸。

   虽名为《师门对话录》,但该书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太极拳理法、养生和技击的精论;有与人交流试验的趣闻轶事;有洪师对各家论著的经典点评;还有蒋家骏先生与师姑陈豫侠的交往等等历史的经典回顾。最珍贵、最成功之处,还在于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首次公开,例如:

1、洪师对“星月步”的介绍;对“神”、“悟”和对评价太极拳的“度”的解释;对“攻防实用法三十六字”的释密。

2、洪师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轮轴系统”、“摩擦力”来具体解释太极拳中的力学现象。

3、洪师对《陈氏太极拳图说》和陈鑫先生本人的高度评价;对徐震先生《太极拳考信录》的点评。

4、从《黄帝内经》谈太极拳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和练功的方法等等。

   因此,这本书不仅仅对习练陈式洪架太极拳者意义重大,对于各

式太极拳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的面世,必将在太极拳界乃至整个武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

   在《太极拳内经——师门对话录》定稿之后,蒋家骏先生又嘱我为此书写序。我唯恐因自己的才疏学浅,有辱使命,因而不知所云!苦思冥想,只好借洪均生先生的话:“诗有品,书亦有品,拳岂可无品乎?人有品,拳有品,武艺高低以人品为准”作引,对平日里所感悟蒋家骏先生的人品、武艺、道德文章略作陈述。

   自古就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之说,但愿我这粗疏的文字,无碍于这本书所折射出的七彩光环。是为序。

后学田芸记于二零零八年初冬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