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汉墓 坐落于徐州繁华的云龙山北面 是全国少有的博物馆和考古为 一体的考古旅游设施 从1970年到现在 土山汉墓的发掘延续了48年的时间 徐州人对土山 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在80年代之前 这里曾经是小孩儿的乐园 一个盛满很多徐州人童年记忆的地方 关于土山 徐州人都能讲一个 “以讹传讹”得来的传说 说这里曾经是“亚父冢” 范增死后士卒为其负土筑墓 形成土山 而《魏书 地形志》《水经注》及方志 更是记载土山为高冢戍、亚父冢、范增墓 人们似乎不应该再怀疑土山就是亚父冢 然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一次无意间的取土改写了这一切。 1969年 住在土山西北坡的居民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 1970年南京博物馆进行清理 定为一号墓 后经考证 认为此处是东汉某代彭城王王后的墓葬 直到30多年后 大家才知道 里头可不止一座墓 竟有三座 厉害了 我的土山 1977年 徐州博物馆在一号墓南侧发现二号 二号墓位于封土中心 规模更大 为土山主墓 1982年 再次发掘二号墓 2002年 土山北部偏西发现了三号墓 是王室成员墓 三号墓是在山岩上凿出深坑 再用巨石和大砖砌成 里面已经被盗墓贼盗掘一空 2007年基本完成了 二号墓封土部分的发掘工作 2012年 土山汉墓保护及永久性展示建筑工程 完工并对外开放 2014年至今 徐州博物馆继续发掘二号墓 进入室内考古阶段 土山汉墓的考古工作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 已断续进行了48年 土山汉墓作为徐州两汉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目前徐州唯一一处保存较好 且对外开放的东汉诸侯王墓 高大的封土 上千块的墓葬封石 完整的墓室 精美的文物 无一不在昭示着 东汉彭城王的王家气派 土山二号墓发掘从2004年起 已经有14年头了 二大爷也从2007年开始 每年路过徐州都会去看的 2004至2007年 是土山二号墓发掘的第一阶段 2004年 主要是墓室以上封土部分的发掘 这个工作一直持续了近3年的时间 到2007年才算基本完成 与中国古代常见的较为纯净的墓葬封土不同 土山汉墓的封土极为杂乱 其黄灰色夯土中夹杂着大量的汉代筒瓦、板瓦 瓦当、陶器残片及竹木器残片等 更为罕见的是封土中发现了 大量西汉时期的楚国封泥 封泥作用似今天的信戳 到2012年 土山汉墓成为徐州博物馆的一部分 考古工作有了更好的发掘环境 进入了室内发掘阶段 从2014年开始至今 是土山二号墓发掘的第二阶段 首先清理墓道 发现墓门外有两道封门设施 北侧一道封门由打磨光滑的长方形块石封堵 紧邻南侧有一道砌筑整齐的砖墙封堵 墓道两侧各有一个耳室 墓道壁上残存有分布密集的长方形浅龛 清运墓室上部封石 封石南北纵向成排放置叠压于墓室之上 共有4层,每层16排 每排16—21块不等 总计有1100余块封石 这些封石以方形为主 多数封石上留有刻铭 记载着工匠的姓名 封石的摆放位置等信息 因时间久远 加上砖券墓室坍塌 封石多已残断 在一个从穿过近20米的夯土 穿过4层封石 进入主墓室的盗洞内 发现30余片铜缕玉衣片和两片银缕玉衣片 土山二号墓中至少埋葬了两位死者 整理完上面的封石和盗洞 才看到里面的墓室大门 希望下次二大爷 来到这里 能看到墓室的门打开 千年的文物重现世间 二大爷带你 发现更多的未知 千年土山 一如既往地沉默着 幸好石碑帮我们解开很多谜团 转载自 二大爷带你去旅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