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这盛大的舞台,在这辞旧迎新欢度节日的幸福时刻,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连日来一种强烈的夙愿涌上心头——我要向我工作了近二十五年的二校告白。明年仲夏,二校将另易他名。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初中部将全部撤出。我喊了25年的亲爱的二校啊,我们将不得不和你告别!往事历历在目,回忆触手可及。1996年的仲夏我有幸成为滨河而建的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的一名英语教师。深深地记得第一次见学校领导,是在工会老址的临时筹备办公室。亲和朴实的领导们有的边就餐边和周围的人聊着工作,有的埋头在笔记本上梳理着自己分管的工作,有的穿着沾了泥巴的高筒胶鞋不停走动忙碌着,还有的伏案编排着新的课表……伴随着搅拌机的隆隆作响,全体教职工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往楼上搬扛桌椅,打扫卫生,种花植草,不分官职大小,不分年纪长幼,不分男女性别,虽是重活粗活,大家却都干得那么用心、那么快乐、那么不遗余力、那么毫无怨言。我们忙碌着、准备着,就像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婴儿的到来......那年我刚刚28岁!九月三日,我们终于迎来了二校首届学子,我们时刻铭记领导教诲:一定要好好教书育人,开创我们二校中考的开门红。为此,我们爱生如子、忘我工作、兢兢业业。富有实干精神的物理老师,干练爽快、雷厉风行的语文老师,慢声细语、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当然还包括那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我。那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清晰地定格在我的心中,永远难忘。在二校度过的第一个冬天特别苦,水泥墙泛着潮气,通不了暖气的教室里窗花厚厚的。只有等学生到齐了,人多呼出的热气才让教室有了丝丝的暖意。特别怕冷的老师愿意去人多的教室暖和。又湿又冷的日子里,学生们穿起了厚厚的军大衣,老师们的手脚起了冻疮,有的老师甚至留下了关节炎后遗症。建校之初那段艰苦的日子却挡不住那浓浓的教风与学风,是那些可亲可敬的创业者们,托起了二校首届学子的中考辉煌,让二校这个名字,在这片热土上,叫得如此响亮!教师团队里的新面孔越来越多了,我们成为充满活力、催人上进、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一直承袭着建校初始的优良传统。我们携手并进,一路高歌,经历了二次创业,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四任校长完美接力,直至今天的巅峰!二十多年里,二校的学生走进了清华,走进了北大;二校学子扬名各地。我们的二校如今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知名的育人乐园。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也已年近半百,那时刚刚成家的小年轻也已接近退休之年。可那段峥嵘岁月啊,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这些日子,每次踏进校园,我都要四处望望——二校的每一片蓝天,都让我留恋,二校的每一株花草都让我感到亲切,二校的每个挚爱真朋都让我难舍……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可我还没有做好离别的准备,亲爱的二校啊,我不知道我会想你多久,只知道想起你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亲亲的二校啊,孕育了我们,成就了我们,留下了我们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青葱年华!我亲亲的二校啊,我想亲吻你的每一片叶子,抚摸你的每一张桌椅,跟一草一木话别,和一砖一瓦诉说!我亲亲的二校啊,我想和每一位挚友谈心,我想和每一位同事握手,我想和每一位学生拥抱!我的二校,我会将你一直铭记在心,我会对你一生感恩!我们定将不负众望,站好最好一班岗,延续二校的辉煌!为往昔喝彩,为未来扬帆,祝福我亲爱的二校人,永远安康。作者简介:刘志玲,东营市利津人,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初中英语教师。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