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连墩出土“天子驾六”,经过考古人员研究,破解超越礼制的秘密

 历史解密坊 2021-01-26

在我国古代,礼制的实质就是等级制度,任何人都不得逾越,否则就会有丢失性命的危险。在清理九连墩战国墓地时,专家们出土“天子驾六”,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它竟破解了超越礼制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2年,施工队正在修建孝襄高速公路,根据规划好的路线,高速公路需要穿过枣阳九连墩墓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得知消息后,立即调集全省考古力量,并联合省内的相关工作单位,对工程涉及到的1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九连墩古墓群由9座大中墓葬封土堆组成,绵延约3000米,它是战国中后期、楚国鼎盛时期的墓葬。从墓葬的规格上看,墓葬内埋葬的应该是位“大人物”,在枣阳有个传说,在九连墩墓中,埋着一位楚国将军,他因被楚王误会丢失性命,而楚王得知真相后,才发现自己误会这位将军,便御赐金头一个,将其放入将军的墓葬,为防止盗墓贼进入,才特意堆起九座坟冢。但想要揭开最终的谜团,还需从墓中寻找答案。

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九连墩1号内出土大量精美的陪葬品,包括:青铜器鼎、磬、玉璧、石质编钟等精美文物,其中最大的镬鼎直径达80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楚国墓葬出土最大的青铜鼎。除了器物外,专家们还发现竹简1000多支,这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座古墓内竟存在“天子驾六”车马坑,这个消息传出后,立即震惊整个考古界。

九连墩战国墓地1号墓葬的车马坑长52米,宽9.5米,坑深2.3米。在清理车马坑时,专家们出多辆土战车和马车,但有一辆马车却非常奇特,车舆长为2.5米左右,宽约1.2米,车辕长1.95米,宽0.1~0.13米,最关键的是,这辆马车的6匹马的马轭已经清晰展现,这个信息直接告诉我们,它就是“六驾”。

根据《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六匹马拉车的的规制上看,墓主的身份极其尊贵,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六匹马拉车,难道这座墓中的墓主一位天子,可是看其他的陪葬物又不像,专家们经过研究,随后对墓主身份做出三种推测:

推测一:墓主是楚国的侯爷;推测二:墓主是一位公卿大夫;推测三:墓主是楚庄王曾孙左司马沈尹戌。

从专家猜测的墓主身份上看,墓主应该不是国君,因为墓葬的规模不符合国君的身份,但这给我们透露一个重要。九连墩的墓主选用“六驾”陪葬,按照道理来说,这个规则的墓葬只适用天子,墓主选用5个或4个马拉车,就可以显示尊贵的身份,可他偏偏要超越礼制,这就意味着当时社会礼崩乐坏了。

专家们对墓主的身份只是进行猜测,我们并不能将猜测作为事实依据。在清理古墓的过程中,部分文物专家率先将墓中出土的竹简带回研究所,因为保存比较完好,上面的字迹也可辨认,根据竹简上的记载,墓主的身份有可能最终解密。

古墓中出土的器物是历史发展最好的见证者,考古不仅需要根据史书记载,更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才能破解最终谜题,不然就会出现形而上学的错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