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百韬战死沙场之前,已经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云水家人 2021-01-26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被围困在碾庄,黄百韬突围无果,最终战死沙场。关于黄百韬的死亡,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黄百韬是被击毙的;另一种说黄百韬是举枪自尽。对黄百韬来说,不管是举枪自尽还是被击毙,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
其实,黄百韬战死沙场的悲剧在淮海战役爆发前就已经有了苗头,他战死沙场前就已经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黄百韬本是杂牌将军却官至兵团司令
单从军人素质来说,黄百韬是一位优秀的军人,可惜他生不逢时,早年曾经投靠过张宗昌,之后被蒋介石收编,他不是黄埔嫡系,蒋介石一直对他讳莫如深。用黄百韬自己的话来说,作为一个杂牌将军,能官至兵团司令已经是三生有幸,怎么还敢奢求更多呢?
最终,也正是因为这个兵团司令害了黄百韬。黄百韬这个第七兵团司令是怎么当上的呢?这要从豫东战役说起。豫东战役中,在邱清泉的帮助下,黄百韬带领25军侥幸取得一场胜利。1948年7月,蒋介石为了安抚杂牌军,特意在黄百韬25军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七兵团,黄百韬任兵团司令。
按理说,升官本是好事,不过邱清泉却不乐意了。因为黄百韬是在邱清泉的配合下才侥幸取得胜利,蒋介石论功行赏,把黄百韬晋升为兵团司令,而邱清泉却什么功劳也没有得到,还只是一个兵团副司令。
邱清泉与黄百韬的身份不同,邱清泉是黄埔二期学生,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黄百韬只是一个杂牌将军,豫东战役的战功却全部都归到黄百韬身上,这让邱清泉心里难免有疙瘩,并且黄百韬还因为这次晋升成为兵团司令,官职还在邱清泉之上,这让邱清泉心中不服,两人也因为这次晋升而闹矛盾,因此,黄百韬被包围后,邱清泉坚决不搭救黄百韬。
第二,第七兵团本身势力复杂
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虽然是在自己的25军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但是黄百韬晋升为兵团司令后推荐25军军长,他先是推荐自己的副军长唐云山,没有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又推荐副军长顾宏扬,也没有得到蒋介石的批准,最终,25军军长由蒋介石的黄埔嫡系陈士章接任。黄百韬曾经透露过:“唐云山与顾宏扬都是自己的副手,两人绝对服从自己。如果他们两人中的一位任25军军长,自己应该不会失败”。
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中还有一支不稳定力量100军。100军与第七兵团的其他部队不同,100军属于蒋介石的嫡系,装备也明显优于第七兵团的其他部队,最关键的是,100军看不起第七兵团的其他部队,在战斗中也不服从黄百韬的指挥。
尤其是100军军长是周志道,自视嫡系,不服黄百韬,最终100军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全歼,也正是因为100军这一支不稳定的力量,导致第七兵团很被动,黄百韬战死沙场也是理所当然。
综上所述,黄百韬战死沙场,其实在淮海战役爆发前就已经埋下了悲剧的伏笔,有这么多不利条件,黄百韬焉能不败?
参考资料:
《黄百韬兵团碾庄圩覆灭记》孟昭庚、《黄伯韬的起家与败亡》陈士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