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接到一个电话,“武老师,我是付老师的外甥女,年前找你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你让我寒假多关注孩子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学习,孩子疫情过后,成绩进步很快,由原来的年级三百多名进入到年级的一百三十名,非常感谢你,你有时间吗?我孩子目前考试又回到年级192名,能不能再指条路,让孩子考的好些?”家长的话让我回忆了去年冬天的时候,付老师给我说,他外甥女的孩子,在外国语中学上初三了,成绩退步很多,并且孩子的母亲也是老师,能不能找个时间,让孩子的母亲与你谈谈,你告诉她一些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提高成绩。终于在第四节课和晚自习之间,我与家长进行了交谈,我告诉家长,孩子出现问题,有很大可能是家长的教育指导不对,建议家长需要做的两点是:一要改变亲子关系,二要寒假重点突破孩子的数理化成绩。想到这,我放下手中的拖把,回话到:“不太忙,正在拖地,你说一下孩子目前的具体情况,我看看如何做?” 家长说:“孩子目前历史、政治分数偏低,让孩子学习,孩子感到不知学什么?”我解释道:“目前孩子学习时间紧,孩子的能力有限,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初三中考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增强孩子的信心,孩子能够保持前200名,就很好。”接着又告诉家长:“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模拟考试的时候,认真分析错题,但不要太多,学生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解决很多问题,每次引导孩子找到3-5分下次能够提升的错题,进行深入的学习,最好通过看课本相应的知识,这样孩子就做到了精准学习,并且理解记忆都深刻,也有利于提高成绩。另外,注意字体,都有利于提高成绩。”随着初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开始,各个学校都会加大对学生的考试,这时候如何看待分数很重要。家长一定要保持较好的心态,做好底线思维,不能一听孩子高分就高兴,一听低分就难受,甚至训斥孩子,这样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备考情绪。面对孩子的成绩一定要做到:一、要冷静。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初三孩子的成绩跟考试的状态情绪有关,不能用成绩过分评价孩子的学习状态,打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二、会聆听。注意听孩子分析解释,全面考虑和评价。有的时候低分并不不低。比如全班数学平均成绩是80,而孩子考了95,可能就是班上的"尖子"。此外,是单项差还是全差,要看孩子其它科目的考分,不要只看一门课程考试成绩差,就说孩子学习差,如果孩子因一门功课差而感到自卑、气馁,家长还要在鼓励的同时,用其他科目的好成绩来调整孩子的情绪。三,辨真假。看孩子是真差还是假差。孩子的素质不可能在某一次或几次的考分上全面反映出来。如孩子考试成绩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机械答题,这是真差;而孩子反应灵活,答题具有创造性,有时虽然考分不高,却是假差。目前中考试题越来越活,更有利于反应灵活的孩子。总之,看待孩子的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成绩后面的思维方式、习惯养成和情绪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