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98,用茅台,挤爆Costco

 灵兽 2021-01-26

灵兽按

放心,昨天晚上大部分零售企业睡得都并不比平时更晚。

作者/灵兽 李又寻欢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699篇原创文章

1

实行每日限流——Costco今天表示,自8月28日起,上海首店卖场内人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

这样的情况,不仅业内没有预料到,估计Costco自己也都没有想过。

这一切都是拜昨天热情的上海人民所赐:

停车场已满,排队要等3小时;

上海市闵行公安分局要求就近派出所增派警力赴现场增援疏导;

茅台半小时抢光,10多万一个的爱马仕瞬间抢光;

开业半天后因为客流过多,宣布暂停营业……

你可能无法想象,这是2019年8月27日,上海Costco首店开业当天出现的场景。

一位从业多年的人士不禁在微信群里感慨,这真像15年前、20年前超市开业时的情况。他的言外之意,是按照常理,现在超市开业,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


图片来源:ShanghaiWOW

上海有媒体报道称,Costco今天(27日)半天在线下被顾客刷爆,半天在线上被朋友圈刷屏。

甚至有自媒体打出“今夜,整个中国零售业集体失眠!”的标题,以蹭流量——中国零售业的朋友们,你们昨天晚上真的都睡不着吗?

不管怎么样,用亏本茅台做了一次最好的广告——Costco第一炮,打得很响。

换句话说,如果被很多人膜拜成神的Costco首家店开个业都门可罗雀,这才是不正常的。

2

从开业当日疯狂的客流来看,Costco毕竟还是有其过人之处。

至少,山姆会员店开业的时候,现在已经基本不可能再出现把门挤爆,结个账要排两三个小时的事情了。

谁说中国消费者对新生事物缺乏热情呢?

但话又说回来,Costco在开业前已经从营销、宣传上造足了势,尤其是商品价格上,一些爆品不计成本的促销,这样的手段并无出新之处,却足够让消费者迈开腿。

因为,1498元的茅台放在那里任人抢,别说Costco这样的大牛,就是换到中国目前经营最烂的超市里,只要提前一个月开始造势,让足够多的顾客知道,开卖当天也同样可以挤破头。

图片来源:网络

不相信?物美、大润发、华润万家等企业不是中标了茅台400吨的配额吗?物美的购买条件是三个月累计消费3000元,可以购买两瓶,华润万家是5000积分获得购买资格。这样的条件,就是在玩套路。若真心诚,像Costco一样放开让顾客抢它半小时到一小时,可能消费者不会像Costco开业时一样热情到让其被迫开了半天就不得不暂停营业,但同样会如潮水般涌入——嗯,今年,这些企业的业绩同比都在下滑吧,正好,告诉你们这个销售增长的好办法。

万一也弄出个停车要等3小时的场面,不知道那家“今夜,整个中国零售业集体失眠!”的自媒体,还会不会打出同样的标题?

3

调侃一点说,昨天去的消费者中,一部分是热情的上海市民,一部分是黄牛扫货团,一部分是学习考察团。

中国黄牛的扫货能力也是超一流的,平价茅台只是Costco昨天开业爆品中比较亮眼的一个罢了,平价的奢侈品区(Burberry、Prada、MCM等品牌箱包),平价的名牌香水,还有平价的Adidas、Levi s、PUMA、New Balance等服装服饰,以及其他很多的商品,你舍得亏损促销,难道我们作为消费者,还不舍得占便宜吗?

图片来源:ShanghaiWOW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Costco在商品差异化上的确有过人之处,这得益于其全球供应链的优势。

华尔街见闻说,在Costco,上海人展示了真正的实力:工作日比你闲,不上班还比你有钱,比你有钱还比你会省钱。

这个话说的确实有点儿道理。

不过,省钱这档子事儿,全世界人民都一样,中国大妈们更加敏感一点而已。

更何况,昨天去扫货,可不仅仅只是省钱,而是可以挣钱的,千万不要低估了中国老百姓对钱的嗅觉敏锐度:

这样的好事,换我也会一大早就去排队的。

不过,在商品价格上出点血,达到这么轰动的效果,从投入上来说也是划算的——Costco不愧是“老中医”。

说点正经的,中国零售企业昨天应该有所感悟的,是消费者对于真正极具性价比的商品有着极高的“忠诚度”,你从其他维度去努力建立起来的他们对你的忠诚度,在它面前,一触即溃。

4

开门红很重要,Costco已经实现了。然而,用主席的话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要知道,曾经网红一时的地球港在北京六里桥开首家店时,当日客流也突破18000人次。其进驻青岛开业时,客流5万,销售上百万元。

好的成功是开始的一半不假。不过,倘若只是虚有其表,这一半丝毫不影响你排山倒海式的失败。当然,从实力上说,Costco与地球港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但是,衡量一家店的好坏,至少要看开业后一个月促销期过后的业绩保持在什么水平,然后是三个月,半年、一年后的平均业绩如何。所以,不妨等Costco上海这家店的价格从促销价调整回正常售价后再看。

同样,Costco未来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不会因为开业的异常火爆而有所减少和降低。

比如,就如《灵兽》上周的文章中指出的,在美国,Costco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低价产品而大受欢迎,但同样的价格,到了中国上海,很多商品已经算是中等价格,有的商品可能会是偏上价格。

比如其自有品牌“科克兰”售价基本上是美国价格加上税费、运费,中美之间部分商品的价格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关税和物流费用上,这样的价格是否还有足够让消费心动的魅力?

有媒体也看出一点儿门道,说:一盒可颂卖到42元,一公斤牛肉200多元,Costco上海店的价格并不是那么亲民的。

所以,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另外,会员店这种模式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并不容易。

一方面,会员店的选址受到地段、停车场、面积、周边消费人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更为严苛;另一方面,会员店这种模式在中国仍然不是针对最大众的底层消费者的“产品”,而是白领以上到中产阶段的客群,符合这样双重标准的城市、地段以及再加上合适的物业,都给门店数量的快速规模化加大了难度。

所以,对待Costco,也应该放到更长远的阶段里去关注。

而“中国零售业集体失眠”?放心,昨天晚上大部分零售企业睡得都并不比平时更晚。(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生鲜商品的故事吗?更详细的产品情况与市场动态?
尽在9月9日~10日,2019灵兽生鲜高峰论坛
实体参观+现场分享,与您一同鲜知鲜决。
特邀嘉宾
百果心享、十荟团、地利生鲜、每日优鲜/每日一淘
北京首航、北京超市发、生鲜传奇、山东爱客多、深圳美宜多
日本资深生鲜专家、北京新发地、水果单品大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