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上河图》中一个不经意的描绘,透露了北宋灭亡的尴尬问题

 蜀山笔侠 2021-01-26

《清明上河图》目前有很多版本、很多本,随着科技的发展,你可能在一个古玩市场都能看到这幅画的仿本。但最正宗的,只有一本,就是现在保存在我国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三编本。

《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内容很多、很丰富,你把它看完了、看懂了,你就可以穿越到宋朝去做一个幸福的汴京人了。我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曾经有一位外国学者就表示:要回到过去的话,他首选中国宋朝。

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名画”,《清明上河图》不是一下子就能解读完的,今天,我只是从一个军事的小角度来解读北宋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这个问题,或为北宋灭亡的一大因素。

在图中,出现了很多动物,有牛、马、驴、骡子、骆驼、鱼,还有猪。其中最多的,你肯定猜不到,就是驴。

在众多动物中,最多,达到了45头,而作为最高贵的,只有20匹。

我相信张择端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可能会编排一些故事情节、有代表性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百态,但他没有必要刻意去多画几匹马,或者多画几头驴。所以,这幅画上的马和驴,基本上能反映当时汴京城马和驴的比例。要知道这是在汴京,北宋的首都,首都的马都比驴少,其它地方可想而知。

实际上,北宋的真实情况也是这样,北宋是一个极度缺马的朝代。

从北宋立国起,就没有多少马,北方马基本被契丹人控制,本来还可以从西边引进一些西域好马,但后来这条通道又被西夏独立后控制,北宋就彻底地断绝了良马的来源。

有人说:没了来源,我不可以自己繁殖么?北宋的存货也应该不少吧?

没错,是可以自己繁殖,存货也有那么多,但问题是:北宋控制的土地大多是平原和丘陵,没有北方那么广阔的草原,哪来的草料去喂养那么多的马匹?

北宋也不是没有往这方面努力过,但最终算下账来,养马的成本那是高得出奇,官府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场地来养马,于是就将养马的责任下放到民间,全民养马。

但问题还是来了:民间养马能养出剽悍的战马吗?不经常在草原上驰骋的马能打仗么?再加上马匹生病、死亡这些老百姓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条路又渐渐走不通了。

现在大家明白:当初秦始皇的祖先能靠养马起家了吧!这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自从北宋和辽达成百年好合的《澶渊之盟》后,北宋的马基本都投入了和西夏长期作战的西北一带,北宋最能打的“西军”就是这样产生的。

然而西军骑兵的比例也不多,不到1:4,而且宋军骑兵并不是人人都有马,没马的还得等到有多余的马的时候,才能真正地骑马作战。而辽和西夏,包括后来的金和蒙古,他们一人最多的时候拥有3匹马,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一状况也导致了后来金军铁骑能顺利地突破河北防线,奔袭汴梁。而长期在西北山地作战的西军虽然回援,但他们又怎能在河北平原上和奔驰如飞的女真“拐子马”抗衡呢?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