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不住的父母,闲不住的我

 白语茶座 2021-01-26

编者按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良好的家风传承需要“言传”的同时,“身教”更为重要。在“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寺庄,这方面的事例屡见不鲜。元一之家的张建银就是这样的一名普通老师,她不仅对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从她朴实无华,简历式的文稿中可以悟出:“身教”对于良好家风传承的珍贵和重要。  

 同事们都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我知道他们是夸我勤快。的确,每天做完备课、改本、上课、辅导等繁重的教学工作,我还要回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干许多家务,周末节假日还要到田里干点农活,伺弄伺弄菜园。只要一闲下来就浑身不舒服,非要找点事儿做。老公时不时心疼我,骂我命贱,不会闲,不会玩。怪谁呢?谁叫我出生勤劳之家,爸爸妈妈都是“闲不住的人”。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不勤” 是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们对我们兄弟姐妹的的殷切希望。我出生于鹤庆西邑的一个山区农家,在那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父母一直是十里八乡人人称道的劳动好手。因为父亲是家里的长子,而且常年在部队服役,所以无形中给母亲增加了许多责任,大大小小十五六口一大家子的吃吃喝喝,二十多亩的田地,加上猪鸡牛羊百十头牲口,母亲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把家务、农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总看见母亲忙前忙后的身影。小小年纪,父母就教会我们做许多家务,喂猪、做饭、放牛、割草,稍大些我们姐弟三人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妈妈到田地里干活。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母亲胆囊炎发作无法下地干活,正是紧张的秋收时节,别人家都忙着收割、拉运、碾打稻谷,母亲却只能在床上指挥我们三姐妹利用课余时间慢慢地把三亩多的谷子割倒在田里。亲戚们忙完自己家里的活,赶过来帮忙时,怎么也想不到,三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把这么多的稻谷割完。是呀,正像妈妈经常说的,再多再累的活路,只要你肯干,总有干完的一天。有时我们贪玩,没有按照母亲的要求完成家务,母亲就会大发雷霆,责骂我们,说不爱劳动的人,将来只能饿肚子。通过这些事情,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勤快,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能偷懒。

 父亲被迫复员回家后,母亲终于有了依靠,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父亲的身上。父亲起早贪黑,忙个不停,既要到处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还要到田里干农活,在家里喂鸡猪牲口,但他没有半句怨言,坚决让我们三姐妹都去读书,绝不耽误学业。也许是部队生活练就了父亲的坚强和勤劳,面对生活的艰难,他总能坦然面对。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要一有空 就争着做饭,扫地,喂猪割草。看到父亲那么辛苦忙碌,我们总想多帮一点,以此来减轻父亲的负担。全家人共同努力,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妈妈的病治好,把日子过好,你提水,我劈柴;你洗锅,我喂猪……我们从来不敢偷懒。

 三年以后,母亲的病终于痊愈,但生活的压力却没有一点减轻我们姐妹三人先后进入初中,母亲生病欠下不少债务,分家得到的老屋摇摇欲坠,亟待翻修……面对生活的困难,自强自尊的父母从不退却。一到周末或放假,父母就带着我们漫山遍野找菌子,采花椒,卖了当学费;父母还种了好几亩烤烟、大蒜,整天在田里忙碌,只为早点还清债务,盖上新房。一有空父亲就拉着架子车,领着我们下到河里拉石头,装着石头的车子沉重如山,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艰难前行,父亲依然很快乐。今年买几根梁,明年添几根椽,后年再买些砖和瓦,就这样全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几年年,新房子终于建起来了。搬新家那天,父亲对我们说:这可是咱家自力更生的成果,没欠哪家账和情,住着很舒坦啊!

 现在,我们姐弟三人学有所成,都在城里工作,买了房子,想接年过花甲的二老进城享享福。但父母都摇头拒绝了,说他们一辈子苦惯了,闲不下来,再等几年实在老了,动不了的时候再来享儿女们的福。无论我们怎么劝都无效,孝不如顺,惟愿他们身体健康。六十多岁的父母在老家还种着几亩田地,养着鸡,喂着猪,整天家里家外的忙碌着。每次回家探望二老返回时,他们都给我们装上许许多多的土鸡蛋、腊肉、鸡枞油,我们做儿女的还享着父母的福呢!我经常用这些真实的故事教育孩子,告诉他,人人都有一双手,自食其力受人敬。勤劳善良的父母,就这样时时刻刻用他们朴实的劳动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指引着我们成长,鼓励着我们生活。

 今天这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父母当年勤劳节俭,这种精神也深深烙在我心底 ,永远滋润着我,鼓励着我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也将这些优良的家风言传身教给我的孩子,教育好我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2017年4月28日

作者简介: 张建银   女   白族   云南鹤庆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