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月半

 如海 2021-01-26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请相信这篇文字没有惊悚的内容,是关于爱。


文/风清云淡

农历七月十四,夜幕降临,白天闷热的天气清凉了一些,幽蓝的天空里月亮银盘般挂着,两朵云像两缕轻纱轻拢盈月,似有要飘然而去的样子,因为太明亮的缘故吧,云朵都泛着淡淡的黄色晕圈,“好美的月亮!好绝美的意境!”虽然一直觉得西昌的月亮又大又圆最美,随着记忆的模糊,又被眼前的美景慑住,便觉得当下是最好的了。七月半是我们俗称的鬼节,这么轻柔的月夜,把人的思绪也是扯得飘忽不定,既兴奋又感伤,夹杂着又远又近的回忆和思恋。

(一)

小时候,七月半是家里除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了——是家里祭祖的日子。和春节一样,它有持续几天的活动。农历七月十一中午吧,妈妈便会在做好饭之后,收拾一张桌子摆好凳子,用小碗和盘子盛上些菜和水果,点上蜡烛和香,然后在院子大门、院子墙角、堂屋门前分别插上一柱香,说是把先祖们领进屋,然后他们就在那桌,我们就在这桌——一起吃饭了。妈妈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还会时不时过去招呼“他们”——用一枝刚发芽的嫩竹丫,蘸碗里的清水在桌子洒几下,口中说到“##,来吃饭了哈!”好像我的祖先们,过世的亲人真的济济一堂的坐在那里吃饭的样,他们也在那里相互嘘寒问暖,喝酒夹菜。每顿饭妈妈要过去请三次,吃饭结束,妈妈会在桌下烧几张纸钱,仪式式的结束一次用餐。那几日,在家里日常的祭祖龛位上,会一直点着蜡烛燃着香,放几个水果,供先祖们饭后闲聊,好像那些天他们就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了。

妈妈请进来的那些人我一个也没见过,或者没有印象。爷爷奶奶在我出生前去世的,外婆在我两岁的时候走的。那时候没有照片,所以我对他们都没有印象,连大致的轮廓都没有。更别说爸爸的爷爷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还有七大姑八大婆。只是爸爸时常要给我们讲爷爷的故事,就会详细的描述一翻,我大脑里的爷爷是一个魁梧的高个,笑容可鞠,络腮胡子,爱喝酒的老头。他们不爱说其他人的故事,所以其他人就是些飘远的模糊的影子。但即使“他们”在我家里说着闹着我也不怕,他们是我的祖先,长辈呢,爱我还来不及,为什么要怕呢?

到七月十四日,这是整个活动最隆重的一天。通常还会把家里嫁出去的小姑和姑爷请回来,备上九大碗,每个菜都要给先祖们盛上,摆的水果也要多两样,我们这边喝酒吃菜,先祖们也要酒过三巡饭过三巡,爸爸妈妈和姑姑姑爷们边喝酒边说着他们以前的事情,那些个酸甜苦辣,一个说到痛处恨的牙痒,另外一个就说“哎,算了算了,事情都过去了,不想了,喝口酒吧!”是啊,过去的都风吹走了,况且天南海北也说些时下开心的事情,一口酒下肚,心里面火辣辣的,脸上红彤彤的。孩子们在一旁跑进跑出,他们的苦我们体会不出他们的乐我们也不太在意,家里一下子多了好多人,我只觉得好玩,相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先人们,我更喜欢串门的姑姑和姑爷——他们牵着我的手,许诺什么时候接我到他们家去玩——这才是开心的事。

一顿饭吃完毕,供奉的那桌两轮的香蜡也燃烧完了。这时候爸爸拿出准备好的纸钱,那种一沓一沓压制过的纸钱,有时我也记得他买整块的回来,自己用刀子钳子把它切割成一沓一沓的。大家七手八脚把纸钱一张张分开,不能太心急把它给撕裂了,不然烧成灰后就不是一张整的纸钱,先人们是用不成的。也不能整沓一起烧,不然他们也收不到,然后他们就没钱花了,在世的时候苦了一辈子,再怎么着,也不能让我们的先人在他们的世界成为叫花子的。所以我们极认真极仔细的把粘得很紧的纸钱撕开,而且准备尽量多的纸钱烧给他们,好让在人世间苦了的他们在那个世界成为富翁,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边妈妈依然点着三柱香,从堂屋门口,院子墙角,大门门口一路插上香,带着“先人”们出来,然后一大家子人在路边烧纸钱,要先祖们保佑我们健康成长,学业进步,家里财源滚滚……向先人承诺多给我们福佑来年会再烧更多的香蜡纸钱,待到香殒纸成灰,长达四天的祭祖活动才总算结束。

(二)

参加工作以后,就没在和妈妈捣鼓这些事了。只是每年这个时节,走到哪里,各地也都有这个习俗,然后就想起妈妈胖胖的蹒跚的背影,想起她憨态可掬的笑容,想起我和她做的零零碎碎的事情,摆盘子,上香点蜡烛……再后来,爸爸走了,然后每年七月半,我就会买些纸钱,带着儿子,给他老人家,顺便给我的爷爷奶奶,外婆也烧些纸钱。当然,我是简化的仪式,就是在院子里找个角落,点燃香和蜡烛,然后就像妈妈一样,就像他们在我对面一样,拉家常,说些祈祷和祝福的话。那些天,我满脑子都会是爸爸的影子,仿佛他从未离开过我,一直在我身边一样。然后,我也会向儿子讲我爸爸的事情。儿子两岁的时候,外公去世的,他依然没有一点外公的印象。他说,外公都没来过成都,你给他的纸钱他也领不到。他一点也不相信,觉得这样的仪式没有任何意义。

儿子质疑我的眼神和语气很像当年我看妈妈的眼神和语气。当然,相比儿子,作为女儿的我更温顺些吧。我不能给他很好的解释,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对中国文化思考方面的文章,他认为中国是唯一没有宗教起源的国家,一直延续文化文明传承的民族。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宗教文化,我们独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和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七月半鬼节,清明节,过春节的时候好多地方也有类似祭祖习俗的。他们的本质其实都是人们对人世外的思考,是我们对另个世界的探寻,还有对生命对爱的思考,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以达到内心的自然和平和。宗教以信仰文化为核心,强调是将不同的人因为信仰而联系在一起,就需要精神上的强制和煽动性。但我们民族里的祭祖活动以家为单位,以爱为纽带,相对平和很多。我现在能理解妈妈当时的想法,或者不全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往事像潮水般涌来,一次次的百感交集一次次泪眼婆娑,岁月会模糊遗忘很多东西,但自己深爱的人却会越来越清晰,以为都过去的人,却感觉就在身边,他们的爱一直温暖着,他们说过的话还在耳边。爱,是唯一跨越生死延续生命的桥梁,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爱和爱之间,有云泥之别。

作者:风清云淡,热爱大自然,喜欢在文字的世界浅唱或低吟,文风淡雅清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