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的春天、陈景润与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

 阿里山图书馆 2021-01-26

20年前的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开启了科学的春天。每年的3月19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忌日。特以此文纪念。

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6000人出席,盛况空前,邓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闭幕式上,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报告。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表彰了826个先进集体、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

邓小平在会上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大论断。

参考:逢年过节要看望科学家:小平同志因陈景润而定规矩

这次科学大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那以后,科学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知识和人才受到空前重视,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这次大会,陈景润和老师华罗庚一起坐上了会议主席台。邓小平、聂荣臻专门接见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代表。潘承洞等一大批科学家受到了表彰。当邓小平接见陈景润时,不善表达的陈景润伸出双手,握住邓小平的手,深深鞠了一躬。

图片

图片
1978年,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陈德泉(从左至右)。

全国科学大会需要陈景润。

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这需要给予证明。歌德巴赫自己不能证明它,就写信请教瑞士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作出证明。

欧拉一直到死也没有完成。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试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歌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陈景润在这一领域终于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世界上距那颗“明珠”最近的人。

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立刻在世界引起轰动,他的结论被称为“陈氏定理”。数学界将“陈氏定理”誉为这一领域的“光辉的顶点”。英国一个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说,“你移动了群山!”

图片

图片

1978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转载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这篇文章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

图片

图片

陈景润与徐迟(中间前排)

图片

华罗庚与陈景润

影响,以刘建亚为例

刘建亚曾任山大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现任山大副校长。

1978年,刘建亚在河北老家农村念初二。一天,数学老师卜祥田把一篇长长的文章交给班上几个他认为脑筋好使的学生看。这篇文章就是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图片

刘建亚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读完之后,他震撼了。“我第一次知道,世上有数学家这个职业,有的人可以一辈子只做数学。”

刘建亚后来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廊坊师范学校教书。当时,他3个月的工资只有160多元,而一辆自行车要180多元。面对生活的窘迫,他看不到自己喜欢的数学能给生活带来什么转变,这让他一度感到非常灰心。

  张雪明是他高中时代的同学,二人都喜欢数学,业余爱好都是书法。张雪明当时也在中学里教数学。后来,张雪明告诉刘建亚,他要辞去数学老师的工作,彻底放弃数学,他要用书法去创造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而刘建亚在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曾经把所有的数学书和书法书都摆在桌上,他很想随机地把一堆书推掉,只去做桌上剩下的这门学问。而他当时真的把数学书都推到了地上。但想了想,他又拾了起来。

  “对我来说,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能把这件事做好已相当不容易。用句流行的话说,选择数学就是选择了用青春赌明天。“刘建亚感慨地说,“那种情况下,我只好赌。假如我赌错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基础学科的悲哀。”

  1989年,刘建亚考取了潘承洞的研究生,从那以后,他开始了数学的专业研究。

  这么多年下来,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数学家的梦想。而关于哥德巴赫猜想,虽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但他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见解。他说,哥德巴赫猜想只是数学这幅大图画中的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可能很美,但它不是图画的全部。作为一个职业数学家,可以一辈子研究它,但如果一辈子不能证明,他的人生也不是失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