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报”爆猛料 各有各的招 都在抢生源 恰似做广告

 胜利在望工作室 2021-01-27

  “喜报”爆猛料 各有各的招

都在抢生源 恰似做广告

小编语:

   这两天,随着各省高考成绩揭晓,各地喜报粉墨登场。打开微信,看看头条被各地“喜报”占据,目不暇接,令人眼花缭乱。反正各种学校都会找到宣传题材,体现自己的亮点。

   其实也不单单今年,也不单单是高考,似乎多年来在第一时间宣传本校、本区县高、中考成绩成为一种风气。这般大肆宣传,固然有招生的需要,展示学校形象,但这宣传中有一个潜台词:这些优秀学生都是我校培养出来的,你看我多牛逼。其实,高考成绩说到底比的是生源,这些成绩的取得学生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这两天,各省高考分数纷纷落幕,各种随之“喜报”出炉,大爆猛料。各地所谓的“名校”成为了名利场,各显神通地向社会炫耀全省前几名、占全省前几名的百分比、提高率、升学率,以搏得名利。没有这些优势的学校,就晒晒单科成绩全区、全县第一,或某一个班级全部达线,或艺术生考上名校等。反正,在宣传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且看喜报的不同版本:

喜 报

今年我校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省100名以内X人,700分以上X人,占比X%,600分以上XX人,单科最高分XXX,哪些学生已经接到世界前50名的学校录取通知书,在全市领先,绝无悬念…… 

喜 报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校考取得重大突破,裸分全省前50名占X人,前100名XX人。全市文理科前20名,我校理科占X名,文科占X名。一本上线人,比去年增加X%以上,一本率超过X%。裸分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含医学部)X人,目前已确定录取(签协议)X人,有望实现清北录取保X争X冲击X的目标……

喜 报

今年高考我校果然不辱使命,再创辉煌。具体如下:

一、尖子生情况:

理科:全省前100名,我校占多少人,前200名我校占多少人,位居全市第一。xx市(含县市区)前10名我校占多少人。其中:张XX702分,杨X700分,李X698分,刘XX696分,王X 688 分,孙XX 687分,赵XX 685分,吴XX 683分。

文科:季XX以666分荣获某市文科状元(含县市区),全市前20名我校占XX人。

被北大清华录取至少X人,有望达到两位数。

二、一本上线共上线XXX人,其中,理科XX人,文科XX人;增长比例X%

喜 报

 高考成绩揭晓,我校取得可喜成绩:

一、宏志班X%以上超过一本线,100%过二本线。

二、增长率为全市前茅。其中一本上线与去年相比增长31%,本科上线率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进步幅度大大攀升。在当年录取过某类高中分数线x人的情况下,经过三年努力,一本上线XXX人,二本上线XXXX人。

喜报

……

喜报

……

这两天,随着各省高考成绩揭晓,各地喜报粉墨登场。打开微信,看看头条被各地“喜报”占据,目不暇接,令人眼花缭乱。反正各种学校都会找到宣传题材,体现自己的亮点。总数比不过你,我就比入学时的比率;综合分比不过你,我就比单科;高分段不如你,我就说一本率、二本率。真是没有你漂亮的脸蛋,但我的腿比你长;我没你的身材好,可我比你个子高……

成绩还没出来就有各种数据信息满天飞,有的学校开始宣传:“我校在全省前50名可能占几个,我校xx同学位居全省第几名……”结果乌龙,闹出笑话。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满屏都是高考战报。教师和家长也成了学校的义务宣传员,微信群里各种宣传喜报接踵而至,网友们也跟着竖“大拇指”,献“玫瑰花”,有的跟着回复“怼的不赖!”“祝贺热烈进行中……”看着这些商业广告似的宣传,我一时无语。

其实也不单单今年,也不单单是高考,似乎多年来在第一时间宣传本校、本区县高、中考成绩成为一种风气。这般大肆宣传,固然有招生的需要,展示学校形象,但这宣传中有一个潜台词:这些优秀学生都是我校培养出来的,你看我多牛逼。其实,高考成绩说到底比的是生源,这些成绩的取得学生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优质学校主要的生源质量好,招到优质生源的学校,不是教师在教学生,而是学生在促使教师成长。三年前他们把本市各县区的优质生源掐尖到他们那里,三年集中营式的训练,最后都成为他们的成果,正是优质生源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校。  

所谓考试分数好,就是办学“质量”高。而生源不好的学校,教师面对的大都是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常年和这些“问题学生”打交道,教师能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同样功德无量。学校在学生取得良好成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为学生取得优秀成绩付出了心血。但一个孩子成绩的取得,除了学校与老师还有家庭教育、学生自身智力水平、性格、习惯、心态与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在招生时分等次而形成牛校,学生到校后又会分所谓实验班而形成牛班,其实并不是你本身很牛,而是被牛。那些所谓“名师”在个人宣传中说自己培养了多少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基础差的学生你培养出一个试试? 

(网络照片)

“喜报”也是学校招商引资的广告,此类宣传是在宣示成绩,展示政绩,会吸引多少根本与名校无缘的学生家长的赞助费。有的学校是为了赚钱办“校中校”,大张旗鼓地宣传,把学生当成了“商品”大做广告。当你乘车去衡水,你会看到高速公路上琳琅满目的各个中学的大广告牌:“某某名校欢迎您”、“某某中学欢迎您”。但是,也许大家不知道,由于外地生源的大量进入,衡水当地大部分孩子却不能正常进入当地的学校,衡水当地的家庭不得不缴纳高额赞助费才能上本地的学校。

现在教育还有一种怪现象,不按作息制度办事,延长时间加班加点的视为敬业,作业量大、练习考试多视为能干,假期违规补课的往往被表扬,还专门到教育主管部门打报告,美其名曰“衔接拓展”。不懂教育的人张牙舞爪地指挥着千军万马,把学校弄成了“阵地”,把教师搞成了“队伍”,教育变成了“战线”。教学的每一个题目几乎都是为了考试而设,偏离了升学考试被视为大逆不道,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不能教,否则就是不务正业……

尤其高中生,你到教室里看看戴眼镜的人数越来越多、眼镜片越来越厚,眼镜度数越来越大,压榨孩子的生命,控制孩子的自由。有文章说“中国的中学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监狱,区别是里面囚禁的不是罪犯,而是表面上享有人身自由的青少年。囚禁的不仅是学生的灵魂,也囚禁着他们的肉体!他们休息和自由的时间,比一般监狱的犯人要少得多。”每年高考前我们会看到撕书如雪花纷飞的场面,可以想象学生对高中炼狱般生活的痛恨,以及即将结束这种生活的欣喜。

  我曾听到一位朋友告诉我的一件真实的故事:某县多年没有出过清北的学生了,去年破天荒地录取了,全校上下乃至教育系统甭提多高兴了,宣传铺天盖地。于是,学校让班主任老师邀请该生为学弟学妹们做一场学法总结报告,该生出口来一句“一场报告给我多少钱?”班主任老师很惊诧,这孩子又说一句“我考上某校与你们多大关系?我在哪里上不同样考上该校?”“我来你们学校时答应给我的钱现在还没兑现呢?”

无语,班主任无语,学校也无语。有的老师气得把宣传的横幅扯下来。

我们的教育仍然很浮躁,甚至违背教育规律。教育是一个长期有过程,成功的教育应该影响学生。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德育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全国名师大讲堂主讲专家、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北京众师行教育中心、北京神州智达教育中心、广东名思教研特聘专家,笃行教育(北京)研究院专家组核心成员,河南省最具智慧力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国培计划主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新班主任》封面人物,《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和 “特别关注”栏目人物。《陕西教育》栏目评论专家,《教师》杂志“大专题”栏目撰稿人。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一等奖,《致远情 教育梦——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被誉为班主任工作教科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