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评教育的方法探讨

 胜利在望工作室 2021-01-27

批评教育的方法探讨

小编语:

   前两篇文章从批评教育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老师们在对学生批评教育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既有方法,又有智慧。

  今天就批评教育的具体方法,如何达到最佳的批评效果进行探索。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关注公众号,可查阅历史文章。

   不当的批评方式

1、批评不注意场合。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重视自身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喜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不愿在他们面前受到批评。教师如果在同龄伙伴面前对某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他会认为老师不给自己留面子,使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于是就会固执起来。有些批评本来他们可以接受,而一旦在公开场合中他们就会拒不接受,甚至与老师顶撞。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避免在公开场合中,尽量多采用个别交谈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有一种说法“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就是这个道理。

2、怒不择言,揭露隐私。有的老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容易被愤怒冲昏头脑,批评学生时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甚至揭露学生的隐私。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沉着冷静,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思考教育的方法。时时控制住自身的消极情绪,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批评的背后,有一颗爱心和期待他成才的心。

3、批评不公正,扩大事实。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扩大事实,联想丰富,秋后算账。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采用双重标准,成绩好的学生迟到,老师会说“以后要注意啊”。如果是成绩差的学生迟到,老师就会严厉处罚“你怎么回事?又迟到了,站外边去。”这样学生就不服气。

4、以点带面,株连他人。有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陷入一种误区,在批评某同学的错误时,喜欢将和他有关系的人都批评一番,扩大打击面。有时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还带有一定的威胁性,这样往往造成学生不服气。

二、可尝试的批评方式

案例:我校某班两位同学因琐事引起纠纷,随后便约场子在校外打群架。家长发现后找到学校,可几个学生却不承认,调查一度陷入僵局。我马上转换方法,采取谈心的方法入情入理地进行教育,几个孩子都服气了,向对方道了歉,有的还当场给父母跪下。这一举动感化了受害人的家长,受害人及其家长表示谅解,家长感动得给学校送了一面锦旗。

1、批评重要,善后更重要。及时恰当的批评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批评后要及时安抚,对真诚悔悟的同学还要表扬。如迟到、自习课说小话、串位、作业不认真等同样错误,许多老师经常会找个“标靶”批评,杀一儆百。作为“靶子”的同学被批评后很丢面子,心里不爽。这种情况要做好善后工作,课下及时沟通和安抚。

例如,有一次我们组织主题班会,报名参加演讲的同学比较少。主持人向我汇报后,我在班里做了批评式动员。陈卓当场表示愿意参加,我却对他提出了批评,话已出口我就感到不妥。我随机解释并不是针对陈卓提出批评,而是对这件事提出批评。下课后我把陈卓叫到办公室给他解释,陈卓却笑道“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

2、在谈话中进行批评。聊天式的批评教育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不妨一试。曾有一个叫赵青的学生经常迟到,家长和老师无计可施。我在办公室打扫卫生过程中聊天似的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她表示乐于接受,还愉快地帮我打扫卫生。

3、批评与表扬相结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如果单纯批评或连续运用批评方法,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态。特别是一些差生,由于其自身的缺点比较多,如果教师总是盯着他们身上的缺点,经常对其进行批评,就会使其原来就比较微弱的上进心受到损害。因此,在对差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其身上的缺点错误,又要重视其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悟出道理。

有一个学生,外号“猛吹”,他自控能力差,说大话,爱炫耀,尤其爱在女生面前表现。但他做事豪爽,有责任心,表现出江湖义气。在对他转化的过程中,我坚持对症下药,批评与鼓励相结合。一旦他犯了错误不留情面,批评中就事论事,不翻旧账,有了进步及时表扬。 

 4、弹性惩戒制度。惩戒的条目不只是生硬的一条,而是由相对并列的若干条构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人格尊严;惩戒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即达到惩戒目的,又不伤害学生的身心;惩戒方法要突出学生对违纪行为的自我反省、自我感悟和自我内化,让学生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惩罚。

总之,批评教育只有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的方法要因人而异,慎重选择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每一个老师都应讲求批评的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改善师生关系,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河南最具影响力,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新班主任》封面人物,《班主任》栏目人物,《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栏目人物,《教育时报》“班主任”栏目撰稿人。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漫步心灵》《班级管理慢功夫》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