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阁皂山劲竹顽松、吐絮流烟、峰叠峦复,太极峰或隐或现,九龙泉清澈甘冽,杜鹃花漫山遍野。 崇真万寿宫内一片肃然。 道教阁皂派掌门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杨伯气若游丝,欲驾鹤西去。他的五个弟子——大弟子太真子高上云、二弟子玄真子周上瑜、三弟子崇真子李上英、四弟子德真子颜上矩、五弟子翊真子席上中凄然跪于塌前,听恩师交代后事。 但听杨真人断断续续的道:为师这一生,扪心无愧......你们的师祖阗罡真人仙去时送给我八个字——扶危济贫、行侠仗义——我做到了…… 歇了一会又道:唯一的遗憾就是强元硬封了为师这“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的称号——不是为师矫情,只是大元自逐鹿中原起就乱杀无辜,后问鼎中原后又横征暴敛不断,实乃与我教“行侠仗义、扶危济贫”的宗旨背道而驰……然,强权之下,大势已定,为师有好多无奈——如不接受封号,我教必经历浩劫——我想,我们也可以“明修贱道,暗度陈仓”,既可以明里受封,又可以暗里济危,还可以保全我教——为师这些苦心,你们当谨记于心…… 五大弟子听到这里忙叩头称是。 杨真人稍喘气息,眼波流转,挨个看了看座下五个弟子,接着道:我死之后,我希望你们时刻不忘我教之宗旨,当情若兄弟、团结有为,切不可做那苟且伦乱之能事——那么,为师也就大慰于九泉了......至于掌门一职——你们可能不知道,你们尚有一个师叔——哎,真是家丑啊——当年你们的师叔玉罡真人,和我争夺掌门人之位,你祖师爷看他心术不正,多加斥责,哪知他竟趁你祖师爷不备,偷了他集毕生之力写的“天罡玄幻经”远遁而去——以我对你祖师爷的了解,那经如若练成,必将称雄于天下——当年,我听说你们的师叔怕你师祖责难于他,竟漂洋过海远赴什么琉球玉山隐居去了——唉!恩师死后我一直等着你们的师叔回来发难,谁知传说他竟死在了玉山。 五大弟子听到这里,兀自心跳不已,均想:原来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真的有一部当世绝伦的武功典籍啊——师叔死了?那经书呢...... 杨真人咳嗽一阵,又道:现下我要去了,我担心,经书一出,危害苍生——我的意思是,你们务必要团结,方能力保我教“行侠仗义、扶危济贫”之宗旨不衰——你们明白吗? 五弟子复叩首称是。 杨真人面带微笑,又道:至于掌门一职,我看等我走后,你等每人轮流行使掌门人职责一月,然后再由你五人公推决定吧——好了,扶我坐正,我要去了! 五大弟子悲切郁郁,万万没想到师傅的遗嘱竟是如此,各怀心思的把师父扶正于榻上。 当天下午,杨真人微笑打坐而驾鹤西去。 二 是夜,五大弟子守灵,掌灯跪于灵前杨真人棺侧。 玄真子悄悄拉了拉太真子的衣袖示意大师兄出来一下。 走到外面,玄真子掩声对太真子道:大师兄,师傅另有遗嘱! 太真子大吃一惊:什么?真的? 周上瑜点点头,轻声道:跟我来! 高上云虽疑虑重重,但心动不已,跟着周上瑜东拐西拐来到藏经殿东面的林中;周上瑜打火折点燃火把,指着地上一处凸出道:大师兄,师傅说那“天罡玄幻经”还有一个副本,就埋在这地下。说罢从身后拿出两把铁锹来,道:师傅说只让我们两个看,我们轮流挖吧!说罢,也不待高上云搭话埋头挖起坑来。 高上云心中混乱,一时也说不清混乱在那里,当下想:哎呀,不能让他抢了先啊。拿起铁锨卖力挖了起来,口中说道:师弟,我来、我来,别累着你。周上瑜道:还是大师哥对我好。说着停下了挖坑,看高上云一个人忙活。 不一会儿,坑过人头,高上云急了:师弟,到底有没有啊!周上瑜走前一步,俯下身来道:有、有,绝对有!突然出手,一招“二十四桥虚幻缥缈指”刚好点中高上云头顶神庭穴,高上云猝不及防,一个趔趄,直倒而下,昏死在自己刚挖的坑内。 但见周上瑜急忙拿起铁锹将高上云埋于地下,上面再盖以枯枝败叶…… 三 周上瑜回到灵前,对李上英耳语道:大师兄叫你!随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出的殿来。 李上英道:大师兄在哪里? 周上瑜上东一指道:太极峰,九龙洞! 上英不解忙道:干嘛? 周上瑜道:说是发现了经书,你悟性高,让你一同参详! 李上英一怔,心中虽觉不妥,但一片慌乱暗喜,忙道:快走啊!一个起落,就赶到前面去了。 到得崖边,正走着,突然间,后腰劲风一闪,命门穴一麻,背会又中一脚,一个前冲,直落崖涧,到死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来…… 四 周上瑜心中激动万分,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划如此顺利。 他又一次跨入了灵堂——大吃一惊! 但见棺木大开,师傅不知所踪;地上颜上矩与席上中手持长剑互插对方心胸而亡! 周上瑜一阵激动,大脑充血,虽有疑问,但仍喜不自胜。 愣了一会,回过神来,刚要查看棺木,突然背后中脚,一个踉跄,趴于棺上,急忙回头看时,但见一白发赫赫如仙鹤般道者,金鸡独立于身后;周上瑜吃惊不小,不知为何,凭他的武功竟不知身后竟站一人。周上瑜回身护体,一边摆开“二十四桥虚幻缥缈掌”之“飘渺风暴”架势,一边道:阁下是谁? 那人哈哈一笑,抬脚一掠,竟如闪电,但听咣当一声,周上瑜依然飞身入棺,又一声咣当,但见瞬间棺盖合拢,方听那老者哼了一声,道:心术不正之人,你也配问老道法号! 五 澎湖巡检司之辖地,位于汪洋大海中的琉球岛,有山,名玉山,当地人称谓“圣山”,所谓“心清如玉,义重如山”。玉山,林茂峰险、谷深溪澈、山峦绵绵、风光隽永。 一个月前隐居于此的玉罡真人收到师兄飞鹤传书,上曰:师弟,安好!兄夜观天象,自知不久即撒手西去。吾近来观察,观中众弟子皆为心术不正之人,如其掌教,则我教“行侠仗义、扶危济贫”之宗旨,定然荡然无存。我知你对我素有芥蒂,故当年避走海外;然,我知你虽小义计较,但大义不糊涂,向来依本派宗旨行事,是谓我派中佼佼者!这些话,我当年就想跟你说,但你我当年气盛,碍于脸面,互为芥蒂,虽惺惺相惜,却情郁于中,始终未讲,实为人生一大憾事!师弟,我将归去,现在想来“脸面”啊什么的全是虚幻;我现在很想你——我死之后,希望你回来主持大局,光大我派宗旨,继续行善济危于江湖之中,以不辜负先师对我等之无限期望...... |
|
来自: 新用户21671hi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