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作家笔下的淮镇之孙鸿泉:1937年河北平原大水灾

 国学守望者 2021-01-27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家笔下的淮镇之孙鸿泉:1937年河北平原大水灾

      1937年河北平原大水灾

                  孙鸿泉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本鬼子对我国发动全面的侵略战争,国民党节节败退,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南苑机场的炮声,我们家乡都听得到,同时又遭特大水灾。那年我刚满九岁,至今记忆犹新。

    老百姓编出顺口溜: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北平大炮响连天,人们商量要逃难;大雨又下四十天,扒开口子不挡捻,平地里了船…

   我村(淮镇)在滹沱河故道两旁,有很长一段水很深,修有土堤,国民党的四十九军军长庞炳勋的部队去支援二十九军抗敌还没到前线,就拼命向南逃跑,并扒开河堤,加重了水灾的程度。

    我们姓孙的几户二十多人,准备逃到南边交河县军屯村多年没来往的远房亲戚家去避难。因到处是洪水,需要船只才能走,于是村里人有的献杉木杆,有的献竹竿,有的献高梁杆,有的拿竹垫,有的拿来麦秆,由几个村里的年青小伙子做了只木筏子。我家没有劳动力,俺娘和另一个大娘蒸了不少玉米窝窝头,贴了不少玉米饼子,带着咸菜,供大家在路上吃。

   我和我娘及六岁的二弟,还有不满周岁的三弟及十岁的姐姐一起逃难,只留我父亲一人看家。

   筏子做好以后大家登上筏子上了路,那几个从没有撑过船的小伙子硬是把很重的筏子撑着走了。一路上水深的地方没了人顶,水最浅的地方也有齐腰深,费尽了一天的力气,オ走了二里路,到了董家庄(淮镇董庄村)。从我家走到该村只有一里路,因走水路要绕过村庄增加了一里路。董家庄的乡亲们知道是淮镇逃难来的、有的送水、送吃的,有的一家挤到一个院子里,腾出一个屋子让给我们住。第二天,路比较平,水比较浅,几个小伙子有的跳下水,用绳子去拉筏子,有的撑,这样又走了九华里,到军屯村时已是深夜。我们的到来把军屯村的乡亲们从梦中惊醒了,管他亲威不亲戚,都分别把我们拉到他们家中吃住。

   我母亲是我们来的这些人中唯一年龄最大,辈份最高的人,在该村住了七天,看到他们也并不富裕,给人家添麻烦太多,于心不安,提出要回家,军屯村的乡亲们再三挽留说:你们镇上靠沧石公路可能被日本鬼子占领,我们村不靠公路,比较安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多住些日子不好吗?最后我们还是婉言谢绝了,决定回家。这时大水已退,只好走着泥泞的路往家走。我娘是小脚,她抱着三弟,我姐拉着我和二弟,非常艰难的回到了家。

   那年粮食大部分失收,第二年缺粮,不少人又跑到东北或山西、陕西等地谋生,究竟饿死、病死多少人,也无人统计,我当时小就更不知道了。只是仇恨日本鬼子,骂蒋介石只顾自己,不怜惜百姓。

    所以,八路军到了冀中,群众自然地唱起了“叫老乡,快去把兵当,你不当兵我不当兵亡了国呀!看你怎么过?”“妻子送郎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等人人易懂的民歌。冀中人口密集,出兵多,出干部多,出抗日的经验也多。所以冀中区是被中央命名的“第一个模范抗日根据地”。

              2006年7月7日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手机: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微信同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