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 1.1.主诉: 患者以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颤抖、神经质、焦虑、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或者神经、精神症状(如麻刺感、精神混乱、协调能力差、头晕、困倦、视力模糊、言语不利、耳鸣、行为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等)为主要症状。 1.2.主要表现 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抑制。 1.2.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血糖下降较快时,患者表现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为特点,可出现饥饿感、出汗、颤抖、心悸、心率加快、紧张、焦虑、面色苍白、收缩压轻度升高等。当睡眠中低血糖发生时,患者可突然觉醒,皮肤湿润。 1.2.2.神经精神症状 血糖下降相对缓慢或长期处于较低血糖水平时,往往缺乏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以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主。 精神症状:意识模糊、痴呆少语、行为失常、淡漠嗜睡、定向障碍、幻听、幻视、妄想、狂躁或攻击行为。 神经症状:抽搐、肢体瘫痪、癫痫发作、锥体束征阳性。严重的低血糖可发生昏迷,如未能及时诊断处理,昏迷时间超过6 h以上,则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1.3.次要表现 突然出现的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呼吸急促、脉细速等心脏的表现。 2.临床分类: 2.1.急性低血糖及病程短者 呈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激动不安、饥饿、软弱、出汗、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震颤、一过性黑矇、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2.亚急性及缓慢血糖下降者 呈脑病症状,形式多种多样。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往往呈同一类型的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大脑皮质及(或)小脑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焦虑、激怒、嗜睡、注意力涣散、定向障碍、震颤、癫痫大发作或小发作、人格改变(哭、吵、闹、骂)、奇异行为、共济失调等.最后木僵昏迷。长期严重低血糖可致永久性脑损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