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草包书记”,三天“被拘”,真高!

 苍木先生 2021-01-27
我们都知道骂人是不对的,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只要没造成严重的危害,都是民事行为,双方调解基本就能解决问题。然而,一句“草包书记”,换来三天“被拘”,这算什么事呢?

贵州省贵阳市的任女士,因在小区业主群不满社区支书刘某的回应,骂了刘某是“草包书记”。没想到因为这句话,自己被民警拷走并被拘留三天。这真是一句话引来的灾难,让人防不胜防呀。

事情的起因是任女士所在的小区,业主群质疑业委会不召开业主大会便擅自让新物业公司通过试用期的行为时,不满社区支书刘某的“开不开业主大会,怎么开是业委会的事”的回应,因而骂了刘某是“草包书记”。

没想到,这个书记不是吃素的,立马报警了。任女士被毕节市七星关区洪山派出所民警跨市用手铐拷到了毕节市,并被行拘三天。涉事书记回应,他只是想让任女士道个歉。

毕节市警方在相关回复中回应,任女士公然侮辱他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并非受到虐待,用手铐铐住任女士进行强制传唤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只是这样一句“骂人”的话,真的就够得上强制“传唤”了吗?

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在2020年11月4日,12月14日任女士提出行政复议,在网络曝光后,2021年1月26日毕节市公安局迅速做出回应,撤销对任女士的行政处罚,涉案的派出所所长和民警停职接受调查。

因为骂了支书一句“草包书记”,就遭到跨市抓捕,被行拘三天,这一幕让人心惊,让人错愕。一句骂人的话,当地警方这么积极,这里面有没有人情案、关系案等问题,也让人疑惑,毕竟刘某老公是当地公安民警。

草包一词,原本是中性词,并不是骂人的话,只是慢慢演变下来,变成了形容人比较愚蠢的话,但这个算得上是侮辱吗?远远还算不上,比起国骂等骂人的话,骂人“草包”真的算不上严重侮辱。

骂人,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民事纠纷,动用暴力机关进行强制“传唤”,只怕是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民事行为。如果因为骂人就要被强制,那世界上多少人骂特朗普是“草包”和“蠢蛋”的,结果不都没事吗?

这固然存在这两国对言论自由的表述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接受公众批评和指责是正常现象,有权力必须要有担当和责任。被民众批评也是接受监督的一部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09年公安部就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该通知提到:“一些群众从不同角度提出批评、建议,是形式民主权利的表现。部分群众对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发牢骚、吐怨气,甚至发表一些皮艾诺基言论,在所难免。如果将群众的批评、牢骚以及一些偏激言论视作侮辱、诽谤,使用刑罚或治安处理的方式解决,不仅于法无据,而且可能激化矛盾。”

任女士对负责社区工作的刘书记使用了“草包”这样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批评词语,离“偏激”尚且很远,离“侮辱诽谤”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就值得毕节警方雷霆万钧“虽远必诛”的办案手段呢?

不可否认,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如果什么话都不让人说,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何区别呢?微信群一言不合吐槽开怼,竟也能招致亮堂堂的手铐和拘留套餐,这不得不让人反思这个权力的使用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少基层干部,工作累、忙,往往还得不到民众的理解,甚至不少被百姓骂,涉事社区书记因为一句“草包书记”感到恼火,也能理解。但面对百姓怨言,针锋相对、睚眦必报,甚至动用权力打击报复并不可取

权力面对民众的批评,要能表现谦抑,而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权力谦抑,能听得进骂声,才能维护好民众的监督与批评权利,也才能起而行之,提升行政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虽然这只是事发西南贫困地区的一件偶然事件,但也反映了我们国家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一些官员是听不得、容不得批评。而这些频繁发生的滥用职权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干群关系、警民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