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两秀才对句成知己

 古蔺同乡会 2021-01-28

故事是文化的产物,反过来也是推动文化升华的一种动力。所以许许多多的作品也都是由一个个的故事组成。在我年幼时就喜欢听故事,虽然其中有许多不很甚解,但出于求知和爱好。总喜欢听,到了能识几个字的时候就只要见着就想看看。无论是杂志,报刊,只要是见有字就睹几眼,顺便记在心里。三十五年前的一个秋天,在我同学家的一本旧刊上看见一则,两秀才对句成知己的故事。今忆写出来让朋友们打发时间。
从前有个落泊(飘叶子)秀才,是彭城望族,不知其名。外出天黑巧至一秀才家门口。便开口向主人求宿借住一夜。他与主人互不知对方皆是秀才出身。他一开口,主人见他衣衫甚旧,便随口应声: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这刘秀才虽是落泊却胸中文墨也不浅,随口吟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主人一听知是才人,马上叫住他,回来一宿无妨。二人进屋双方都改变了态度,冷漠渐渐地变为热情。相叙也逐渐投机。晚饭后,刘秀才问主人,蒙兄借宿之情,只不知府上尊姓?这主人一心是想与他较量胸中所学,比个高低。便随口一出: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刘秀才只道微微。主人以为他已得胜。过了一会儿,主人又反问:那先生您又贵姓呢?这李秀才想都不想应声既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是刘。
二人你来我往聊到夜尽更深,没有输赢。双方就寝。
第二天李秀才更加热情以待刘秀才如宾一般。用过早餐,李秀才不让走,邀刘秀才一同出游近观风景。
二人慢步桥上,李秀才见农家鸡犬从桥上经过。便吟道: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
刘秀才闻声掉头,正好看见河里,有一水蛇和乌龟。顺口应道: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帶荷包。
二人相识一笑,继续前行,沿河赏景。突然有一小船急速而来。泛起河中层层波光,李秀才想给刘秀才来个猝不及妨。顺口便出: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闻声抬头,刚好看见对岸有一塔,随声应道: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二人边走边吟,一出一对。直至天黑归家,仍然没有胜负。李秀才更加热情的再留一宿,又是一夜长读。依然不分上下。
第二天,用过早餐,刘秀才执意要归家。李秀才送出家门,临分把手。又给刘秀才一个急拍,吟道: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接道:
朋友相送月月亲
故事到此,互相惜别。从此二人成了莫逆之交。
我作为浅学之人更对两位之才敬佩不已,所以过目三十五年来不曾忘怀。
二零二一年元月于广州

文|罗敏昭

图|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