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被我们误会的哲学家们。

 素笛轩 2021-01-28

面对某一命题,人们往往以字面意思来揣测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含义,这也就容易造成对这一命题的主观臆断。下面。我们一起盘点一下那些被误会的哲学家吧!

老子:我不是!我没有!

要说起被误会最大的哲学家,老子必须上榜。老子提出了很多思想,但在后世的发展中,却不断被曲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子的“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提到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曾被多数人奉为圭臬。但在第七十三章,他又提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这让一部分人开始质疑老子论述“无为”、“不争”的真实目的。他们认为,老子是一个心机很重的阴谋家,实际上是以不争为争。朱熹便认为不争只是手段,而争才是目的。所以朱熹直言老子的心最毒。但其实,对于“不争”,不少人直接理解为无欲无求,所以当他们看到老子有所求的时候,就会痛斥老子的虚伪,以不争为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在演讲中提到:佛系青年们其实是误解了老子的“不争”思想,老子强调“以无为去为”,为而不争是另一种“为”,放得下和想得开才能真正地拿得起来和拿得久,而不是说真的全都放下了,那就出家了。

朱熹:我不是苦行僧,我不搞禁欲!

朱熹因一句“存天理,灭人欲”而遭到后世的口诛笔伐。事实上,朱熹背了一大口黑锅,这一观点虽然是朱熹理学的重要观点,却不是他的原创。早在《礼记·乐记》中就有所论及:“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的人。而程颢在解释《尚书》中的“十六字心传”时,将其概括为人欲与天理: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危,天理也,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行之。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导向工夫修养上的“克己”,也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因此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后来,朱熹提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但朱熹所要灭的“人欲”,不是人的所有感性诉求,而是过分的私欲。这在《朱子语类》中可以得到验证:“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吃饭是天理,而想要吃山珍海味就是人欲;一夫一妻是天理,但想要妻妾成群的就是人欲了。可见,朱熹的人欲说的就是过度的欲望。

王阳明:我的心没有那么强大!

王阳明提出的“心外无物”曾屡遭人诟病。在人们看来,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不值得提倡。事实上,这一简单命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含义。

王阳明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他接着又说:“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这里的“意”是心体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物不同于本然的存在,本然的存在是没有进入到人的意识领域的,是外在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而作为“意之所在”的物,则是被人们的所意识到的。所以说,不能简单地认为王阳明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而是相对于人而言,即便某一物体是存在的,但未被人意识到,也就相当于不存在了。

王阳明用缺乏伦理、政治意识的人来举例子。在这些人看来,亲人、君民、朋友都只是一般意义的存在,与山川草木无异。只有心体指向亲人、君民、朋友时,它们才具有伦理、政治意义。因此,杨国荣老师说:“‘意之所在即是物’,并不是意识在外部时空构造一个物质世界,而是通过心体的外化(意向活动),赋予存在以某种意义,并由此建构主体的意义世界。而所谓‘心外无物’,亦非本然之物(自在之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而是指意义世界作为进入意识之域的存在,总是相对于主体才有现实意义。”

看完这一期的『知行合一』,有木有觉得这些哲学家背锅也是很可怜呐。还有许多的哲学家被后人误解,我们会在后面的推送中一一给大家分享滴!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讨论。

栏目策划:清圆;图文编辑:清圆

知行合一 · 2101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