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鉴斋藏砚 | 一字池砚式

 一鉴斋 2021-01-28

宋代至明代早期,最为流行的砚式是抄手砚。抄手砚线条简洁,大多没有纹饰修饰。砚形形制刚劲挺拔,气势磅礴,极具凛然之气。在讲究实用的同时,兼顾高雅气质。

抄手砚中,一字池砚式是抄手砚中名气最为响亮的一类砚式。一字池抄手砚,源自宋代,流行于明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高要县出土的一方宋代一字池抄手端砚,是此砚式出现于宋代的考古物证。

一字池抄手砚,是极简主义的代表。别看都叫“一字池砚式",在诸多实物中风格又各有不同,砚池、长宽高比例若是稍加变化,就会影响到整方砚的形制和气韵,这种变化表现在宋式家具、明式家具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宋、明时期的素夹头榫(刀牙)家具,看似一个简单的牙头变化,就能诞生出丰富多变的造型艺术(参阅《明式家具 之 夹头榫》)。

一字池砚式主要变化在三个方面,砚池造型、长宽比例和砚体高度。

砚池造型

一字池砚池造型看起来简单,实际也分三类。一类是砚堂到砚池断崖式砚池,这类砚池造型在歙砚中比较常见。

第二类砚池造型,从砚堂至砚池呈弧线过度。

第三类砚池造型更为狭窄,如下图所示,这种造型从视觉上看更最具质感。

长宽比例

一字池砚式另一变化表现在长宽比例上。长宽比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长宽比例接近五比三。这个比例的砚,形态上显得宽大,具官家气势。

另一类是长宽比例接近二比一。此比例砚形显得修长,极具文人气息。

除了接近五比三、二比一的比例外,也会有其它的比例,但总的来讲大致是上面两类宽阔大气型和隽永文气型。

砚体高度

一字池砚式第三个主要变化表现在砚体高度上。

砚宽与高比例接近六比五,或砚高超过10厘米的,属于极为挺拔的造型比例,这类砚多为拍行热门拍品。另一类砚宽与高比例接近或大于二比一,同样挺拔大气,只是与前面的相较来说气势上稍逊一点。抄手砚中,砚体高大冷峻者,多称为太史砚。

砚宽与高比例接近五比二,或高5厘米左右,这类砚,在形态上会显得比较敦实。

更多的一字池砚式,其高度都是小于3厘米的。因为这样的厚度,最省料。往往石质上佳的砚料,由于材料珍贵,只能加工成此种砚形。

关于一字池砚式的由来,请参阅一鉴斋的另一篇文章宋代抄手砚源流》。

一鉴斋部分一字池藏砚鉴赏:

一字池抄手㠛村石砚

一字池鱼子纹抄手歙砚

罗纹 | 一字池罗纹抄手歙砚

罗纹底眉纹 | 一字池眉子中坑抄手歙砚

罗纹底眉纹 | 一字池浅抄手歙砚

参考阅读:

渔隐山房

渔隐山房 | 惊蛰随笔

渔隐山房 | 三月三采荠菜

新一鉴斋书斋

端砚石色 | 天青

宋代抄手砚源流

明式家具文章索引(2020.1.1)

 盛极而衰后,清代家具的“土味审美”是怎样练成的?

 美感与内涵  |  传统家具经久不衰的秘密

 别上当了!实木家具就都是实木做的?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样!

砚 之 索引(2020.1.1)

 零基础小白  如何寻佳砚

 宋代抄手砚源流

 月池圆形端砚

 端砚石色 | 天青

墨 之 索引(2020.1.1)

茶器文章索引(2020.1.1)

 从《红楼梦》中看喝茶习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