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渌——梅花香自苦寒来

 粉体人 2021-01-28

于渌,理论物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7年8月22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61年于渌毕业于前苏联国立哈尔科夫大学之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受聘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任凝聚态理论部主任;2002年全时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全职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08年2月被授予美国物理协会2007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导才能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强关联电子系统、低维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超导理论、相变和重正化群、非平衡统计物理方法、一维有机导体理论、低维量子系统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80篇。从理论上预言含顺磁杂质超导体中存在束缚态,推动了磁性杂质对超导体影响的系列理论与实验研究。参与倡导闭路格林函数研究,给出了描述平衡与非平衡统计物理的统一理论框架。提出导电高分子准一维系统中孤子型元激发应满足的拓扑性边界条件。与郝柏林合作,用骨架图展开方法计算了连续相变临界指数, 准到小参量ε(ε= 4 - d,d是空间维数)的3阶;与苏肇冰合作,发展黄昆的晶格弛豫理论,研究了准一维导体中局域性元激发的动力学和物理效应;用自洽方法研究了空穴在反铁磁背景上的运动;研究并预言电阻在转变温度附近有极大值;用规范场理论研究了高温超导体的理论。 

初生牛犊不畏虎

1961年于渌院士从原苏联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物理系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本科时期主攻磁学的他因对超导理论等新兴课题感兴趣而被鼓励研究超导理论。对于一个大学刚毕业,没有研究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当时的于渌院士携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其卓有成效的互教互学活动,克服匮乏的物质条件,积极大胆的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在与良师益友的讨论过程中,逐渐迈出了超导研究的第一步。

无心载柳柳成荫

彼时刚踏入超导研究不久的于渌院士受到P.W. Anderson等人在研究杂质对超导体性质的影响时采用微扰论分析散射影响的启发,尝试性的采用广义正则变换来推演,最终发现能隙中产生的束缚态。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隧道扫描显微镜发明后这一推测才被实验证实。后续围绕高温超导体的相关问题,于渌院士多次刊发重要论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限于当时的文化环境,一部分基础科研工作受到影响,国外的前沿资料无法第一时间传递到他们手中,直到杨振宁先生回国访问时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于渌院士及其朋友们受到启发并开始将目光从“应用型”研究转到“基础性”问题的探讨,国外物理界的前沿资讯和迅猛发展让“缺课”的于渌院士等人感到惊讶,然而他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通过艰苦的学习,他们补回来这“迟来的一课”,最终追赶上了国际前沿。让国际同行为这个在基础物理领域沉默多年的国家发出这铿锵有力的音符感到惊讶。

在近期的讲话中,于渌院士鼓励年轻人: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会出现各种困难,同时也会有各种机遇,关键是如何面对。青年党员在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要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发展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以宽广的胸怀来面对一切难题和挑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于渌院士:怀念物理所的两段经历 | 物理所记忆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如侵权告知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