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生作:讲两个作文里的问题,请指正

 左手作文法 2021-01-28

这几天不在状态,所以电脑不开,书少看,微信偶尔刷刷。一刷,看见一篇发表的学生作文,没忍住,讲了几句话,没什么意思,就是显得没那么无聊了。以后,还是要少说,鸡同鸭讲,多说无益。但这次,还是得拿出来说一下,因为我没忍住,而且认真了。

这篇作文的第一段是这么写的:“在家有家长,在班级有班长。没当班长的时候,我看着以前的班长在班里威风凛凛,心里很是羡慕。自打八年级开始,亲爱的班主任把这个重位‘赐’给了我。虽然这个官不大,但也有三十多个‘臣民’,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刁民’。

我开始以为是一篇小学生作文,一读,原来是初中生写的,还初二以上了。怎么评价呢?还是那句话,发表的作文不一定是好作文。现在有些编辑校对的水平也够呛,比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是真的“给麦子盖被子”(见下图)。

这篇初中生作文,不谈它的逻辑、衔接、导向等诸多问题,单论它的开头第一句:“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有班长。”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我出一道选择题: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正确的句子。

1.家有家长,班有班长。

2.家中有家长,班级有班长。

3.家中有家长,班级里有班长。

4.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有班长。【文中原句】

5.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里有班长。

我选135是正确的。

“家有家长,班有班长”,这个句子的表达,就像“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主谓宾皆全。

“家中有家长,班级里有班长”,就像“草地上有一朵花”。

“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里有班长”,这里有“在……上”、“在……中”、“在……里”的句式,表示条件、地点、范围什么的。

所以,原句“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有班长”的改法可以有三种:

1.加个“里”字,构成“在……中”“在……里”。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里有班长。

2.去掉“在……中”。家有家长,班级有班长。或者把“级”也去掉,变成“家有家长,班有班长”。

3.家中有家长,班级里有班长。

“家有家长”与“班有班长”,“在家中有家长”与“在班级里有班长”,在句式上是对称的。做到对称,不是很好吗?

“在班级有班长”,可能平时口语就这么讲,但作为书面语,是不合适的。

“在班级有班长”,就像“在草地有一朵花”,加一个“上”字,“在草地上有一朵花”或者再加一个逗号,“在草地上,有一朵花”,是不是更通顺了?

有老师提出,在缩句中,“在……中”之类都是要删去的,并且以出版物为例(见下图)。我觉得这样是不合适的。

比如“在草地上有一朵花”,缩成“有一朵花”。

或者,缩成“草地有一朵花”

本来只是一个陈述,“在草地上有一朵花”。

现在变成了拟人,“草地有一朵花”。

这句子的性质是不是变了???意思是不是也变了???

唉,缩句被变成一个妖怪了,孙悟空也打不过它。

对于初中生作文中的“在家中有家长,在班级有班长”这句话,闲谈到此。请各位批评指正。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所以批评很有必要。你有理有据指出我讲错了,我立马认错,因为立马认错的成本是最低的。

另外,我还在想其他几个句子:

桌子有苹果;在桌子有苹果;在桌子上有苹果;在桌子下有苹果;在桌子里有苹果。

公园有菊花;公园里有菊花;在公园有菊花;在公园里有菊花;在公园东北角有菊花。

车站等人;在车站等人;在车站里等人;在车站外等人;车站里等人。

下面讲下记述、叙述、记叙、描写的区别。

昨晚跟一些老师交流五下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设计了五个训练步骤,用课文教作文。其中闲谈提到了叙述与描写。在此做一点补充。

叶圣陶讲的是,有一种叫记述,有一种叫叙述。记述呢,就是一张照片,是静态的,相当于素描了;叙述呢,它是一个动态的记述,像一段视频。这两个其实差不多,一个动,一个静,作文时动静结合。记述、叙述合在一起,就是记叙了。

描写跟叙述(记叙),叶圣陶也讲过:“详密的、生动的报告固然也是记叙,只因要与简略的、呆板的报告有一点分别起见,所以特称为描写。

从我自己角度讲,叙述是偏于不带感情的,它是一个客观叙述;描写呢,它是一个主观描写,我们用一些修辞手法,用一些修饰词,就变成描写了。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因为一个作者对每一个词语的选择,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词语即价值观,就像“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为什么会“惧”,就是一种态度在词里面,比如“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不称“庄公”,为什么用“克”字,为什么直呼其名“段”而不称“弟”,孔子已经在字里行间表明了他的态度了。这就是春秋笔法,是写作技巧。

所以,就毛估估吧。厘清概念固然自由,但概念有内涵外延,要有弹性地去理解,不要简单地“一刀切”。什么叫叙述,什么叫描写?用上修辞手法、生动的就叫描写,简简单单的就是叙述。叙述让人知道,描写还让人感到。记述是照片,叙述是视频,描写是3D4D电影。其实文字功夫到了,不论叙述还是描写,都能生动、具体、形象。

摘《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