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掬水大运河

 诗意_栖居 2021-01-28

 我曾站在运河的大堤

         看见浩荡的船舶乘风而去

         我曾摇一只乌篷船在梦里

         驶入大运河的风风雨雨

这是一段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在济宁,它吸引着我来到古运河身旁。这里有我在扬州城驻足遥望的宽阔河面吗?有我在胥门前小憩的精致堤栏吗?

询问过路边悠然喝茶的汉子,转过一截矮墙,面前豁然呈现一望无际金黄的麦田,麦秆整齐挺立,麦穗擎起芒刺,恰如列队的兵士。田边的土路蜿蜒数百米通向高高土坝,沿土路前行忽然有阅兵的兴奋。前日下过一场夜雨,田内的泥土湿软的,大约夏麦熟了吧,隐隐的有泥土的清香、夏麦的幽香飘来,驻足田边,躬身嗅一下,却蓦的没有了,待挺身起来,香又悠悠的飘来,若有似无,摘取一束麦穗,双手揉出来软软的麦粒,入口内慢嚼,清香才真的实在呢……

站在坝顶,终于看到古老运河了,河面较之江南窄了许多,也没有整齐的堤坝、雕花的汉白玉围栏,没有人工的修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坝底也有麦田延伸到水旁,十几米宽的地方满眼金黄,昨夜雨风激荡,麦秆竞相依倒成圈,在田里留下几处陨石跌落似的坑,河对面有大片碧绿的滩涂,丰水的季节,河面定是十分宽阔。

沿着河边松软的泥土漫步,微风徐来,不知名的小花在迎风摇曳,浅水处停泊着两支驳船,船体高大,船上舱、住相连,有女人在炕上织补,甲板上船家三五相聚喝茶聊天,小狗欢快穿梭。大约少有人来此吧,看到我沿河走来,光着上身的船工站起,好奇地注视我,我友好的向他点头致意。蹲在水边,掬一捧河水吧,亲近千年的历史,河水看似混黄,在手里一泓却极清澈。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开辟邗沟,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河水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日夜奔流。江南的富庶、风景和美女,吸引着隋炀帝,凭借帝王的力量修建运河。1800多公里的运河,带来的不仅是美女,也意外地促进了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流。中华民族的行为与品格在这种南北大碰撞中得到了健全与升华。

触摸运河的水,似翻读民族千年的沧桑,而这掬水或许自千里而来,必将流向千里之外,怎不令人感动呢。这水应当有生命的,我扬手把它撒归河中,愿它随波而去,融入大海。

起身时,日已西斜,驳船上的人家开始生火煮饭,远处朦胧的码头有运煤船在停泊,夕阳在空,河面上撒下霞光,静静的。与运河挥手道别,又想起了那首诗里的句子:

       啊!大运河

       你河水泱泱生生不息

       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

       你滔滔千年咆哮而去

       在历史的回声中扬起磅礴的气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