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向阀可靠性的因素分析(2)

 新液压 2021-01-28


导致换向阀故障的直接原因是阀柱(阀芯)卡阻。从案例1可以看出运行期间造成阀芯被卡阻的原因;从案例2可以看出制造过程造成阀芯被卡阻的原因。

1)运行期间造成阀芯卡阻的原因

1)外部侵入造成油污染。油箱盖不严,缺少密封垫或换油、维修时的带入。

2)系统内形成油污染。密封的磨屑等,有可能形成胶状悬浮物。

3)保管不善引起的油污染。有些备用液压件露天存放,这样可能使其氧化生锈,而内部的锈蚀埋下了事故隐患。

2)制造期间造成阀芯卡阻的原因

1)加工造成油污染。由于新阀未被彻底清洗,或由于加工时相贯线处的铁屑部分粘连在阀体上,不易清洗出来。但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油压的反复冲击作用,铁屑脱离阀体,易造成阀芯堵塞。

2)加工精度低。为了保证阀芯在阀体中移动,须留配合间隙,又为了保证密封,防止高低压串通,间隙应尽量小,当缝隙均匀且缝隙中有油液时移动阀芯所需的力要小,只需克服油液的内磨擦,数值相当的小。但有时由于缝隙过小,油温升高时阀芯热胀而卡死,也将导致换向阀工作失效。引起换向阀工作失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滑阀副几何形状误差和同心度变化所引起的径向不平衡液压力。当阀芯因加工误差而带有倒锥(锥部大端朝向高压端)且轴心平行而不重合时,阀芯将受到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而使偏心距越来越大,直到两表面接触为止。这时的径向不平衡力将达到最大值。如果阀芯损伤、残留毛刺或缝隙中有杂物,阀芯将受到径向不平衡力将阀芯凸起部分推向孔壁,缝隙中的残留液体被挤出,阀芯和孔之间的磨擦变成了半干磨擦以致干磨擦,必将增加阀芯移动时所需要的力。

3)处理不当。渗碳阀体在热处理时碳势高的太高,保留了过量的奥氏体。在阀柱高压接触和卸压过程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体积增大造成阀体孔尺寸畸变乃至变小为负公差并引起柱塞被挤紧而不能正常工作。



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黄志坚教授,020-823339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