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滇西慰问抗战远征军老兵纪实—引子

 大罗心理师 2021-01-28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摄影:李杰

期数:第410篇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zuo

在金秋十月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

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

我们不能忘记,

也需要感恩,

那些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而浴血战斗的抗战老兵,

特别是鲜为人知的远征军抗战,

对于这样一段历史,

需要后人永远铭记,

他们的英勇事迹!

值得称颂的是,

民革新疆区委会直属二支部,

在2011年就开展了赴滇西慰问抗战老兵的活动,

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发起人——正是二支部的王建疆主委提出的倡议。

以下,是他和支部的党员赴滇西慰问抗战老兵的活动纪实,

在这里逐一分享,以飨读者。

一、引

2011年12月5日,从三个不同方向,赴滇西慰问抗战远征军老兵慰问团六人在昆明会合。计划一年多的慰问抗日远征军老兵活动拉开序幕。

这次活动,早在一年半以前,就筹集了部分捐款。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成行。

这次恰逢支部党员王小中在云南出差,我到北京领取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颁发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奖项,我将单位的工作安排妥当,顺便多请了几天假。

其他几位成员,都有灵活的时间可调配,随时可以出发,活动得以顺利成行。

2010年2月,我生病在床。期间,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爱护。

那些日子里,身体在床上难以挪动,脑子却没有休息,想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关于助人和被助。面对大家的关怀,我最为希望的是能在康复后,多几件帮助别人的事。

大约3~4月间,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抗战老兵的报道,立即深深引起了我的关注。

2010年4月20日下午,我在民革新疆区委会直属二支部的活动中,表达了慰问抗战老兵的想法。

结合网上获得的资料,我写了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了抗战老兵的情况:60多年前为中华民族的胜利而顽强战斗的老兵多已不在人世。

而今,仍然健在的幸存中国抗战老兵已寥寥无几。

在这些老兵中,仍有不少人生活窘困、依然遭受着伤病的折磨,一些战时落下残疾的老兵仍在为生计而劳碌。 

这些老兵包括曾参加过中国云南滇西保卫战、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等著名战役和其它战役的抗战老兵等。

其中,尤以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数千因伤或不愿参加内战而流落滇西的老兵较为集中。

目前,这些老兵年事已高,年龄均在8、90岁以上,他们曾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如今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我们可以为他们贡献一份关爱的时间已十分有限。

听了我的介绍,党员们的反应十分强烈,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纷纷慷慨解囊。一位平时反感摊派式捐款的党员,率先声明捐款1000元。200元、500元、1000元不等,很快捐款额就接近万元。

关于捐款的转交方式,我提出了几个可选的方案。一是通过云南民革省委会或民间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体,将这笔爱心捐款转交抗战老兵。二是在方便的情况下,以支部党员为主,组织慰问团若干人,亲自前往滇西进行慰问。并强调,慰问团参加者应自行筹措路费,自愿参加,不得动用任何捐款款项。

听了我的建议,立刻有几位党员强烈要求,一定要组织慰问团,亲自前往慰问这些老兵。

新疆、云南相隔遥远,耗费的时间、费用不菲。但这些,都没有挡住几位热心者的热情。

为了慰问活动的圆满顺利,我委托民革新疆区委会宣传部副部长李洁、组织部干部张民,与云南民革省委会联系,请云南民革省委会协助我们完成慰问活动。

云南民革省委会很快就做出了明确答复,并建议我们将原本希望前往慰问的地区,由腾冲改为德宏。

理由是德宏更为偏远,那里的老兵更需要我们去关怀。

根据当时他们与德宏州委统战部的联络,明确德宏州共有18位抗战远征军老兵。

2010年8月,企业家王小中从内陆回到新疆,听说有关情况后,捐款一万元,捐款总额一万八千元,正好每位老兵1000元整。

一年多来,我也有过扩大捐款范围的想法,也联系了社会上的部分爱心人士。但由于种种缘由,包括担心、怀疑、恐惧、躲避,最终没有付诸行动。

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心自知。每每遇到挫折,我总是想起中山先生的教诲:“我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做一些对得住自己的良知,让后代为我们而自豪的事,虽有挫折,夫复何求?

后来,当我们在国殇墓园,听讲解员说到那些壮怀激烈的往事,当热泪从我们的面颊滚滚而下的时候,我知道那些挫折是在考验我们。那一刻,我们的心怀得到了扩充,我们灵魂得到了净化。

往事如烟,过往那些小小的挫折、荣辱的得失、一时的失落,和抗战先烈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本来,慰问活动可以很快启动,但几位热心的党员还强烈要求我本人必须参加。

当时,我尚在每月一次的化疗中,加上后来恢复工作后时间的缘故,以及云南有关方面救灾工作等等诸多原因,活动搁置在心中,久久难以忘怀,一晃就是一年多。

2011年11月中旬,终于有了时间上的机会,大家通过电话合计后,当机立断,迅速与云南民革省委会进一步沟通,确定慰问行程及相关细节。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