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佳来福士、IFS店即将关店 李嘉诚成都超市业务“全军覆没”。

 昵称73574804 2021-01-28

23日晚消息,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零售板块百佳超市集团于成都新城市广场的百佳超市及位于成都来福士广场的treat精品超市将于 2月29日正式闭店,目前仅剩下IFS一家门店。

据头条君了解,作为第一家进入内容外资零售超市百佳,10年间在成都布局6家超市,但在2011年7月百佳超市云天店遭遇“五年之痒”关闭;2015年8月百佳超市富临店租约到期关闭;百佳超市在成都一环路北一段云天商厦ye z爱经营五年之后黯然关店,而百佳超市集团位于成都IFS的高端超市“great”也不能幸免,或将于3月撤离成都。至此,李嘉诚在成都布局的6家超市 超市“全军覆没”,”败走“成都。


对此,百佳超市的相关人士表示关门是“公司正常的选址调整,百佳在成都正在物色新的店址。”

经营业绩一直欠佳 调整不断

据悉,百佳超市隶属和记黄埔,是李嘉诚旗下产业,同时也是香港两大连锁超市之一。从1984年在深圳开出第一家门店以来不断跑马圈地,至今已拥有40余家分店。但百佳超市在内陆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尽如人意。据媒体报道,这几年百佳超市一直在收缩战线,曾一度在上海拥有21家门店的百佳超市,在2012年全部关闭,百佳暂时退出了上海市场。

并且,关于李嘉诚有意出售手中百佳超市股权的新闻也屡屡被提及。2013年李嘉诚曾公开表示将出售百佳超市,意向价高达40亿美元。由于潜在买家出价不理想,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集团周五宣布放弃出售百佳超市,转而将百佳业务与屈臣氏捆绑。但2014年3月,李嘉诚突然将屈臣氏25%股权卖给淡马锡,使得其撤资传闻再起。

除此之外,从去年以来,百佳超市动作不断,百佳重新调整了在中国内陆的业务重点,将其几乎完全集中于中国的广东省,这里距离香港仅隔了一条边境线。百佳为使内陆业务部门实现盈利,还关闭了部分门店。

  

百货业走下坡 出处在何方?

据《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数据也显示,2014年101家会员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降幅均逾15%,年末资产总额、经营面积、从业人员等指标也在下滑,经营面积同比减少6.6%。如此大规模的关店现象,不得不引人担忧:传统百货商场真的穷途末路吗?

业内人士分析,大型超市业态(平均营业面积约10073平方米)每平方米年销售额约为2.94万元,毛利率约12.9%。而“样本店是各个企业中经营较为良好的门店,代表行业较高水平”。按此“较高水平”计算,原广州百佳中旅店60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超市卖场,年销售额约在1.76亿元,毛利润约在2276万元。另一方面,按每个月200元/平方米的租金以及中旅商业城负二层38元/平方米的物业管理费计算,每年该处物业的租金和管理费的开支超过1700万元,占销售额的比例将近10%。其中租金为1440万元,约占销售额的8.2%。超市租金超销售额3%难以生存

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竞争与分流,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不足、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等多种因素交织,传统百货商场销售出现了疲态。经营压力的不断加大,迫使不少实体店选择关门歇业。

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实体零售业的转型升级成为零售巨头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