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营购物中心,你落后了?

 昵称73574804 2021-01-28

撰文 / 付庆荣

微信编辑 / 小H

同处一线,魔都的购物中心人气一定旺过广州?

同座城市为何隔街而望的商场打卡人数“蹭蹭蹭”?

拼的是资历、量大还是颜值?

同日同时相邻购物中心客流变化曲线波动明显吗?可比性何在?

以上这些都是商业运营者们时刻关注的要点,也是赢商网一直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为此,赢商大数据mall眼在今年7-9月集中监测了全国30个典型城市中2000个商业面积3万平米以上的购物中心,并发布了三个榜单。

注:《中国购物中心客流规模指数榜单TOP50》,反映监测期内客流整体规模;

《中国购物中心客流密度指数TOP50》反映监测期内项目单位面积的客流规模;

《中国购物中心经营客流指数榜单TOP50》,通过监测周期内客流数据的变化反映项目的经营水平。

1
 魔都商场人气真旺过广州?

mall眼监测的2000个样本中,客流总规模排名第50位的购物中心“工作日”及“周末”的日均客流分别是31938人次、44755人次

由于“工作日”和“周末”日均客流数存在着时间差,且前者随机性更大。所以,以后者作为对比参照数,更能准确反映客流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客流规模指数TOP50上榜购物中心周末日均客流求和,得到的数字是284.46万人次,其中北上广深26个购物中心约占总数54.11%,共吸纳了153.92万人次。

客流规模指数榜单TOP50之北上广深数据(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无论是上榜个数还是客流量,一线城市购物中心依旧是整个商业地产圈客流最强之地。尽管饱和度越来越高,但浓厚的商业底蕴和庞大的消费人群,为这些地区持续输出客流。

客流规模榜单TOP50之北上广深上榜项目平均周末客流(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从上榜绝对数来看,客流规模榜单TOP50中,上海、北京远远领先广州、深圳,其中北京在TOP1-20中占有6席,而上海在TOP21-50中占有7席,均超过广州深圳总和。

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上海的整体商业氛围的确比广深愈加浓厚。但若将对比指标定在“单个项目平均周末客流”,魔都商场人气旺过广州?还有待商榷。

虽然广州上榜数量少,但“单个项目周末客流”却远远超过上海、北京。出现这种现场背后的原因有二

  • 广州的城市商圈相对固化,天河路商圈作为传统商圈,对客流的集聚效应极强;

  • 各个发展的新区商业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对区内消费人群吸附能力弱。

相较之下,北京、上海随着行政区划的扩张,不同分区之间可以形成多个CBD,从而带动周边客流就近消费。

客流规模榜单TOP50之北上广深上榜项目平均周末客流(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正因为此,可清晰看到,广州上榜的4个项目全部位于传统商圈,而北京、上海上榜项目在两类商圈中比例则旗鼓相当。

2

         邻家商场打卡人数蹭蹭蹭,原因起底

按照赢商大数据对商圈的界定,“传统商圈”主要是指商圈内主要商业形成时间超过5年,“新兴商圈”则是主要商业在5年内形成。也就意味着,传统商圈购物中心一般开业时间都在五年以上,下图一定程度上亦可证明这点。

17个位于传统商圈的一线城市上榜项目(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这17个位于传统商圈的一线上榜项目,只有上海五角场万达、上海五角场合生汇开业时间低于5年,其余15个均处在“5年及以上”区间内

常规商业路径中,开业时间越长,消费惯性导入越强,购物中心客流会越稳定且高效。但主打“体验”的新商业时代,这种正相关性正逐渐减弱

客流规模榜单TOP50项目开业时间之数量统计表(制表:商业地产头条)

在《中国购物中心客流规模指数榜单TOP50》中,开业时间“5年以下”的上榜项目为19个,占比高达38%,说明购物中心正处于“新老交替”洗牌期。

对多数老项目而言,刚上商业黄金年代的它们,“打江山”似乎并不费力,可“守江山”却实属不易。且不论“地理位置”等不以商场意志为转移外在因素,错乱的动线设计、陈旧乏味的美陈、混杂的业态匹配、落后的经营理念……时不时让一些老购物中心在花样迭出的后辈面前不堪一击。

显然,当“因时而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资历”对购物中心而言,并不总是一笔向往的时间财富。同样,“量大”也不一定全是好事。

从客流总体规模来考虑,赢商大数据在规模指数榜单TOP50得出的结论是:接近50%上榜项目的体量在20万平米以上。毕竟大体量项目具有以下两大突出:业态内容丰富多元、全客群覆盖。

但真实的经营数据更考究的是,单位面积客流数据。以此为标准,赢商大数据得出了不同于上述的有趣结论。

客流密度指数榜单TOP50项目体量分布图(制表:商业地产头条)

图表中可知,上榜客流密度榜单TOP50的项目中,有31个体量在“3万-10万(平米)”区间,随着体量增加,上榜项目整体呈下滑趋势。

这也就说明:一方面,超过一定数值之后,体量对项目提升客流的边际效益在降低;另外,中小型“聚客”对体量要求很弱,“小而美”是个合理的存在。

3
 同时同地不同项目客流曲线,妙趣何在?

套用一句俗话,不以“经营”为目的的客流,毫无意义。因此,不论一个购物中心客流总规模多高,还是客流密度多大,这些指标最终均是为“租金”而服务。

为了探究客流数据变化与购物中心经营水平将的关系,赢商大数据通过mall眼对客流规模指数排名前200的项目做了重点监测,选取的监测周期是9月24日-10月7日。

采用的计算方法:“项目监测周期内客流增长指数*权重系数+项目客流稳定指数*权重系数+项目客流潜力指数*权重系数”。

图片来源:赢商网大数据mall眼

最后得出的《中国购物中心经营客流指数榜单TOP50》中,外资和国(央)企旗下的购物中心因资本、资源、人才优势,成为该榜单主力部队,占比高达72%。

另一方面,“主题体验式”线下活动成为排名TOP20项目间的共性。同一时间,同一商圈,谁家购物中心的营销活动更具话题性、覆盖人群更广泛,其客流曲线走势上升明显。

今年国庆前后2周,赢商网大数据mall眼同时对上海静安大悦城、上海徐汇日月光中心及上海LCM置汇旭辉广场客流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

图片来源:赢商网大数据mall眼

趋势图对比可见:10月1日前,静安大悦城的客流数位于日月光中心、LCM置汇旭辉广场之间,而整个十一期间却大幅超过后面二者。

图片来源:赢商网大数据mall眼

同时,mall眼还对取样期间静安大悦城的客流来源做了记录及智能分类,主要包括三类:居住地(周边中高端小区,例如华祺苑、精文城市家园等)、工作地(自身高端写字楼及周边一公里写字楼)及行政区域(政府机构等)。

相较于单个项目的“孤岛信息”,同时对比同个商圈多个项目的客流变化,它的有趣在于:卸下伪装上岸后,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以上面三项目为例,当日月光中心在国庆第1天便发现静安大悦城客流“后来居上”,其可以适时调整营销活动;对应的LCM置汇旭辉广场客流“高位落下”,又有哪些弯路可以避开。

无疑,对残酷的商业世界来说,当大家都透明了,才是购物中心客流效应最大化的开始。


好奇你所在的城市的热门购物中心吗?看看赢商网大数据mall眼总结的人气客流购物中心榜单,和你的预想有没有出入呢?

以上图片来源:赢商网大数据

推荐阅读

大数据透露,雷军开店三大癖好:武汉、万达……


商业很美        无去来处

原创报道,转载授权,找头条君

(微信号:m1ckey7,添加请备注“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