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中国钱币》

 昵称73575260 2021-01-28

编辑部的话: 作为编辑,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得到读者的肯定!看到读者写来的这篇感慨真是往事历历在目。一期期封面定稿仿佛昨天才敲定,一次次拿到样刊时的心情忐忑依旧、一代代编辑老师们的付出都留在纸上。。。想来我们也已经和它共渡多年。虽然一直知道有这么多读者的陪伴,但你们的存在从未像如今这样真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沟通软件的利用,直到我们微博、微信的开通,读者、作者都和我们拉近了距离。我们的成绩有你们的参与,你们的成果我们将全力传播。谢谢大家的关注和一如既往的支持!

《中国钱币》编辑部

1989年我从县城到邢台市上学,因为学习的是中医针灸专业,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关注《中医杂志》,每逢周日便步行几站地到市邮局旁边的报刊亭去看有没有《中医杂志》到售。这个邮局前面也是邢台市最早的邮币市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结识了《中国钱币》杂志1989年第3期。



我的第一本《中国钱币》

细读之下发现杂志内容从铸币技术、流通状况、理论研究、断代分析、文献考据到出土发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对古钱币认识上的不足(我的古币知识基本上来源于父亲留给我的一本《简明金融词典》)。从此,我便与《中国钱币》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每个周日去报刊亭也就多了一份任务。后来开始实习时有了固定的通讯地址,就开始从零买改成了订阅。



订阅的第一本《中国钱币》

再后来随着参加工作和工作单位的变动,我的订阅时断时续,但是对于《中国钱币》杂志的关注从未中断。一次从杂志中获得的消息,让我向当时已在西交民巷的杂志社邮购了《中国钱币》1983年的创刊号。不知道现在这本创刊号价值几何了!



邮寄创刊号的信封


1983年创刊号

前前后后二十多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中国钱币》杂志的发展变化和一次次创新的尝试:从页码的增加、彩页的增多到内容上更贴近大众、放眼世界,都有了可喜的改变。当然不能不提的是《中国钱币》从2013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信息量增加了,内容更新得也更及时了。



2013年改版双月刊

随着与《中国钱币》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的互动增多,我收到了第一本由杂志社赠阅的期刊。昨天又收到了因为印刷原因姗姗来迟的2016年第一期《中国钱币》,感觉在封面图片、书籍装帧和内容上又有了很大的进步。



杂志社赠阅的期刊


最新一期

回首我和《中国钱币》结缘至今的岁月,近百本的杂志成了见证,也成了我的一种财富!祝愿《中国钱币》杂志越办越好,给大家带来更多新知!


见证和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