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洋海战之130:终极目标

 pf2019 2021-01-28

盟军首次提出“无条件投降”,是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有意思的是,这一要求并没有在会议中讨论,也没有体现在什么会议的声明里,而是在会后,罗斯福在记者会上随口提出来的。

一句没有成文的话而已,却比会议的决定/声明更具历史意义,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太平洋海战之130:终极目标

卡萨布兰卡的历史蛮悠久的:公元前10世纪就有柏柏尔人在这一带定居,公元元年前后罗马帝国在这建了个港口,11世纪被伊斯兰教征服,15世纪被葡萄牙人抢掠之后重建了这城市,起名“卡萨布兰卡”,意思是“白色的房子”。

夸张一点的话,也可以叫“白宫”,反正都是white house。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1912年西班牙与法国签了个协议共管摩洛哥,西班牙管南北法国管中部,卡萨布兰卡就在中部属于法国。

二战开打法国投降,法属北非归维希政府管辖。1942年11月上旬盟军展开火炬行动攻击法属北非,三天内结束了战斗,7万余人的攻击部队只阵亡400余人。

盟军胜利的代价如此之小,是因为在阿尔及尔刚好逮住了达尔朗(François Darlan)-------曾经的维希政府二号人物,法军现任总司令。盟军与达尔朗做了个交易:达尔朗命令法军投降,盟军让他做法属北非的老大。

这交易,跟后面的“无条件投降”有关

因为盟军被新闻界骂的狗血淋头

太平洋海战之130:终极目标

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与丘吉尔讨论了军事行动的大方向,比如是从南方攻击意大利还是从英国渡海登陆法国,比如怎么应对德国的U艇,怎么分配飞机大炮等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决定了对德战略轰炸,两班倒英军负责晚上美军负责白天。

讨论非军事行动比如战后殖民地问题时,才让法国的戴高乐跟吉罗参加-------毕竟,法国已经投降说不上话了。

记者当然受邀报道会议,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等两人回到安全地点后,记者才能将报道发出。考虑到战时两巨头的重要性,可以理解。

然后,在1月24日会议结束的记者会上,罗斯福抛出了“无条件投降”一说。世界人民震惊了-------这是从未有过的,即便是三十年前的一战,也是点到为止签个协议就投降了。

再往前追溯的话,蛮荒时代当然有,那就是胜者屠城负者灭族。最近的,是蒙古西征与十字军东征,中世纪的事。

丘吉尔觉得挺意外。

倒不是说他不同意,实际上,他之前就与下院讨论过这“无条件投降”的事,而且大家一致同意应该如此,只是在“是否包括意大利”的问题上有些争论。

罗斯福说了出来,丘吉尔当即表示赞同。

按罗斯福的说法,是因为天气大好自己天马行空神游物外突然想起了当年格兰特提的“无条件投降”,就顺口提出来了。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1862年格兰特初胜时,确实提了这一点,但1865年南北战争的结束,是协商投降的,罗伯特.李要求士兵“不被追责,允许携带枪支马匹解散”的条件,北军都接受了。

最重要的,是罗斯福早就考虑过这问题,绝非一时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跟前总统老罗斯福都考虑过这“无条件投降”的事,最后不了了之。结果,二十年后德国卷土重来。

所以在珍珠港事件后不到一个月,1942年1月6日的国情咨文里罗斯福就提出“善恶之间的妥协,从来没有发生过,将来也不会发生。只有全面的胜利,才配得上对宽容、正直、信仰的向往”

参与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前的几天,罗斯福参与参联会讨论时,也对马歇尔说过“无条件投降”的事。而之所以会跟马歇尔这么说,也是因为前不久法属北非的战役,即拿下卡萨布兰卡的一战。

盟军阵亡不足500,以军事角度而言,确实可喜可贺,但另一方面,达尔朗有问题:他曾任维希政府二号人物,被视为纳粹的爪牙帮凶,可谓臭名昭著。与这样的人物谈判,让他做法属北非的老大以换取盟军较少的伤亡,被新闻界斥为“与魔鬼做交易”。

罗斯福当然有压力。

于是就有了记者会上的“无条件投降”。

太平洋海战之130:终极目标

对这样的声明,新闻界当然高兴了,打鸡血一样兴奋,因为没听说过啊,当然是大新闻。但对军方而言,是有苦说不出:这政策似乎跟杀降坑俘差不多,敌军抵抗必然更顽强己方损失必然更惨重,这是可以预见的。

1600年以来英国开战15次,只在1900年前后的布尔战争(即与南非荷兰人的战争)中有过那么一丝“无条件投降”的想法,但随后立即放弃了,因为荷兰人宣称要战至最后一人。

军方的忧虑不是没道理。

但罗斯福的道理似乎更充分。

在记者会上,他同时明确了“无条件投降”的目的:并不是要摧毁轴心国的普通民众,而是要摧毁这些国家中“征服、奴役他国人民的哲学信条”。

罗斯福当然明白,为“无条件投降”这一声明,盟国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生命。但就像他说的“善恶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这是不得不付的代价,否则的话,二十年后再来一次?

不论是好莱坞电影还是真实的公开演讲,“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被无数次地提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让我们这一代承受苦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