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七)嘉山会战——第一场主力决战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1-01-28

756年四月,唐军李光弼部经过近两个月的纠缠,终于无力摆脱燕军史思明部的贴身纠缠,后勤断绝,向山西郭子仪部求援。郭子仪随即暂解云中(大同)之围,率领蕃汉步骑二万,东出井陉驰援。

郭子仪主力一东出河北战场,唐军精锐正规边军的数量达到二万五千,相比史思明的五千燕军正规边军,唐军在兵力上已经居于绝对优势,已达到了对燕军包饺子的条件。因此,驻扎在九门的史思明部已就无法再延续之前的战术,必须立即撤退。

现在摆在史思明面前的撤退线路有两条,第一条是往北撤,北边是燕帝国老巢,能随时拿出数万兵力支援,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史思明部就将处于绝对的被动之中。因为现在燕军的主力在南方,在洛阳,史思明部北撤以后,燕军就被彻底的分割成了两块,南边的部队想要北上救援就会随时遭遇截击。

因此,史思明部决定从石家庄(常山)战场南撤,尽快和来自洛阳的援军会师,尽可能的保证主力部队的完整。为此,史思明部兵分两路,副将蔡希德率领少量骑兵快速往邯郸方向逃走,目的是尽快接应洛阳方向北上的援军;而史思明自己,则率大部主力南撤到离唐军主力只有八十里的赵县,迟滞阻截唐军的追击,确保蔡希德部的安全。

唐军此时当然要趁着有兵力优势的机会,寻机歼灭燕军的有生力量,不过上节我们就介绍了,燕军史思明部主要由同罗骑兵与曳落河精锐步骑组成,是燕军王牌中的王牌部队。史思明部利用其高机动性和高战斗力,摆脱了郭子仪部的追击,最终将本部与洛阳方向的二万援军一起北撤到了保定地区(博陵)。

相对于已经纷纷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河北南部,北部的保定、北京地区作为燕帝国的老巢,此时的政治可靠性是不用怀疑的。这里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物资,让燕军吃饱穿暖,还能够提供地方民兵,为大军补充人员。经过兵力的充分集结,燕军史思明部一共得到了洛阳方向二万援军,老巢范阳的牛廷玠在极度困难下支援的一万部队,加上地方民兵,大军人数大约在四万以上,足以与唐军正面决战了。

说到燕军的地方民兵后背役组织,不得不提到一个牛人,张献诚。在河北南部一片混乱的时候,北部却在张献诚的组织下,依然保持了高度的稳定和对燕帝国的坚决支持,在燕帝国河北最困难的这段时间,一直为前线有力的提供物资和人员保障。

张献诚在地方如此有力,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张守珪的儿子,而张守珪就是安禄山的老上司,安禄山今天的一切,本来都是张守珪的。但是张守珪的权利实在太大,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最后皇帝找了个茬把他撸了下来,逼的他在惶恐和忧郁中很快死去。

张守珪虽然下来了,但老部下安禄山平稳完整的继承了他的遗产,他遍布军区的老部下老班底一直还在,所以张氏家族非但没有垮,还成为了河北当地的头号地头蛇。

如果最后是燕帝国天命所归,取得了全国的政权,那张献诚就是类似于燕帝国的萧何这样的顶级功臣。然而这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燕帝国最后败亡了,他这样个又臭又硬的死硬份子,居然在唐帝国照样混的风生水起,而且可不是像其他军头那样躲在河北自己玩,他跑到了帝国首都边上,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照样是拥兵大佬,照样威风八面。

乱世之中,张献诚这样举足轻重的地头蛇还有很多,尽管他们大多只能在历史的夹缝中寻找些许的记载,但在当时,他们却都是真正的风云人物,往往大帝国最终的成败,就要取决于众多风云人物的态度与倾向。

就好比现在,张献诚仍然愿意坚决支持燕帝国,那河北就足够唐帝国喝一壶的。

好了,是不是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回头来看唐军的情况。燕军史思明部在保定一线集结后,唐军郭子仪部也在石家庄一带实现了集结,郭子仪部有精锐朔方军二万五千,再加上河北反正各地义军,作战部队也至少在四万人以上。

现在的双方,正规军精锐都是二万五千,或许燕军稍多几千。而总兵力都在四万上下,眼下双方是真正的旗鼓相当,一决雌雄的主力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决战前,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试探与遭遇作战,比如根据唐帝国的战报,唐军在郭子仪东出后,立即就在九门、赵县大败燕军后,史思明接到援军回到保定后,唐军又先后在行唐、沙河一带连续击败燕军。

但是实际上这里进行的只会是一系列的接触战,这样的接触战一定是双方各有胜负的,只不过后来燕帝国失去了话语权,燕帝国的部队也跟着失去了话语权,于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就只有唐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了。

这样的现象在历史记载中是常态,我们看到的中原王朝和蛮族的战争,或者最终获胜者和失败者的战争,往往只要一方失去话语权,单方面的战报里,给人留下的印象永远都是一方在各种吊打另一方。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神奇的一幕,帝国的军队总是十有九胜,尤其是各种接触战,往往战绩彪炳。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因为一个脑残将领或者脑残皇帝的失误,出现一场大战惨败,于是只好又重新来过,继续再吊打敌人一轮。

别说燕帝国这种完全失去了话语权的敌人,就是辽帝国、金帝国这样保留了完整的历史记载的大帝国,只因为他们留下来的文字与宋帝国相比,实在有点相形见绌。所以,在留下来的各种战报里,也总是我大宋的部队胜多败少,也难怪我们总有这样的印象,要不是老是出现脑残皇帝脑残将领关键时刻来个大败,我们早就能直捣黄龙了。

是不是又有点扯远了,我这里并不是要全面否定战报的真实性,而是说,如果我们只看单方面的各种吊打敌人的战报,是没办法看清这场战役的全貌,更没办法欣赏到战役紧张与精彩的。

看古代的战斗,我们既要看单方面的战报堆积,也要看战斗双方的整体战场态势。比如现在的河北战场,尽管燕军史思明部一直都在各种失利,但是看战报我们也能明显看出,史思明部一直处于攻势之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机会看到燕帝国的战报的话,史思明部也必然是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真实的场景只怕是,双方决战前的接触战实际各有胜负,史思明部处于攻势,但唐军也守的很好,最终的胜负还要看最后的决战。

不过在这关键时刻,,燕帝国却又接着得到了一个很坏很坏的消息,那就是北边老巢接连出现了大动荡!

随着唐军大兵压境,不仅仅是河北的众多地方官在做选择题,来自范阳老巢与辽宁军区(平卢)的高级军政长官们,也照样避不开这道选择题。在第二节介绍叛军战略的时候,我们介绍了,安禄山安排了贾循留守范阳老巢,吕知诲留守辽宁,首先出乱子的就是老巢范阳。随着河北失控纷纷反正,留守范阳的贾循也开始犹豫和摇摆起来,和唐军的地下策反人员暧昧不已。

范阳毕竟是燕帝国的老巢,遍布着支持安禄山的高层与基层,所以贾循的摇摆很快就被密报安禄山,安禄山迅速遣使斩杀贾循,范阳改由牛廷玠和向润荣接管

如果说范阳勉强稳定了下来,那么辽宁(平卢)方向随后则是彻底乱了,部将刘客奴(后来被唐帝国赐名刘正臣)火并了吕知诲,挂起了唐帝国的旗帜,并且带领一万精锐步骑兵向范阳进发,很快就将越过了长城一线,打到了北京周边,时刻威胁范阳。

我们不太清楚在史思明还没失败的现在,平卢的部队是否已经发起了叛乱,但不敢怎么说,现在整个河北四处冒火,甚至连范阳老巢也出现了不稳定,让燕军史思明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选择权。

从战斗角度来说,即便傻子也知道,攻难守易,我把部队部署在坚固的城池里稳守反击,这仗打起来就要轻松容易很多,再不济我守住了总比贸然去进攻来的稳。可是现在河北军区到处出事,老巢都快出事了,辽宁军区也许也已经出事了,帝国河北现在几乎全部的机动部队,都在史思明手里,如果史思明部继续按兵不动,延误战机,等到范阳城破,腹背受敌,河北燕军只怕立刻就要崩盘。

所以,现在史思明部只能是主动出击,寻找唐军郭子仪部迅速主力决战,以期立即重创唐军,回头再解决后方的威胁。燕军被迫急于求战的窘境,给了郭子仪以主动权,现在就看郭子仪对于决战的具体时间和战场选择的把握了。

对于此时的唐军来说,在战略上需要把握三个重点——第一,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不能自己分散从而给燕军创造各个击破的机会;第二,选择合适的对峙地点,尽量将燕军盯牢在一地,不要给骑兵战斗力异常强大的燕军以运动战的机会,多打消耗战,少打运动战;第三,尽量延缓和避免轻易的主力决战,燕军的优势在于战斗力,弱势在于战场态势严重不利,急于求战,因此,你越急于求战,我就越稳,不给你快速获胜的机会,这样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失衡。

作为一个优秀的统帅和指挥官,郭子仪完美的把握了以上重点,通过高超的部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也许是传统,也许是郭子仪的擅长,朔方军此战和今后的多次作战,都表现出了非常高超的构造工事和应用工事的能力。唐军不断的采取疲敌的战术,诱导燕军出击,每次燕军一攻击,唐军要么依托城池,要么就地深沟高垒,总是依靠坚固的工事防守住对方的猛攻,而燕军一旦想要撤退休整,唐军就立即追上去打反击。

这样精准的时机把握和强大的牛皮糖一般的防守能力,让拥有优势骑兵的燕军非常的难受,总是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

经过几轮的反复接触作战后,唐军充分的调动了燕军,牵住了急于求战的燕军的鼻子,使得眼下的燕军心浮气躁,士气低落。郭子仪部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即刻展开主力决战,郭子仪将把决战的主战场选择在了嘉山。

我们看一下图,体会一下郭子仪选择在嘉山主力决战的原因。

嘉山在现在的曲阳(当时的恒阳军),紧邻燕军总部保定(博陵),紧挨着太行山东麓,相当于雄伟的太行山边上的一个小土包,海拔大约500米左右,方圆十来里,既不高、也不大,但却是太行山往东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上难得的制高点。嘉山往东大约六七里,就是宽阔的唐河,而唐军驻守在嘉山边上的曲阳城(当时叫恒阳军城)。

    图中A点就是嘉山,B点就是当时的城池,C点是唐河。由于恒阳军北边就西边都是太行山余脉,所以燕思明部要进攻,最合适的方向就只有东方,如紫色线条所示,可是这里被嘉山给挡了一道,导致燕军的骑兵很难展开。而唐军的部队驻扎在城中和山上,随时可以突击燕军侧背,同时由于背对唐河,燕军一旦失利要撤退,必须要渡过唐河,也会给撤退带来很大的延缓与不便。

郭子仪在恒阳深沟高垒,唐军依托坚固的防线和工事,燕军很难对唐军构成实质威胁,而燕军只能在平原野外建立简陋的工事,防御能力相对薄弱。为此,唐军郭子仪部继续坚决执行之前的防守反击战术,一方面依托城池坚决固守,一方面利用嘉山的掩护,日夜不停的从侧后反突击骚扰燕军,疲敝燕军。

这样看不到希望的相持后,导致燕军始终找不到决战的突破口,疲敝不堪,士气极度低落,到了五月二十九日,唐军眼见时机成熟,全线猛烈出击,燕军大败,史思明本人也遭受了攻击,披头散发,军靴都掉了,光着脚一路逃回保定。

嘉山会战,唐军主帅郭子仪通过清晰的战略目标,准确的主战场选择和高超的战术执行,重创河北燕军主力,取得了唐军对燕军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极大的消灭了燕军的有生力量,彻底切断了河北范阳与河南洛阳方向燕军的联络,使燕军被一分为二,陷入很大的被动。

会战燕军伤亡的记载有很多版本,比较可信的版本是郭子仪传的记载,大约斩首一万左右,也就是说燕军伤亡不低于二万,损失过半。被消灭了这么多的有生力量,史思明部已经无力对优势唐军发动进攻,被迫龟缩保定、北京的狭窄地带,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困境。

嘉山会战整体战场图

嘉山会战郭子仪打的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史思明部之所以惨败,很大原因在于后院失火,被迫急于寻求与唐军主力决战,导致一直被唐军郭子仪部牵者鼻子走。

战争的胜败,往往是很多因素共同构成的,一时的胜败并不能就此轻易判定双方指挥官水平的高低。而且从事后来看,史思明部核心的精锐王牌基本得以保留,一旦时候有变,随时具备东山再起的实力。

今后,史思明与郭子仪和李光弼,还会有大把的再战的机会,到时候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战场形势,面对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那时候的他们,又会打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关注公众号 关注扁舟听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