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二)袁绍、董卓等人的盘算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1-01-28



何进自以为走出了一步妙棋;但是如果从局外分析,显然会发现,何进的计划中有一个难以堵住的漏洞。那就是,董卓之类的人,会率多少军队进京呢?

董卓会率多少军队进京,显然是不确定的。

说得具体点,董卓率领五万大军进京,也是可以的;董卓率领三万大军进京,也是可以的;董卓率领三千大军进京,也是可以的;甚至董卓率领五百将士进京,也是可以的。

如果董卓率领三五万大军进京,自然有可能威胁帝国中央政府;问题是,如果董卓就率五百将士进京,那董卓不要说威胁帝国中央政府了,恐怕就是过来给帝国中央政府上菜来了。

我们前面说过,汉灵帝活着的时候就想削夺董卓的兵权,只是董卓一直不听皇帝的调动罢了。现在,董卓如果只率领五百人进京,帝国中央政府一声令下,董卓再想回到自己的军区,估计就有些太难了。到时,中央政府把董卓扣留在京,然后再让一个高级官员携带圣旨,伙同董卓的主要下属,把董卓从前的军事力量瓜分了,那董卓的兵权,岂非就会被削夺于无形之中了?

现在的问题是,董卓会率多少军队进京呢?

这是何进布局时的明显漏洞,而且也是无法堵住的漏洞,因为董卓早已军阀化了,他想率多少军队进京,绝不是何进可能决定的;也不是袁绍、曹操可以决定的。

在这种背景下,袁绍、曹操自然敢接何进的招了。

因为袁绍、曹操等人,虽然不能确定董卓等人会率多少人进京。但是他们可以肯定,董卓等人率领的军队绝不会太多。既然如此,袁绍、曹操等人,听到那何进一心要调董卓等人进京,自然会说了,调就调!谁怕谁了?

这就好像,何进开着一辆车与袁绍、曹操开的车抢道,何进踩着油门那是玩命向前冲,本来以为袁绍、曹操一伙会闪避,却没想到袁绍、曹操一伙也踩着油门向前冲,总而言之,我到要看看谁怕谁?

赵括的老爸曾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从某种意义上,这是至理名言,问题是,许多时候,两个人都不要命,最后就是两个一块奔赴死亡罢了!

董卓接到让他率军清君侧的诏书后,自然知道,这是一个标准的伪诏。因为它显然是背着皇帝做出的决策,要知道皇帝当时已14岁了,虽然未成年,但是也不算纯粹意义的小孩子了;大家背着皇帝要冲进皇宫展开大屠杀,这是什么性质的事呢?所以,上面虽然盖着大将军的印信,它也是一个伪诏。

关键是,就算皇帝还未完全成年,上面也应该盖皇帝第一监护人太后的大印啊,而诏书上的命令,竟然让董卓率军逼迫皇帝第一监护人太后向士大夫集团屈服,它自然更是一个伪诏。

更主要的是,内廷外廷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这是东汉历代皇帝都承认的事实,老皇帝刚死,下面的人背着小皇帝和太后,要彻底打破这种政治格局,这是标准的想造反啊。

当然了,对于董卓而言,他最多考虑的问题是,并不是这个诏书的真伪问题。因为,如果对董卓不利,这个诏书就皇帝亲自下的,董卓也不会听的;如果对董卓有利,就是皇帝亲自下令禁止董卓这样做,董卓也会做的。

现在的问题是,董卓应该率多少军队进京呢?

率领五百人进京,肯定是不可以的,因为董卓率领这样多的人进京,那不过是传说中的肥猪拱门罢了,因为这样进了帝国都城,他再想摆脱中央政府的控制,就比较难了。

率领三五万人进京,好像是可以的,实际上是不可以的。因为董卓真敢这样做,他肯定就无法接近京城了。因为何进、袁绍、曹操在给董卓下令之后,肯定会密切注视董卓的军事行动;换而言之,董卓如果敢这样做,随时还会接到让他就地驻扎、甚至退回驻的诏书。因为,董卓早已军阀化了,这种人率领军事主力大举向帝国都城行军,就算何进不怕,袁绍、曹操也会吓坏的。

何进在最初调董卓进京时,估计已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换而言之,只要董卓敢这样做,袁绍、曹操等人肯定会拉稀的。如果是这样,那清洗宦官集团的计划就只能终止了。

当然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那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何进布局时,也不敢真想着靠这种机会获胜。因为董卓早已军阀化了,他现在最大的目标,自然借机向中央政府插一脚。他现在只要玩的巧妙的一点,就有机会把脚伸入帝国中央政府,他自然不会白白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董卓在接到诏书后,就率领了三千军队进京。你也别说,这个数字的军队实在搔在了何进、袁绍、曹操的痒痒处。

因为乐观的考虑,这样一枝军队肯定无法威胁帝国中央政府,相反帝国中央政府处理的好一点,也有可能趁机解除董卓的兵权,因为帝国中央政府的军队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但是,从悲观的角度考虑,这三千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一旦进入帝国都城,谁也不敢保证它不会失控,更主要的是,董卓虽然率领了三千军队,但是他身后有强大的、庞大的凉州兵团做后盾;这种人虽然只率领三千虎狼之师进入帝国都城,但真正博弈时,他可能调动的筹码,显然绝不只这三千虎狼之师。

其实,此时的袁绍、曹操自然是艺高人胆大,所以敢接何进的招;董卓更是艺高人胆大,所以才敢配合袁绍、曹操表演。因为处于董卓的位置上,敢亲自率三千将士到洛阳城的人,也实在不会很多。

现在的董卓,作为已经军阀化的凉州兵团大佬,而且帝国中央政府一直想削夺他的兵权,在这种背景下,他不好好呆在自己的地盘里,竟然奉诏率领三千将士到帝国都城清君侧,这也实在有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味。因为,亲自率领三千将士远离自己的地盘,一旦出现了意外,董卓就有可能被帝国中央政府扣留、甚至被借机除掉。

当然了,为了防止某个军事将领独控局面的结果出现。在调董卓进京时,王匡、瑁、丁原、鲍信也接到了类似的命令,这些人所率领的军队,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应该也不会少于两三千,所以凭董卓区区三千人进京,应该是不会失控的。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董卓的想法,也许就是趁此机会到中央政府插上一脚,因为以何进当时的处境,肯定很想依靠新兴的军阀集团制约士大夫集团,所以董卓进入帝国都城,在洛阳城兼个高级军政职位应该是没问题的。以后,他让这三千兵马在帝国都城生了根,再以强大的、庞大的凉州兵团为后盾,自然会成为帝国举足轻重的大佬。

当时的董卓,也许并没有想到后来的结局,因为凭区区三千兵马全面接管帝国中央政府,实在有点像讲阿拉伯的故事。

当时的洛阳城,虽然没有后世开封汴梁那样牛X,总而言之,开口闭口就是八十万禁军如何如之何;但是洛阳城内的禁军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至少这个数目远远超过了三千。

而且,洛阳外围的军队,也绝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至少丁原、鲍信等人也正率军向洛阳城靠近。如果大家不知道后来的结局,单凭此时的情形去分析,相信谁也会觉得,就算董卓进入洛阳城,他也反不了天的。问题是,事情的发展,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

袁绍一伙在围攻皇宫时,竟然让张让一伙带着皇帝跑出了皇宫,更让他们跑出了洛阳城。关键是,士大夫集团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皇帝;所以当他们在洛阳城外找到皇帝时,董卓也率军赶到了。现在,董卓想进洛阳城,还有什么难度吗?估计是没有了。因为董卓作为护驾的功臣,自然可以堂而皇之的跟着皇帝进入洛阳城。

士大夫集团想借皇帝的名义,阻止董卓进入洛阳城。当时就被董卓拒绝了。因为你们是什么东西?你们把洛阳城折腾的乌烟瘴气,让人把皇帝都劫持出了洛阳城,你们的小名,是不是都叫饭桶啊?现在,我实在怀疑你们保护皇帝的能力,更怀疑你们让洛阳恢复正常秩序的能力;所以为了皇帝、为了帝国、为了百姓,我必须得进洛阳城!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并不意味着袁绍、曹操一伙已完败了。因为董卓只是率领区区三千军队进入洛阳城,以这样一股兵力想接管洛阳城,也未免太过于异想天开了。但是,洛阳城的禁军,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集体倒向了董卓一边,于是袁绍、曹操当时就全傻眼了。

如果在事情发生之前,有人就说,万一洛阳城的禁军集体倒向董卓一边,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肯定会让人喷的满脸都是唾沫,因为除了脑袋让驴踢过的人,谁能提出这种问题呢?

洛阳城的禁军会集体倒向董卓一边,我们应该怎么办?你怎么不说,天下人都纷纷支持董卓,我们应该怎么办?在事情发生前,谁也会觉得,这是绝不是可能发生的事。问题是,它在几天以后,竟然真的变成了事实。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董卓称雄洛阳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