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志·维瓦尔第,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协奏曲之父!

 弦乐旋律 2021-01-28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3.4-1741.7.28),巴洛克末期重要的作曲家,杰出的小提琴家,对巴洛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数量很多,以歌剧、神剧、奏鸣曲和协奏曲闻名,仅协奏曲就有五百多首,奏鸣曲也有70首之多。大协奏曲《四季》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小提琴为中心,显示出主调音乐的风格。

在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最为著名,该乐章展现了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不禁联想到春天的葱绿与万物复苏的场景。

维瓦尔第对18世纪器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大协奏曲的定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赋予了慢乐章咏叹调的特征。大协奏曲《四季》(分别题为《春》、《夏》、《秋》、《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标题音乐作出一定是贡献。

维瓦尔第还首创了独奏协奏曲,主要体现在小提琴协奏曲方面,发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扩展了小提琴音区,其中快速的经过句独树一帜。

维瓦尔第对配器技术进行了改进与发展,首次把单簧管作为木管组乐器,乐队的很多特殊效果,如弱音器的使用、提琴的拨弦以及乐队的渐强和减弱处理都早于曼海姆乐派。

维瓦尔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了。《四季》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出版的作品,原为12部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部到第四部,由于各有《春》、《夏》、《秋》、《冬》四个标题,于是便组合起来称为《四季》。每一部都由三个乐章组成,采用快—慢—快的结构形式。最特别的是维瓦尔第还写了四首十四行诗放在四部作品前与音乐作对照,描绘四季景致。维瓦尔第把18世纪之前无标题的抽象器乐创作转到后来所谓的标题音乐创作上,为后世作曲家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途径。《四季》的内容包括《春》、《夏》、《秋》、《冬》四个部分。

《春》:第一乐章,鸟儿们以欣喜的歌声迎接春天,春雷预告春天的消息;第二乐章,牧场上牧羊人在牧羊犬旁沉睡;第三乐章,仙女们在牧笛声中与牧羊人翩翩起舞。

《夏》:第一乐章,夏日炎热,人与家畜都昏昏欲睡;第二乐章,在雷声和狗吠中,人们惶惶不安;第三乐章,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冰雹摧残农作物,人们处在惊恐之中。

《秋》:第一乐章,农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第二乐章,甜美的睡眠把人们带入美妙的境地;第三乐章,黎明时分,猎人们带着号角开始狩猎。

《冬》:第一乐章,狂风大作,寒冷的北风吹过面庞,人们在发抖、跺脚和跑步;第二乐章,在炉火边,室内温暖如春,而室外则冰天雪地;第三乐章,描写人们步行在冰上,不断滑倒又站起来的情形。冬天虽然寒冷、寂静,但它预示着新的开始。

 《四季,穆特演奏、卡拉扬指挥》 

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色及魅力。


 
弦律公众平台
谢谢观赏
弦律
与您共享
弦乐旋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