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江苏小麦品质报告(终稿)

 昵称37581541 2021-01-28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
联合发布
为掌握我省不同生产区域小麦主推品种及新审定品种的品质状况,评价筛选优质高产品种,提高小麦单产,改善小麦品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2017年起,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等单位,在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XGC[2017]230,JATS[2018]219,JATS[2019]343,JATS[2020]319)、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长江中下游栽培岗位科学家(CARS-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300408,2016YFD0300107,2016YFD0300405)以及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资助下,今年继续针对江苏省小麦主产区的种粮大户(农场)、小麦生产试验、综合示范展示基地及种业企业的小麦籽粒(简称小麦)开展抽样、品质检测和鉴评工作,并共同向社会公开发布,以建立江苏省小麦优势区域、优良品种、调优技术及籽粒品质信息数据库,为小麦品种和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生产布局与组织管理、收储流通与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对征集到的718个小麦样品,先在南京农业大学利用7250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蛋白质、面筋含量初步检测分析,筛选出417个样品委托具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①)、江苏华穗粮油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靖江)、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②)进行综合品质检验检测,其中37个样品同时对两个机构(北京①和靖江)送检比对,去除重复实际用于综合检测品质数据分析的样品数量为364份。现将2020年江苏省小麦品质检测分析结果发布如下:

一、小麦样品采集与检测

(一)样品的采集
2020年,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等单位,向全省13个市共征集到大田生产及试验示范基地的小麦样品718个,选送品质检测机构综合检测的样品364个,其中37个重复送检比对,实际用于数据分析的样品数为417份(图1)。


图1 2020江苏省小麦抽样分布图
(左图是近红外检测抽样点,右图为品质综合检测抽样点)

    抽样对象分为4种类型[附表一分别在县(市、区)域栏右侧标注为①②③④],包括:①种粮大户(农场)的大品种样品;②江苏省稻麦产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品种展示样品;③江苏省稻麦产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量质效协调栽培技术模式展示样品;④种业企业新品种(系)样品。种粮大户(农场)大品种样品的选择是根据2019年各地秋播(2020年夏收)面积确定(表1),一般以县(市、区)域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品种作为抽样对象,同时兼顾系统性和全面性,对小麦面积较小的县(市、区),选择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大户大品种抽样时,每个品种样品需准备2份各5公斤籽粒。
表1  江苏省主要小麦品种夏收面积变化表

(据各市农技推广机构对主推品种规模以上种植的不完全统计,单位:万亩)

 

[春性红粒-半冬性白粒]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偏弱筋

宁麦13

354.2

356.8

366

350.6

344.1

305.6

276.2

扬麦20

40.38

70.7

132

108.8

142.8

145.5

91

扬麦13

5.65

19.3

31

43.7

84.1

118

179.8

……








偏强筋

烟农19

218.5

281.2

304

385

468.7

446.3

381.4

扬麦23

167.7

181.9

168

80.7

30.9



郑麦9023

63.6

104.8

155

181

263.4

272.5

247.7

淮麦20

40.6

47.4

50

93.8

161.9

245.3

250.4

淮麦35

47.8

48.9

40





徐麦30

19.7

35.6

40

45.2

82.0

72.7

69

镇麦168

57.3

56.5

34





镇麦12

136.1

59.3

22





扬富麦101


6.6

9





……








 

淮麦33

278.2

235.6

199

179.7

136.6

69.3


扬辐麦4号

83

126.7

170

166.1

212.1

194.2

116.9

扬麦16

98.5

119.3

162

237.8

282.4

349.7

448.8

济麦22

77.9

86.2

129

138

219.8

358

214.3

镇麦10号

94.4

67.9

72





徐麦33

47.5

64.8

69

62.5

30.3



百农207

62.6

49.1

57





连麦7号


39.0

50





淮麦28

28

41.0

46

63.0

50.2

37.3

45.5

苏麦188

23.56

27.9

44





徐麦35

42.83

53.8

43





连麦8号

45.6

43.6

42





江麦816

53.9

54.8

31

54.2

12.5



宁麦14

11.27

15.1

28

61.3

61.0

55.4

67.4

矮抗58

6.5

6.5

29

60.4

70.1

107.8

135.2

……








征集到的718个样品全部用于近红外检测,涉及的小麦品种数为130个,其中4个以上样品的品种有40个。宁麦13、农麦88、徐麦33、扬麦25、镇麦12、烟农19、镇麦168、扬麦23 、镇麦10号抽样数达到15个以上且是大户大品种,主要品种构成见图2。
近红外初步检测分析后,筛选出364个样品417份分送3个品质检测机构进行综合检测,涉及的品种数为62个。其中宁麦13有25份,占比10.7%;镇麦12有27份,占比7.41%;扬麦25有24份,占比6.59%;农麦88有22份,占比6.0%;扬麦23和镇麦10有16份,占比4.4%。

图2 2020年江苏省小麦抽样品种构成

(左图为近红外检测,右图为品质综合检测)

(二)检测流程

对征集到的718个小麦样品,先在南京农业大学利用7250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瑞典)进行检测(根据GBT 24899—2010 粮油检验小麦粗蛋白质含量测定近红外法),获取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信息。然后根据小麦区域和品种分布、品质类型及分析需求等因素考量,从中筛选出417个代表性有效样品,分别委托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①,285个样品)、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②,23个有效样品)和江苏华穗粮油检测有限公司(靖江,109个有效样品)进行更多品质指标的综合检测。其中37个样品同时对两个机构送检比对,最终用于综合检测品质数据分析的样品数量为364份。

表2   2020年江苏省小麦样品抽样信息表

县\区

种植面积(万亩)

近红外检测样品数

品质综合检测样数

县\区

种植面积(万亩)

近红外检测样品数

品质综合检测样数

苏州

常熟

56.5

16

5

南通

海安

54.78

20

12

昆山

4

3

海门

17

1

0

太仓

10

3

开发区


1

0

吴江

6

2

启东

23

2

2

相城

4

2

如东

82.5

15

11

张家港

2

2

如皋

64.8

9

7

无锡

惠山

0.7

3

3

通州

43

5

5

江阴

8.2

4

2

淮安

洪泽

42.2

3

3

锡山

3.57

2

1

淮安

93.7

15

3

宜兴

20.79

3

1

淮阴

74

54

6

常州

金坛

6.1

1

1

金湖

46.01

7

6

溧阳

23.5

1

1

涟水

96

7

4

武进

2

8

2

清江浦

9.1

3

3

镇江

丹徒

8

3

3

盱眙

85

18

6

丹阳

37.9

5

3

宿迁

沭阳

134.9

5

4

京口


2

0

泗洪

106

5

3

句容

6.6

14

7

泗阳

55.1

10

4

新区

3.5

2

0

宿城

36.5

23

10

扬中

4

6

4

宿豫

40.5

18

1

南京

高淳

2.94

2

2

徐州

丰县

58

3

2

溧水

14.525

1

1

贾汪

22.1

4

4

六合

15

3

2

邳州

62

10

9

扬州

宝应

80.16

7

6

睢宁

105

53

5

高邮

77.13

14

12

铜山

47

5

2

邗江

9

4

4

新沂

23.8

3

3

江都

55.78

3

3

沛县

60

1

0

仪征

17

12

7

盐城

滨海

65

2

1

泰州

高港

8.7

3

2

大丰

84.3

31

13

海陵

5.8

13

12

东台

76.1

7

2

姜堰

43.5

15

8

阜宁

57.5

11

2

靖江

25.73

4

4

建湖

55

7

7

泰兴

57

13

11

射阳

93

17

5

兴化

90.89

27

25

亭湖

18.2

3

3

连云港

东海

120

2

1

响水

51.75

1

0

赣榆

49.2

12

3

盐都

32

5

5

灌南

64

7

6






灌云

80

1

0






海州


1

1






连云


94

56






合计 

718

364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①)检测的指标有容重、硬度指数、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粉质参数(吸水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参数(拉伸面积、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并对所送样品制作了实验室面条,部分样品制作了实验室面包和蛋糕。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②)检测的指标有粒色、容重、硬度指数、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沉淀值、灰分、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粉质参数(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参数(拉伸面积、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面包体积、面包评分等。江苏华穗粮油检测有限公司检测(以下简称靖江)的指标有容重、硬度指数、降落数值、粗蛋白含量、降落数值、湿(手洗)面筋含量、粉质参数(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拉伸参数(拉伸面积、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等。检测方法与标准均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三)不同检测方法和检测机构的数据比较及采用

为比较近红外快速法测定蛋白质、面筋含量和实验室国标法检测结果之间以及不同检测机构之间的检测数据差异,我们抽取了37个样品同时寄往北京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①)和靖江江苏华穗粮油检测有限公司(靖江)两家检测机构,用于数据比对分析,和往年类似,不同检测指标的稳定性不同。
蛋白质含量是比较稳定的指标。37个比对样品中,北京①检测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72%,靖江检测的为13.41%。而先前由南京农业大学通过近红外快速扫描检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3.87%,比靖江高3.4%,比北京低5.8%。
不同方法和机构检测湿面筋含量有一定差异,北京①检测的平均面筋含量为29.79%,靖江检测的为28.65%,近红外快速扫描检测的平均值为29.76%,介于北京①和靖江检测结果之间,比北京①低0.1%,比靖江高3.9%。
北京①测定容重平均值为802.4g/L,靖江为794.7g/L,近红外测定值797.2 g/L,北京比靖江高1%,绝对值北京高7.7g/L,近红外介于北京和靖江之间。硬度指数北京测定平均值为56.9,靖江为62.3,近红外测定值为61.4,靖江比北京高9.5%,靖江和近红外扫描结果接近。
吸水量北京①测定平均值为74.9,靖江为61.8,两者偏差较大,近红外测定结果为59.8,和靖江比较接近。面团稳定时间北京①测定平均值为7.06,靖江为6.52,靖江比北京低7.65%。
鉴于近红外扫描检测涉及的环节较少,且测定结果与国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接近,因此本报告中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容重均首先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的结果来分析,样品数共718个。其他品质指标则来自品质检测机构的数据,三家检测机构同时测定的指标,以北京①数据为主,靖江和北京②为辅,共有417份数据可供分析。

(四)不同品质的分类依据

对以上所有检测结果,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会同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质分析团队、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共同鉴评和分析。并将不同机构检测的容重、硬度指数等籽粒品质性状,近红外检测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及机构检测的降落数值等蛋白品质性状,机构检测的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粉质参数以及拉伸面积、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等拉伸参数指标数据,详细列于附表一。
综合考虑GB/T 17892—1999优质小麦▪强筋小麦、GB/T 17893—1999优质小麦▪弱筋小麦和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或湿面筋含量品质指标划分为5类,并分别定义为强筋(蛋白质含量≥15%且湿面筋含量≥35%)、中强筋(蛋白质含量≥14%~15%且湿面筋含量≥32~35%)、中筋(蛋白质含量≥12.5%~14%且湿面筋含量≥26~32%)、中弱筋(蛋白质含量≤11.5%~12.5%且湿面筋含量≤22~26%)、弱筋(蛋白质含量≤11.5%且湿面筋含量≤22%)。

二、小麦样品总体品质情况

(一)近红外检测

718个征集样品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变幅为9.71%~20.98%, 2019年的变化范围10.20%~17.49%,2020年蛋白质变化范围大于2019年;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3.81%,比2019年均值13.66%高1.09%(图3)。

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0.28%~43.34%,2019年湿面筋含量变幅为18.48%~36.50%,2020年面筋最大值、最小值均高于2019年;湿面筋含量平均值为29.88%,比2019年平均值29.24%高2.19%。

图3 2020年江苏省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概况(近红外)

结合GB/T17892、17893—1999和GB/T17320—2013标准,将718个样品划分为强筋、中强筋、中筋、中弱筋和弱筋五类。其中有30个样品(占比4.2%)蛋白质含量在15.0%以上、湿面筋35%以上,达到强筋小麦标准;有140个样品(占比19.5%)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湿面筋32%以上,达到中强筋(以上)小麦标准;有580个样品(占比80.8%)蛋白质含量在12.5%以上、湿面筋26%以上,达到中筋(以上)小麦标准;共有78个样品(占比10.9%)蛋白质含量在12.5%以下、湿面筋26%以下,达到中弱筋(以上)小麦标准;仅有7个样品(占比0.97%)蛋白质含量11.5%以下,湿面筋含量22%以下,达到弱筋小麦标准。
小麦样品容重的变幅为760~830 g/L(克/升),平均值为802 g/L。根据GB 1351—2008 (商品)小麦标准,718个样品中,容重≥790 g/L、达到一等的有574 个,占比80 %,较2019年比重稍有下降;容重770~790 g/L、达到二等标准的有138个,占比19.2 %,比例高于2019年;容重750~770g/L、仅达到三等标准的6个,占比0.8 %。
和2018年比较,今年和2019年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普遍偏低,可能是由于这两年小麦灌浆期光照充足,籽粒干物质积累较多,粒重较高,对籽粒蛋白质起到稀释作用。

表3   718个小麦样品近红外检测检测结果分类

蛋白质

含量%

湿面筋

含量%

样品数

自定义类别

占比%

聚类1

数量

占比%

聚类2

数量

占比%

≤11.5

≤22

7

弱筋

0.97

弱筋

7

0.97

中弱筋及以下

78

10.86

22<Y<26

25

中弱筋


中弱筋

71

9.89

11.5<X<12.5

≤22

0



22<Y<26

46

中弱筋


≥26

57

其他


其他

61

8.50

其他

61

8.5

12.5≤X<14

<26

4

其他


26≤Y<32

259

中筋


中筋

404

56.27

中筋及

以上

579

80.64

≥32

0



14≤X<15

<32

145

中筋


32≤Y<35

39

中强筋


中强筋及以上

175

24.37

≥35

0



≥15

<32

5

中筋


32≤Y<35

101

中强筋


≥35

30

强筋

4.18

合计


718









(二)品质综合检测

图4 2020年江苏省小麦籽粒品质概况(品质检测机构检测)

品质综合检测的样品数为364个。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0.25%~21.80%,平均值为14.29%,比近红外高0.5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省平均高1.16个百分点,面筋含量(%)变幅为16.70%~48.20%,平均值为28.96%,比近红外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省平均高0.50个百分点。今年蛋白质、面筋含量检测数据比去年略高。小麦样品容重平均值为805.13 g/L,比上年高5.40g/L;硬度指数平均值66.31,比上年高3.76;吸水量平均值89.19ml/100g,比上年高28.72ml/100g;形成时间平均值3.94min,比上年高0.33min;稳定时间平均值为7.25min,比上年高1.03min。

靖江机构测定了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中除沉降值和能量以外的全部6个指标,而北京①机构数值部分有缺失,湿面筋有效值为362个,吸水量有效值为287个、稳定时间有效值为361个、最大阻力有效值为359个。364个送检样品中,容重(g/L)≥790、达到一等的有282个,占比77.5%;790>容重≥770、达到二等标准的有71个,占比19.5%;770>容重≥750、达到三等标准的有10个,占比2.7%;750>容重≥730、达到四等标准的有1个,占比0.3%;没有五等(730>容重≥710)及等外标准的样品。容重情况总体高于前两年。

表4   小麦样品等级分布[容重(γ),g/L]

年份

样品数

一等

γ790

二等

790γ770

三等

770γ750

四等

750γ730

五等

730γ710

个数

占%

个数

占%

个数

占%

个数

占%

个数

占%

2020

364

282

77.5

71

19.5

10

2.7

1

0.3

0

0

2019

200

147

73.5

36

18.0

13

6.5

2

1.0

2

1.0

2018

193

109

56.5

46

23.8

24

12.4

11

5.7

3

1.6

根据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364个样品中,有1个样品硬度指数<50,达到弱筋小麦标准,占比0.3%;50≤硬度指数<60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的样品35个,占比9.6%;328个样品的硬度指数≥60,达到中强筋和强筋标准,占比90.1%。

根据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364个有效样品中,有4个样品吸水量(毫升/100克)<56,达弱筋小麦标准,占比1.4%;56≤吸水量<58达到中筋标准的样品22个,占比7.7%;58≤吸水量<60达到中强筋标准的样品20个,占比7.0%;241个样品吸水量≥60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占比84.0%;另有77个样品因籽粒太少、磨粉不够而未能获取有效数据。
根据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364个抽样中,有38个样品稳定时间<3min,达到弱筋小麦标准,占比 10.5%;3min≤稳定时间<6min达到中筋标准的样品141个,占比 39.1%;6min≤稳定时间<8min达到中强筋标准的样品65个,占比18.0 %;117个样品稳定时间≥8min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占比32.4 %;另有3个样品因籽粒太少、磨粉不够而未能获取有效数据。
综合来看,在综合检测的364个小麦样品中,根据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质量标准,优先采用南京农业大学近红外检测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兼顾考虑机构所检测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来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仅有1个,占比0.3%;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的样品有179个,占比49.2%;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有89个,占比24.5%;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有35个,占比9.6%;其余(60个,占16.5%)为部分指标达到要求的其他类型小麦。当采用GB/T17892、17893—1999标准时,364份样品按照近红外检测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划分时,达到强筋一等标准的样品仅有23个,强筋二等样品78个,优质弱筋样品有7个;若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同时考虑了机构检测的数值也达到标准,则达到一等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有2个,二等强筋小麦样品8个,没有优质弱筋样品。当采用我们针对近红外快速检测对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自定义标准时,则可判断强筋样品67个,中强筋109个,中筋238个,中弱筋76个,弱筋27个,其他样品7个,似乎更符合我省商品小麦品质定位的分布实况。

表5   小麦品种品质达标(GB/T 17320—2013)情况

年份

2020

2019

2018

样品数

364

200

193

达到强筋

个数

35|36

8|9

14

占%

9.6|9.9

4.0|4.5

7.3

达到中强筋

个数

53|29

28|18

24

占%

14.6|8.0

14.0|9.0

12.4

达到中筋

个数

90|87

68|66

55

占%

24.7|23.9

34.0|33.0

28.5

达到弱筋

个数

1

2

1

占%

0.3

1.0

0.52

注:①送检北京、靖江机构因未测定沉降值和能量,只对标其余的6个指标,若6项指标中缺失计入不达标;②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优先采用南京农业大学近红外检测数据比对,若与机构检测数据品质定位不一致时,用“|”在右侧另行标注,并同时计入达标数。③两个机构检测值至少有一个达标即判定达标,两个机构都达标的以北京为准。④北京的部分拉伸和粉质参数尚未完成测试,仅对完成测试的样品进行分析。

三、小麦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

(一)全省13市品质比较
1、近红外快速检测结果

 从今年征集到的小麦籽粒样品近红外检测结果来看,全省13市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2020年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市为泰州市,为14.78%,淮安市、镇江市和盐城市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超过了14%,而常州、无锡、连云港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低于13%。

图5 2020年江苏省各市小麦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容重表现
各市抽样籽粒湿面筋含量区域分布特征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比较类似,泰州市湿面筋含量最高为31.66%,淮安、盐城、镇江、宿迁、扬州较高,均超过了30%,而常州最低仅26.54%,其次为无锡26.89%。
各市抽样籽粒容重徐州最高为816g/L,其次为淮安812 g/L,连云港809 g/L,宿迁806 g/L,均超过了800 g/L;最低为南通785 g/L,其次为无锡、苏州,均为790 g/L。
2、品质机构综合检测结果
从品质机构检测结果看(表6),容重(g/L)最高的为连云港市(819),其次为徐州市816,最低的苏州市780,次低为常州市787;硬度指数最高的为淮安市(68.48),其次为宿迁市68.14,最低的无锡市62.86,次低为南通63.78;除常州、苏州、无锡、宿迁以及镇江5个市无法获得平均降落值数据外,降落值(s)最低的是盐城市(394.25),最高的是泰州市(472.00),均高于300,达到正常小麦标准;吸水量(ml/100g)最低的是南京市,为60.00,无锡市最高132.94,有异常值存在;稳定时间(min)最高的常州为15.10,有异常值存在,其次为淮安,最低的南京3.63,次低为无锡市;最大拉伸阻力(EU)最高的连云港市为504,其次为苏州市,最低为宿迁市284.9。
表6   全省13市小麦样品的品质性状
[注:籽粒性状364为个样品品质机构检测的结果,粉质参数为361个样品品质机构检测的结果,拉伸参数为359个样品品质机构检测的结果,其余数据缺失。]

(二)小麦主产县(市、区)品质比较
1、近红外快速检测结果
从各主产县(市、区)抽样测定结果来看,74个县(市、区)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出现在泰州市海陵区18.24%,其次为南通市的海门市、镇江市的句容市、淮安市洪泽区,分别为15.06%、15.60%和16.42%。而蛋白质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南通市通州区,仅11.14%,其次为无锡市惠山区、宿迁市宿城区、泰州市的靖江市,分别为11.58%、11.60%和11.74%,均低于12%。各县按区域综合平均,苏南(江南)5市各县(市、区)样品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25%,苏北5市各县(市、区)为13.75%,苏中3市各县(市、区)样品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最高,为14.14%。
小麦湿面筋含量区域分布和蛋白质比较类似,最高值也为泰州市海陵区38.42%,其次是南通市的海门市35.36%。湿面筋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南通市通州区,为23.20%,其次是泰州市的靖江市、无锡市惠山区,分别为24.31%和24.53%。
蛋白质含量最高的10个样品有9个是来自泰州市海陵区,品种分别是扬麦29、镇麦10号、扬麦27、宁麦资126、明麦133、农麦88、镇麦13、镇麦12、罗麦10号,还有一个是来自淮安市的盱眙县镇麦11。泰州市海陵区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这可能和较高施氮量有关,施氮量为22kg/亩,而磷钾肥用量较低。
蛋白质含量最低的10个样品分别是来自无锡市惠山区的扬麦25、南通市通州区的扬麦25、宿迁市宿城区的徐麦35、农麦168、西农822、保麦5号,泰州市的靖江市宁麦13,淮安市的金湖县宁麦13,南通市通州区的扬麦20,连云港市海州区的安科1405。宿迁市宿城区的几个品种蛋白质含量均比较低,其亩施氮量为15kg以下,较低的蛋白质含量可能和施氮量较低有一定关系。
容重(g/L)最高的县(区)为徐州市的邳州市(820),其次是徐州市的丰县(819.9),最低的为南通市通州区(772)、南京市溧水区(774)。
图6 2020年小麦样品分县(市、区)蛋白质(左)和面筋含量(右)
2、品质机构综合检测结果
品质机构检测的结果:容重(g/L)最高的县(区)为连云港东海(833),其次是宿迁市的沭阳829,最低的为苏州市的张家港市772,次低的是南通市通州区774;硬度指数最高的是盐城市的阜宁,为71,最低的南通市通州50.6,次低为南京市的溧水55;测定的19个县(市、区)中,降落值(秒,s)最低的是盐城市的滨海县(357),均高于300,达到正常小麦标准,最高的是502;测定的61个县(市、区)中,吸水量(ml/100g)最低的是南通市通州区,为56.20,镇江市丹徒区最高185.2,其次为盐城市的阜宁县和无锡市锡山区;测定的61个县(市、区)中,稳定时间(min)最高的常州市武进,为22.55,其次为徐州市铜山,最低的为泰州市的靖江市2.28;测定的60个县(市、区)中,最大拉伸阻力(EU)最高的为徐州市铜山668,其次是苏州市的相城区,最低为宿迁市的宿豫125,次低是徐州市的丰县。
 表7   不同县(市、区)小麦样品品质性状
[注: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为364个近红外检测的结果,籽粒性状、降落值、粉质参数为机构检测的结果]

3、优质小麦优势区域分布及食品评分分布情况
从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的达标小麦地区分布结果看,弱筋小麦样品仅1个,地处沿江麦区的通州;中筋小麦样品90个,在淮北麦区分布较多,另外中筋小麦还主要分布在里下河麦区,在常熟、大丰、亭湖、海安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中强筋小麦样品53个,主要分布在淮北麦区,其次是里下河和沿江麦区,在常熟、海安、大丰等地有零星分布;而(偏)强筋小麦样品35个,主要分布在里下河麦区,其次是沿海麦区,海安、淮阴、句容等沿江、淮北麦区也会在局部出现。
图7  2020年江苏达标(GBT17320-2013)小麦产区分布情况
从食品制作品质评分看,送到北京①检测的285个样品,284个样品制作了面条,59个制作了面包,43个制作了蛋糕。制作面包和蛋糕的样品是根据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筛选,面筋含量≥30%,面筋指数≥0.85的样品制作面包,面筋含量<25%的样品制作蛋糕。59个样品面包评分中,达到80分以上的有14个(其中符合GB/T 17320—2013标准达强筋小麦的样品有2个),主要分布于淮南麦区的沿海农区、沿江农区、里下河农区和太湖麦区,而传统认为适合中强筋小麦生产的广大淮北麦区并未出现面包食品高评分样品,说明近年来我省淮南麦区的红粒春性品种在强筋小麦育种上有了新突破。面条评分达到80分以上、且符合中国小麦质量年报中中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有138个,主要集中在淮北麦区,其次为里下河麦区,说明江苏地区小麦普遍适合加工面条。蛋糕评分80分以上的样品有7个,主要分布于沿江麦区和太湖麦区。综合来看,目前江苏各地适宜制作面条小麦的样品数量较多,面条评分较高的样品多出现在淮北麦区和里下河麦区;沿江和太湖麦区适宜制作蛋糕样品较多;而适合制作面包的样品出现在淮南麦区的各个农区。

图8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制作的实验室食品

图9 2020年江苏小麦食品评分产区分布情况

四、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分析

(一)大品种品质差异
1、近红外检测
本次抽样涉及的品种较多,有130个,其中全省种植面积40万亩以上的有21个,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宁麦13,为354万亩,其次为淮麦33,烟农19,扬麦23号,镇麦12号,扬麦25号,种植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
21个大品种中淮北半冬性品种有11个,淮南春性品种9个,这些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2.5%~15.65%,徐麦35最低为12.5%,其次为烟农19、扬麦25、济麦22。淮麦35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5.65%,其次为镇麦168、百农207、郑麦9023、淮麦20。蛋白质含量和品种春化类型关系不大,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品种既有春性较强的淮南品种也有冬性较强的淮北品种。
湿面筋含量的变化趋势和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差异,其变化范围为26.98%~33.44%,徐麦35最低,其次为扬麦25、烟农19、徐麦33,湿面筋含量最高的是淮麦35,其次为镇麦168、淮麦20、郑麦9023。与去年相同,湿面筋含量较高品种大多为淮北品种。
容重(g/L)最高的品种是徐麦33为820,其次是百农207为818,这与2019年相同;容重最低的品种是扬麦25为786,次低是扬麦16为791。
表8  2020年江苏较大品种小麦蛋白、籽粒品质性状以及粉质、拉伸参数的变异情况
[注: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为近红外检测的结果,籽粒品质性状、降落值、粉质参数为机构检测的结果。较大品种指的是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的品种,品种顺序为种植面积由大到小]

表9  2020年江苏较大品种小麦食品加工品质评分及变异情况

(▲上滑向下查看更多↓)
注:(1)数据来自送检北京粮科院的285个有效样品;(2)面包对照为美国进口的硬红春小麦,面包体积平均为˃900mL,评分为90分;面条对照为澳标白麦,面条评分为89分。(3)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做的面包和蛋糕面筋含量小于25%只制作蛋糕,大于等于30%制作面包是,285个样品全部制作了面条。

2、品质综合检测 
从品质机构综合检测的平均结果看,容重(g/L)最高的品种是镇麦13为841,其次是江麦816为839,容重最低的品种是镇麦15号为772.5,次低是扬麦22为775;硬度指数最高的品种是西农822为75,其次是镇麦13号和农麦168,硬度指数最低的品种是扬麦24为56,次低是扬麦25;降落值(s)最低的品种是扬麦29为378,低于300,所有有效检测样品均高于300,达到正常小麦标准;吸水量(ml/100g)最低的是扬麦13,为55.5,农麦168最高为193,其次是瑞华麦520;稳定时间(min)最高的品种安科1405为27.4,其次是宁麦资186,最低的是西农822和连麦7号的T1处理(10月15日播种,播量9kg/亩,氮肥施用量19kg,基追比7:3)为1.2,次低是瑞华麦516;最大拉伸阻力(EU)最高的品种是宁麦资166为900,其次是连麦7号的T27处理(11月15日播种,氮肥施用量19kg,基追比3:7),最低是淮麦35为117,次低是江麦186。
制作面包的20个小麦品种中,评分平均值最高的品种是镇麦168,为85.2分,镇麦15为82.3分,淮麦40为79.0分,评分最低的品种是扬辐麦4号,为29.1分;制作面条评分平均值最高的品种是连麦7号,为82.5分,其次是瑞华麦516,评分最低的品种是扬麦24和西农822,为78.0分,次低是镇麦9号。蛋糕评分平均值最高的品种是镇麦10号,为84.5分,其次是徐麦35为82分,评分最低的品种是扬麦20,为57分。
(二)品种品质表现的区域(产地)差异
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的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变化较大。品质检测机构结果显示,2020年抽样较多的几个品种,从蛋白质含量来看,徐麦35的产地变幅最大,变异系数18.65%,其次为济麦22,变异系数18.36%,然后是扬麦20,而淮麦35和淮麦20变化幅度较小。从面筋含量来看,徐麦35的变幅最大,其次为济麦22,而淮麦35和江麦816在不同地区相对比较稳定。从硬度指数看,扬麦20的产地变幅最大,变异系数43.54%,其次是徐麦35和扬麦25,而淮麦20和济麦22在不同产地相对稳定。从稳定时间看,扬辐麦4号的产地变幅最大,变异系数102.35%,其次是扬麦16和镇麦10号,不同产地变幅相对较小的是镇麦168,变异系数是22.9%,其次是济麦22。进一步对抽样数量前几位的品种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来自品质检测机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宁麦13在7个市18个县区均有种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0.90%~16.60%,平均值为13.34%,变异系数8.98%;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1.30%~34.80%,平均值为28.45%,变异系数9.77%。根据我们前面的自定义标准,金湖和靖江2个县(市)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低,达到弱筋小麦标准,六合和泰兴2个县(区)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高,分别超过了14%和32%,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硬度指数变幅为31~76,平均值为58,变异系数为14.74%;稳定时间变幅为1.4~13min,平均值为4.79min,变异系数为46.97%。制作面包的3个样品中,最高的评分值为79.25,平均值75.5;制作面条的39个样品中,最高的评分值为82.5,评分平均值为80.23。制作蛋糕的4个样品中,最高的评分值为79,平均值73。
  镇麦12在7个市14个县区均有种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2.50%~19.90%,平均值为14.28%,变异系数10.83%;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1.70~42.20%,平均值为31.01%,变异系数8.63%。张家港的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低,达到中弱筋小麦标准;硬度指数变幅为54~76,平均值为68.72,变异系数为6.88%;稳定时间变幅为2.0~13.0,平均值为8.98,变异系数为42.09%。制作面包的12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1.9,变幅47~81.9;制作面条的27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1.5,评分平均值为79.04;制作蛋糕的2个样品,最高评分值为77,评分平均值为76。
  扬麦25在9个市15个县区均有种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0.50%~14.60%,平均值为12.80%,变异系数10.57%;湿面筋含量变幅为19.20%~35.40%,平均值为27.08%,变异系数11.57%。如东、通州和惠山的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低,达到中弱筋小麦标准。溧水、仪征、泰兴、江阴、锡山、射阳、扬中、亭湖的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适中,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硬度指数变幅为16~65,平均值为38.02,变异系数为35.56%;稳定时间变幅为1.4~7.1min,平均值为3.98min,变异系数为40.20%。适合制作面包的样品有1个,评分值为87.25;制作面条的19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1.0,评分平均值为78.7;制作蛋糕的10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3.0,蛋糕评分平均值为67.4。
  农麦88在7个市14个县区均有种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05%~19.79%,平均值为13.54%,变异系数13.52%;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4.40%~40.90%,平均值为30.85%,变异系数16.24%。姜堰、海安、盐都和海陵的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硬度指数变幅为55~74,平均值为65.63,变异系数为19.81%;稳定时间变幅为 4.5~22.6min,平均值为12.71min,变异系数为36.27%。制作面包的9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8.7,评分平均值为78.6;制作面条的21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2.0,评分平均值为79.5;制作蛋糕的2个样品中,评分平均值为74.0。
扬麦23在9个市19个县区均有种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1.50%~16.90%,平均值为13.61%,变异系数9.15%;湿面筋含量变幅为16.70%~37.30%,平均值为28.82%,变异系数9.84%。武进和启东的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低,达到中弱筋小麦标准;硬度指数变幅为11~73,平均值为53.17,变异系数为21.12%;稳定时间变幅为1.7~11.9min,平均值为5.15min,变异系数为47.77%。制作面条的23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2.5,评分平均值为79.7;制作面包的4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70.3,评分平均值53.8;制作蛋糕的5个样品中,最高的评分值为85.0,评分平均值76.0。
  镇麦10号在4个市7个县区均有种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95%~18.19%,平均值为15.08%,变异系数11.80%;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3.60%~39.00%,平均值为28.59%,变异系数17.13%。如东、大丰、盐都和相城区,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适中,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硬度指数变幅为58~73,平均值为66.27,变异系数为19.24%;稳定时间变幅为3.1~34.4min,平均值为12.76min,变异系数为36.60%。制作面条的16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82.0,评分平均值为79.8;制作面包的6个样品中,最高评分值为98.0,评分平均值为80.5;制作蛋糕的2个样品中,评分平均值为84.5。
有关品种蛋白质(含量)品质地图如下:

宁麦13

镇麦12

扬麦25

农麦88

扬麦23

镇麦10

涡麦9号

烟农19

淮麦33

扬辐麦4号

扬麦16

镇麦168

淮麦40

扬麦29

国红6号

明麦133

(▲上滑向下查看更多↓)
图10 2020年江苏省部分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布图

五、江苏小麦品质提升的策略建议

1、选择适宜生态区。根据江苏小麦品质区划,在不同生态区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种植。本次检测结果显示,靖江、射阳、大丰等地属于沿江沿海弱筋小麦品质区,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低的样品主要来自这些地区。兴化、仪征、姜堰、盐都等地属于里下河麦区,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高的样品大多来自这些地区,东海、新沂、沭阳属于淮北(徐淮)麦区,也有高蛋白样品。
此外同一个行政区,受土壤、气候条件及推广品种影响,品质也会有较大差异,如此次抽样的盐城大丰区有些品种蛋白和面筋含量均居于全省前列,但也有个别样品蛋白质含量很低,这可能是取样来自于靠近沿海农区和靠近里下河麦区所致。可见小麦主产区域内的品质差异仍在所难免,江苏省农业生态区划分为6大农区,但每个大农区还包含多个亚区(全省共有44个亚区),其对小麦籽粒品质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江苏小麦品质区划需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按气候、土壤、地理地形、品种类型、生产条件等进行更细致的区域划分(初步划分为39个小麦亚区),引导不同类型品种种植在适合发挥其产量品质潜力的生态区域,才能促进市场认可的优质小麦优势区域的产生,促进优质小麦原料的定向采购和优质优价。
图11 江苏省六大麦区及初步划定的39亚区示意图

2、选用优质良种。好麦还需好种,品种是品质提升的内因,今年和去年镇麦168、郑麦9023、农麦88、明麦133、镇麦10号、镇麦12等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均较高,且相对比较稳定,部分新品种也有较好强筋品质表现。但也有些小麦品种受环境影响较大,常常出现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状况。扬麦23、宁麦13都是种植面积大、抽样数量多的小麦品种,其蛋白和面筋含量均有较大变异,在不同生态点既有强筋品种表现,也有弱筋品种表现,说明品种的稳定性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
3、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由于一般品种都具有品质性状不稳定特性,除了要选择适宜生态区种植,配套栽培技术也对品质有重要影响。肥料、播期、密度、茬口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到籽粒的最终品质。强筋小麦需要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氮肥后移,而弱筋小麦则要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并氮肥前移,避免晚播,增密减氮。因此需要研究不同生态区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制订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量质协调的栽培技术规范,并加以推广应用。
4、建立优质小麦产业联盟,促进产销衔接。优质小麦的优质与高产生产策略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弱筋小麦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因此,优质品种在优势区域内种植、单收单储、优质优价,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建立由小麦种植专家牵头,广泛发动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企业参与,服务于种植大户(农场)和用麦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在适宜生态区推动小麦品种和关键技术标准化、统一化,生产出品质稳定一致的商品小麦,对接到有需求的企业。今后我们要以具备公益性、有资质的检测鉴评机构为纽带,让小麦生产的主、客体知晓所产小麦的品质(数值)状况,让商品小麦具备品质标签,再以小麦交易市场为平台,连接小麦流通(仓储、贸易)企业、制粉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种粮大户,以质论价,通过优质优价购销,调动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从而解决产销脱节、混收混储带来的商品小麦品质不高不稳的老大难问题。
附表一   364份送检小麦的综合品质性状
附表二   部分送检样品(285个)的实验室食品评分(北京①机构检测)
附表一    417份送检小麦的综合品质性状


(▲上滑向下查看更多↓)

附表二    部分送检样品(285个)的实验室食品评分
(北京①机构检测) [评分为百分制]


(▲上滑向下查看更多↓)

—————— END ——————

特别致谢  2020年江苏小麦籽粒抽样、检测分析团队,分别为:

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品质分析室(南京)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

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江苏华穗粮油检测有限公司(靖江)

江苏(布谷鸟)种植产业发展联盟(提供抽样支持)

[编辑排版:周琴、黄梅、丁锦峰]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抽样检测、技术统计与分析,与行政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有差异,不具备法定效力,仅供小麦生产和流通、加工企业应用时参考!请勿引用!若转载引用产生不良后果,责任由引用者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