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单方点评(一)

 Dwb医者仁心 2021-01-29

小单方具有简单、廉价、高效的优点,一些小病不用看医生,就能够自己解决,花钱少,不用排号,节约时间,故有“小小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所以平时一定要保养身体,别等身体严重透支后,又希望医生能立马解除痛苦,若不能达到期望值还会埋怨医师。

与其埋怨不如平时多学点保养身体、中医文化修养以及方药的知识,就算有疾病,也会有条不紊,不至于走弯路。

下面我来点评一些常用小单方,希望对你的健康有帮助。选择我的《广义经方系列丛书--药证(第三卷)》书中的小单方片段,给大家一个参考。

对于经方医生而言,这本书是很好的药证书;同时这本书也是我们广义经方线上线下的培训教材,同样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粉丝、热爱生活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士自学。里面的小单方选自历代名著,价值非常大,可以学习收藏,以备急用,“藏方于民,还方于民”,这也是我们中医人的责任之一。

甘草

《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1)治肺痿吐涎沫: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点评:这个方就两个药物,一可以治疗痰痰涎多的疾病:反复咳嗽,咳痰,白色泡沫痰,痰涎清稀,或是流口水,流清鼻涕(这些疾病都表现为虚寒性疾病;黄痰、舌质红、舌苔黄燥者不适用);二是可以治疗出血性疾病,出血分不清寒热、比较急,就用炮姜和炙甘草大剂量快速止血,然后再分寒热调理。

(2)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伤寒论》桔梗汤)。

 点评:咽喉疼痛,不管寒热疼痛,都可以用此方简单治疗,然后分寒热治疗,甘草(没有写炙就用生甘草)剂量大于桔梗,2:1。

 (3)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点评:这三个药物,都是药食同源,味道甜,魅力十足,治疗无故烦躁、心神不安、失眠、多汗等多种精神神经症状。

(4)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点评:瓜蒌根滋阴润燥生津滋补强壮,对于口干、烦躁、舌质红、舌苔红、无气力者效果好,再加炙甘草和胃生津同时保护脾胃。

(5)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怪证奇方》)。

 点评:甘草清热解毒生津,蜂蜜解毒,两者相加可以治疗烧汤伤后水分津液丢失引起的疼痛以及其他症状。

(6)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养生必用方》)。

 点评:生甘草可以解百种毒,用西医来解释甘草可以抗病毒、抗细菌、增加抵抗力,实乃好药。阴下湿痒,用生甘草浓煎洗,效果好过各种妇科洗液。

(7)甘草大豆汤

大豆甘草汤:甘草90克,赤皮葱3茎, 大豆30克,治外阴蚀,下疳,湮疮肿痛。上药用水600毫升,煮豆熟为度,用槐条1把同煮,取清汁趁热淋浴,冷即再温。浸二三时为度(《外科精义》卷下引《太平圣惠方》)。

点评:大豆甘草清热解毒,赤皮葱茎辛温通窍杀毒,相得益彰。

(8)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生甘草3克。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点评:本方药食同源,口味非常好,效果也非常好,不光可治疗小儿水痘,发热疾病以及其他病毒性疾病亦可。

(9)《金匮》: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3两,杏仁50枚,甘草1两。胸痹,胸中气塞,短气。

 点评:用于短气,胸中气塞,胸中压抑,呼吸不畅快者。

【医师简介】

邓文斌,男,1976年出生。擅长广义经方的教学与指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