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症运用中药的心得(1)

 xyf4345 2021-01-29

临床上经常运用中药治疗各种疼痛病症,只要运用得当,均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在近三十余年的医疗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探索、观察与研究,并根据自己的临证心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用药习惯。较之于砭石、火烤等原始的最为古老的治疗方法,中草药作为我们先人在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掌握的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继经络、针灸、刺血、手法之后,中药成为我们先人所掌握的治疗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中药治病防病,有自成医疗体系,即辨证论治,它的内容包括理、法、方、药。临床用药,要组织处方,组织处方要符合治疗原则,而治疗原则的确立,又有赖于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前人在临床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个时期的名家,都在自己独特的用药习惯中逐步形成了治疗体系,如有的擅长运用补脾胃药,通过补脾胃来消除与之相关的其它疾病,有的擅长使用滋阴药治疗因为阴虚内热引起的疾病。不同的组方用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不同的用药原则,形成不同的药物效应。即使相同的组方用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产生的治疗作用和效果也会大为不同。近年来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相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析、对相关药物的动物试验,都对提高中药的疗效有了很大的帮助。并且许多试验与传统中药辨证论治的理论相吻合,如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对贫血状态下的动物有促进红细胞增生的作用,这与中医辨证论治中的“气血双补”相一致。在临床上要求临证用药尽量与辨证论治的理论保持统一,使得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协调一致。在临床上更要不断吸取现代科学对中药研究的成果,给这些研究成果赋予辨证论治以新的内容,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运用中药要熟悉药性与产地,要识得各种中药饮片的真假,要知道中药饮片的煎药方法,这些常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事关中药治疗的实际疗效,所以临床医生并不是开完药方就可以产生疗效的,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配合,抓好各个环节,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茯苓

是一种多孔菌科植物的菌核体,茯苓味甘淡,性平。其味甘,能够助脾运化水湿而健脾。临床上许多腰腿痛、膝关节肿胀疼痛,都与脾虚水湿着滞有关,常运用茯苓运化水湿的作用而入方药。茯苓对健康的人没有利尿作用,但凡有五脏六腑身体各部出现水湿停留证候的时候,就有明显的利尿消水的作用。与猪苓相比,茯苓不仅有利水的功效,还有补益的作用,当临床上要加强利水而又兼具扶正的时候,可以茯苓与猪苓相配合;茯苓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常与白术、木瓜等为伍对治疗血糖过高引起的神经炎性疼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茯苓一般为白茯苓,如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部分称为茯神,而里面的松根为茯神木,茯神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偏于宁心安神,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平肝祛风。临床上失眠多梦、头晕头痛多用茯神,而心掣痛、心悸健忘,及手足痉挛疼痛者多用茯神木。茯神木具有通经顺阳、活血止痛的效果。茯苓有赤松或马尾松生长的地方都会有寄生。以云南的茯苓药效最好。现在很少有野生的茯苓了,都是人工培植,用量一般需要偏大,茯苓、茯神、茯神木根据病情可用10~15克,我经常用到30克。因为茯苓具有通利的效用,对阴虚液耗的病人需要慎用。

白术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野生的已经很少了,我们浙江栽培的数量最大。因为其味清香易遭虫害,尤其是地老虎、蚜虫、蛴螬,需要人工捕杀或诱杀。白术性味苦甘温,具有健脾补肾、祛风除湿、和中益气、消肿止痛的功效。补脾胃之虚,除脾虚湿盛,祛寒湿痹痛,白术当属第一,尤其是脾虚湿盛、肾气虚寒引起的风眩头痛、劳力内伤、四肢无力沉痛、腰间淤血阻络刺痛等病症均可以用白术治疗。《内经》“风、寒、湿三邪合而致痹”,白术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性纯阳,具有较好的祛除风、寒、湿三邪的功效,所以是治疗疼痛、麻木、眩晕等痹证的好药。现代研究动物试验表明白术具有利尿作用,研究显示白术的利尿作用不是影响水的重吸收,而是继发于电解质重吸收的减少,其优点是利尿而不发生钠、氯潴留;白术可使胃肠分泌旺盛,胃肠蠕动增速和降低血糖的作用;白术具有抗血凝、加速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白术还具有强壮的作用。白术与茯苓、木香相配助中焦运化,可以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四肢倦怠等症;白术与天麻、防风配治疗各种眩晕症;白术与杜仲、续断、木瓜、怀牛膝配伍对腰部瘀阻引起的腰腿疼痛、下肢行走不便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与茯苓木、木瓜、独活等配合对膝关节肿胀疼痛有明显消肿止痛的作用。白术消可以消病邪,治疗上述的各种病症;白术补可以补气血,通过益气而生血,治疗贫血症、虚脱症;安可以安中,通过健脾益肾、和中而安胎,治疗各种妊娠反应;白术还是一味养颜祛斑的良药。白术生多用于益气活血生血,熟多用于健脾和胃化湿。用量一般是10~15,病重或需要时可以加倍。(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