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价收入比是个真实谎言(四)

 朱酒 2021-01-29

6、传统价值观塑造了超强的储蓄能力,实际购买力远被低估
中华文明是一个沿袭了几千年的不间断文明,与早已经失传的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体系相比,不仅仅在广度、深度和持续性上具有优势,更在实用性上独领风骚。
即便是一个从来没读过书的中国人,也能够脱口而出很多带有浓郁传统文化的词汇,譬如“勤俭持家”、“居安思危”、“安居乐业”等等。
以“勤俭持家”为例,欧美白人善于赚钱,但消费高,消费习惯更是大手大脚,经常寅吃卯粮;非洲和南美的第三世界兄弟们,花销不大,但也不喜欢赚钱,一堆火一瓶酒的日子就能歌舞升平。

中国人不但甘于节俭,而且喜欢赚钱,那种拼命赚钱却又拼命省钱的风格,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加上中国的物价整体上来说还是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所以中国的储蓄率是51%,美国仅有16%。在牺牲了很多消费之后,中国人买房时的支付能力与美国人相比,并不像房价收入比看起来差距那么大。
所以我们看实际购房能力的时候,不能简单看一个人赚了多少钱,更要看他平时能省下多少钱,这才是有效购买力。美国现在的自有住房率是64%,德国是45%,与中国比都是偏低的,这除了当地的人口流动更加便利和有鼓励租房的政策、法律外,与欧美发达国家普遍较低的储蓄率有直接关系。
中国的自有住房率为89%,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可同样勤俭的香港居民,自有住房率却只有49%,这与其26%的储蓄率有直接关系,只能说那里的物价和房价确实都太高了。

以上分析,提到了我们的很多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才让高高在上的房价一直保持了坚挺,实际上虽然现在的经济增速已经逐步放缓,但只要这些特殊性依旧存在,房价就很难不涨。要降低房价收入比,更现实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并加大GDP中劳动者收入的分配比例,尽快提升居民收入。
话说回来,我们至今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什么都与美国一样,我们不早成发达国家了吗?加州的阳光现在很好,但几十年前的洛杉矶人一样被光化学烟雾所困扰。再发达的国家也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他们当年也都遇到过。相信勤劳的中国人,我们的房价收入比也一样会降下来的,只是要多一点耐心。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城市的房价就像这个城市的股价,而房价收入比就如同这个城市的PE。美国人现在享受着低PE,但是他们拿的是大蓝筹,确定性好但成长性已经不足;中国人在忍受着高PE,估值高但成长性好。而且过往业绩增速一直出色,成交量也要大很多。
价值股和成长股,这就是现在美国楼市和中国楼市的区别。房价收入比是个不能否认的指标,但对购房者来说,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买价值股有买价值股的好处,买成长股有买成长股的好处,毕竟过去20年买房的人都赚到钱了。
至于购买力偏低的刚需客群,以后就离商品房越来越远了,更多要靠政策性住房来解决居住,这个问题我们下篇再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