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第一部9分国综,能拍出来我就疯狂鼓掌!

 板桥胡同37号 2021-01-29

本文作者:豆瓣 @娱乐圈梗姐

首发公号:新剧观察丨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现在对准圈层文化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了。

嘻哈圈的,有《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

配音圈的,有《声临其境》《我是特优声》;

舞蹈圈的,有《这就是街舞》《舞蹈风暴》;

包括连脱口秀、辩论这一类的,也有《脱口秀大会》《奇葩说》。

最近,又有一档对准小众圈层的新综艺出现了。

你还别说,还真有点上头——

戏剧新生活

导演: 严敏
主演: 黄磊 / 赖声川 / 乔杉 / 刘晓晔 / 修睿
首播: 2021-01-16(中国大陆)
集数: 10
单集片长: 180分钟


豆瓣评分9.3,超过70%的观众给出了五星好评。


能够获得超过9分的高评价,着实令人意外。
 
戏剧本就是一个小众题材。

节目邀请的嘉宾或许在戏剧界是大佬,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路人。

比如修睿,竟然成为了所有嘉宾里的「流量担当」。
 
看着这样一群陌生中年男人搞事情,竟然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这是很难得的。

虽然是爱奇艺自制的综艺,但爱奇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资金支持,连赞助都没有。

还是发起人黄磊谈下了自己代言的羊奶品牌,勉强让节目体面了一些。

就是这样一档无大牌明星、无资金支持、无绯闻噱头的综艺节目,播出之后获得了口碑与热度的双丰收,这才引起了我的好奇。

无论这部综艺的节奏有多么缓慢,我都没有采用倍速或拉快进度条的观看方式,而是仔细品味着镜头内的每一个细节。
 
这部综艺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
 
戏剧能挣钱吗?
 
「戏剧能不能挣钱?」
 
这是节目一开始,黄磊抛给各位戏剧人的问题。
 
一番激烈的「圆桌会议」之后,各位戏剧人统一了答案——能!
 
虽然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实所有的戏剧人都抱着一个怀疑、迟疑的态度。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戏剧人的看法各有不同。

主演了几千场《两条狗的生活意见》的刘晓晔表示他能够用戏剧赚钱,这么多年都是靠戏剧活下来的。

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本职工作并非是话剧演员,而是在舞蹈学院任教。


赵晓苏则表示不能,他不仅是一位话剧演员,也是一位影视演员。

曾经拍摄过《我爱男保姆》、《平凡的荣耀》等影视剧。

疫情影响下,许多话剧都停摆了,复工之后看戏的人也寥寥无几。

不得不说,话剧演员是很辛苦的,一场戏下来价格很少,但前期的排练却需要很长时间。

而且每一场戏都要一口气演下来,对专业性的要求是很高的。

怪不得许多话剧演员现在都转型做影视演员,付出少回报多,这也话剧行业愈发不景气的一个原因。
 
稍微年轻一些的丁一滕抱着乐观的态度,认为可以挣钱,但他还没有赚到。

理性一些的吴彼则抛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挣钱的概念是什么?挣多少叫挣到钱的?是挣大钱还是活着?”
 
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都不一样,吴彼则进一步算了一笔账。


吴彼认为挣到钱是要与前期的付出相匹配的,但这一点似乎这些成功的戏剧人们也没有做到。
 
虽然前期唱衰,但最后戏剧人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最终的答案是「能挣钱」。

为了验证他们的答案,他们第一期尝试用两天时间排练了一个短剧《养鸡场的故事》

最终的效果,是他们成功拿到了赞助。

这对于所有戏剧人来说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在黄磊的带领下,通过网络综艺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戏剧,这对于戏剧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颇有意义的。
 

为什么请这些戏剧人?
 
其实著名的话剧演员也有很多,比如濮存昕、宋丹丹、秦海璐等,但这些人是没有代表性的。

节目邀请的刘晓晔、赵晓苏、修睿、丁一滕、刘添祺等人在话剧界颇有成就,但却没有那么知名。
 
一是因为经费的问题,这些嘉宾很可能是免费来参加录制的,是真正希望向全世界推广中国话剧的戏剧人。

二是因为黄磊的面子,他们大多和黄磊有过亲密的合作。

并且许多嘉宾都用「冲您来的」作为参加节目的理由,可见黄磊在他们心目中是有很高地位的。

黄磊作为发起人,这些嘉宾一定是黄磊能够把控的。

这是一档专注于戏剧的节目,不是比赛性质的淘汰制,同样还要让观众们看到戏剧人的专注、执着以及专业性。

因此这些戏剧人在专业上,是非常过硬的。
 
当他们决定要排练《养鸡场的故事》时,刘晓晔张口就来了一段布尔加科夫的《不祥的蛋》:

“鸡是什么,鸡是一种有肉冠的家禽,头顶上有一片肉冠……”

彰显了老戏剧家的专业素养。

刘晓邑是道具能手,在节目中也展现了他做道具的过程。

刘晓邑并不是在剧团专门负责道具的,他实际上只是演员和导演。

但由于小剧场戏剧有时候需要自给自足,也培养了他们自己做道具的能力和习惯。

修睿虽然从来没有演过话剧,但是凭借表演的真诚以及虚心学习的态度,竟然担任起了《养鸡场的故事》的“女一号”。
 
在排练的过程中,每个戏剧人都发挥了所长,他们也利用了不同戏剧人的优势,共同完成了这个作品。

老戏剧人没有倚老卖老,而是尊重年轻人的想法。

既然推举了刘添祺作为导演,那就完全按照刘添祺的想法进行。

在排练验收失败后,他们及时调整了方案,让刘添祺与丁一滕搭档完成导演的工作。

最终演出时,台词功底强的刘晓晔担任旁白,修睿几乎没有什么台词。

后来演员们轮番扮演修睿的角色,有一丝实验戏剧的效果。
 

 
小众文化的出圈之道
 
娱乐向的快综艺,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市场中不可或缺的。

但随着受众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垂直细分」品类的综艺也凭借差异化和独特性独当一面。
 
戏剧虽然是小众文化,但是做好了也仍然能够好评。
 
《中国有嘻哈》、《声临其境》、《乐队的夏天》、《这就是铁甲》等小众综艺都各自深耕其自身的领域,但在播出后都成为了震撼全国的爆款。

《戏剧新生活》也深谙此道,一方面通过「垂直」吸引垂类受众,另一方面又加入了一些娱乐化的元素拓宽圈层。
 
黄磊作为发起人,他起到了一个领军的核心作用,后来何炅的加入也会节目带来了一些流量。

重要的是,他在与戏剧人讨论的时候会输出一些戏剧的专业知识。

比如格洛托夫斯基、布鲁克、谢克纳、尤金尼奥·巴尔巴等知名戏剧家,以及环境戏剧、质朴戏剧等著名的戏剧理论,对于戏剧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在这方面,就吸引到了节目的垂类受众群体。
同时,加入了真人秀的部分,让受众们了解到戏剧表演的台前幕后,也满足了普通受众的猎奇心理。

由于节目组没有资金,需要这些戏剧人排练戏剧挣钱。

他们的戏剧只有被赖声川认可了才有机会在养鸡场演出,从而获得赞助,这就引发了一个悬念。

而后黄磊偷偷告诉观众,自己就是幕后「养鸡场」的老板时,又引发了一波笑点。

节目还不经意间,输出了许多人性的东西。

这些来自不同剧团的戏剧人都有自己的戏剧观,但合在一起之后需要听从一个人的安排。

年轻的刘添祺在第一期节目中被推为了导演,经验不足的他需要带领这些比他有经验的前辈,他的状态、心理都成为了节目的看点。
 
经过几次的修改和排练,这些戏剧人仍然不忘初心地完善他们的作品,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到的是他们对于梦想的坚持。

他们希望通过节目让更多普通人爱上戏剧、了解戏剧。

这是这些戏剧人,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的反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