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壶茶里,有月光的味道。

 泰荣林黑皮 2021-01-29


700多年前,一位叫马可波罗的冒险家,在中国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里,惊奇的发现一种白瓷:纯净剔透,无一丝瑕疵,如雪般纯粹,似月般皎洁...


他将这种白瓷带到欧洲,竟引人们争先购买。

法国人惊奇它的纯净,称其为“中国白”。

而波尔在所著的《中国美术》中更赞美:“中国白,中国瓷器之上品也。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化窑白瓷

洁白无瑕的色泽、温润如玉的质感、灵巧丰富的器型,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马未都说:“德化白瓷一绝,前后无与之比肩者。”


而它也尤其适合做成茶具。

釉色洁白通透,正衬茶色;瓷质细腻密实,不吸茶香;兼具传热/保温性能,是饮茶器皿中的珍品。


好茶要用好器配,才能相互辉映,品出乐趣与风雅。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推荐这套—德化窑白瓷 月辉茶具

器型圆润饱满,釉色白润无瑕,设计灵巧不凡,为你的茶席再添一抹韵味。


我敢打赌你没见过-设计得这样巧妙、灵动的茶具!

白润无暇的茶壶被挂在月光灯架上,轻轻拨动,壶杯上下翻转却不脱落,茶水一注如溪流瀑布,倾泻到茶海中.....


当夜色暗下,打开开关,月光灯架亮起一圈光晕,汇聚到中央的茶壶上。

晶莹剔透,光晕皎洁,如一轮明月悬于当空,简直是美不胜收。


此时此刻,再轻轻倒下茶水,如同月光洒落人间,让人惊叹。

在盈盈月光下,无论一人独品,或二三共饮,都能让人沉醉。


不以一切色彩加饰,唯显清澈素雅纯净之美。

如脂似玉的白瓷,更能突显茶汤原本颜色。

仅在茶海上微微点缀两朵祥云,更添一丝灵气。


既可用以品茗,也可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为品茗时留下杯与茶的对话空间。


整体包括:月辉壶、月辉海、月辉杯x6、月辉灯;

底座是精选的鸡翅木、铝制外圈灯架,用料严选,品质触感一触即知。


这样一套设计巧妙的德化白瓷茶具,是每个茶客都不会错过的珍品。

更是一款实用的新春好礼,送朋友/同事/领导...喜闻乐见,别出心裁。

01
“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
用一抹白,惊艳世界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烧窑制瓷历史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历经千年的风霜,被誉为“千年瓷都,世界官窑”。


在明代便远销欧洲,更让当时的法国人对其给予“BLANC DE CHINE”,即“中国白”的美誉。

他们认为德化白瓷才是中国瓷器的上品之作,而德化白瓷又因为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白度,被赋予“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


2017年,明代何朝宗《白釉渡海观音》,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以1600万港元落槌,创下迄今为止德化白瓷拍卖的世界纪录,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这套月辉杯,选用德化核心产区的高岭土,杂质少,含铁量低。

用这样的原料烧制,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


其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之“五德”,温润如玉,剔透光滑。

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音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


聘用制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工修坯、素烧、浸釉、复烧、精磨……多达十几道工序,以艺术品的标准精雕细琢,美得浑然天成。



02
东坡见了也沉醉的茶具
月辉皎皎,品茶亦赏器


从古至今,喝茶都是一件风雅之事。

从饮茶的环境、场所,再到各式各样的茶艺、茶礼…都至关重要。尤其是饮茶的器具,更是得到古代茶客们的重视与讲究。


我们熟知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是一位饮茶达人。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在山间松涛中饮茶更为自在。

在四处寻不到一把好茶具的情况下,竟然费劲心思自己研制,后人称之为“东坡提梁壶”。


而这套以千年德化窑白瓷为底,以月光为灵感的“月辉壶”,精心巧制,灵动实用。

月辉皎皎,风雅之极,东坡见了也定然沉醉不已。


月光架将传统茶具与现代灯具典范结合。

内圈采用 75 颗 0.2W 的灯珠填充,开启后达到 100 流明的亮度,不仅是品茶时的氛围灯,也可以充当小夜灯。


使用时,将茶壶放置在月光灯架上,通过灵巧的构造,壶身转动却不脱落。


然后,在壶身中加入茶叶和热水。


泡好后,将茶海的提耳挂在壶嘴,茶汤顺畅地流入茶海中。


再将茶海中的茶水倒入茶杯之中,即可饮用。


整个过程既遵循了泡茶的传统工序,又添加了一些新的趣味,品茶亦是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