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菩萨”——憨山大师传【连载(84)】

 潜真道人 2021-01-29


第二十四章:菩萨应世

1第一标题

7现世的活“菩萨”

  江浙一带,是中国佛教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寺院林立,信徒众多,高僧大德也非常集中。憨山在净慈寺居住时,因声名显赫,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僧俗弟子前来问法,也吸引了许多高僧大德前来交流讨论。一时盛会空前。《年谱》中说:“时谓东南法会之最胜,昔所未见也。”

  七十二岁的憨山大师,这时也表现出非常好的状态。他多年修禅定,功夫纯熟,身体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看上去像个活“菩萨”。

  他身体强壮,面色像玉一样的光晰,走路时不需要带拂尘和锡杖。即使在酷暑的天气里走长路,身上也不会出汗。早晚的洗浴,其实只是做个样子,因为他洗过的水,依旧干干净净,清清澈澈,没有半点污垢。

  他坐下来的时候,永远是双跏趺,也就是双盘腿。而且,上坐下坐,双腿能够轻松地盘结、松散,不需要借助双手来扶正。

  他一天十二个时辰,能够经常处在禅定之中。有人说,大师不论开眼合眼,都是禅定;也有人说,大师合眼便入定,开眼便出定。

  平常人睡醒了,眼中会有分泌物,俗称“眼屎”。僧人们合眼入定,时间久了,睁开眼时,眼眶里也会有些许“纤留”。但憨山大师没有这些,打坐入定中,如果有人来启请问法,大师便双眼一睁,立即出定,眼光明亮如电,没有丝毫的“纤留”,也不需要用手来擦拭眼睛。

  憨山大师口齿清晰,声若洪钟,而且思维敏捷,辩才无碍。在堂上说法时,声音能震动到堂外。一开口便是几百几千字,口若悬河,灿若莲花,没有一个字含糊不清晰,俗语叫“不吃一字”。

  他写文章也是这样,双腿盘着不用起来,就在座上下笔数千言,笔无停留,几乎不留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删改涂抹了。

  平时,憨山大师左手持一串念珠,时刻都在转着,表示他时刻都在持诵佛号。右手爱拿一柄白竹柄的折扇,但并不是当扇子扇凉用,而是做说法时的“醒木”。每当遇到关键时刻,要提醒大家注意时,他会用扇子在桌案上一击,大众是“靡不呼应”。

  憨山大师的特异境界,寻常人恐怕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但是,憨山青年时期在五台山刺血抄写《华严经》时,就曾经进入“念佛三昧”,每下一笔,默念一声佛号,客人来了,还能言语交流,有时旁边好几个人故意捣乱,憨山也不会写错一个字。青年时期就已经如此,到了晚年,这些境界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在下不才,对这些记载是很相信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