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日来复一周天——戊戌西行访道记⑦

 潜真道人 2021-01-29

回到家,一阵熟悉的香味飘过来。桂树开花了,好像在欢迎我回来。

连续跑了6天,回家躺在床上,似乎还在路上飞驰。晚上写了几句诗,很不满意。半夜忽然醒来,灯下修改一番,可以做个总结。既然是修行访道,最后一个总结还是必要的。

【铸鼎原】

这首被我用来做总结的诗,是这样写的:

七日来复一周天,

西行访道继圣传。

梧桐秋风问故友,

古道斜阳过潼关。

披云啸月孤峰顶,

鼓腹练气铸鼎原。

借枕卢生传好梦,

芦花渔父醉永年。

诗虽然很一般,不过倒是把此行的路径、目的、成果基本写了一些。

“七日来复”出自《易经》,这是修行中必须知道的重要生理周期,相当于火候。人的气血在六经中运行,一天运行一经,六天而周遍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谓六经)。感冒最轻的人,也一定要等七天,六经运行完毕后,才会汗出病愈。所以龙舞兄常开玩笑说:“感冒一定要吃药,不吃药七天才能好,吃了药一个星期就好了。”

当然,七日,并不一定局限于“七日”,“7”则是女性重要的生理周期,详见《黄帝内经》。

“一周天”,既指此行到写诗的时候刚好用了一周的时间,最后一天休息,也算啊,何况上帝这一天也要休息,也指此行的路径是一个大圆圈,同时也比喻自身修行也转了一个周天,圆满收官。

【古潼关】

“西行访道继圣传”,访道,要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大愿,才能得到点化、加持和护佑。

“梧桐秋风问故友”,郑州号称“绿城”,高大的法国梧桐是标志性树种,郑大也一样。

“古道斜阳过潼关”,代指西行路径。

“披云啸月孤峰顶”,虚写,用了唐人李翱的典故,此处不录。

“鼓腹练气铸鼎原”,实写练功方法,与上一句合起来,说明随处打坐练功。

“借枕卢生传好梦”,在吕仙祠(卢生庙)得到了美好的加持,真耶?假耶?是耶?非耶?其实都是一梦而已。

“芦花渔父醉永年”,据说修行到“得药”(不确定)的时候,面色微酡,终日如“微醺”的状态。我不喝酒,喝酒都是难受的感觉,此处代指而已。“永年”,既是实指地名,也是时间概念,修行需要长期保持这个状态,才能“打成一片”。

【关帝庙】

龙舞兄诗才远超于我,曾在我第一篇访道记之后留诗曰:

此生此刻此道中,

扬鞭一骑入濛鸿;

月流残钩照飞影,

此生此刻此道中。

龙舞兄诗清雅绝俗,此诗只是他随口吟诵而已。这首诗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句“此生此刻此道中”,所以回环往复用了两次,表示循环无端之意。修道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在“此生此刻此道中”,但即使如此,也不过是再入轮回,但境界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水池边】

明心师兄此次没有写诗。2016年,我们互为唱和,也是心情使然。那次我是急于跳出樊笼外出游历散心,并没有明确发心访道。所以以写诗为主,这次是明确访道,自然要细细总结出来。

不过明心师兄还是作文一篇,《有时直上孤峰顶》,其下有薛勇勤先生赐诗一首,瑾录于此,以为纪念。诗云:

雾散云开日动情,

松风砖影爱相迎。

京华不厌河东远,

大道明心静有声。

【孤峰顶】

好吧,话不多说,再概括一下:

1、访道要有发心、发愿,否则是旅游而不是访道。有发心、有愿望,才会遇到点化,才会得到加持,才会在遇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不会错过、忘失;

2、处处恭敬,感恩感应,谦下为上,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爻爻皆吉,牢记谦受益,满招损;

3、训练自己瞬间忘我入定的能力;

4、祈请当地神灵加持护佑;

5、少吃,尤其是开车,必须少吃;

6、如果时间太长最好不开车,太累,消耗精力;

7、避开旅游热点,中国那么大,热门景点留着人少的时候再去也不迟;

8、回来要总结。

好了,总结完了。

愿观者有益,闻者增慧,助我修行,共同进步。

2018/10/12

【全文完】

【黄粱梦】

1、2016年河东之行

丙申西行漫记【十首】

2、明心师兄的记述

有时直上孤峰顶

近期相关链接

1、黄粱古观祖师来——戊戌西行访道记⑥

2、广府古城访太极——戊戌西行访道记⑤

3、法云直上孤峰顶——戊戌西行访道记④

4、参拜关帝 学书丘园——戊戌西行访道记③

5、练气铸鼎原——戊戌西行访道记②

6、秋风落叶故园情——戊戌西行访道记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